26 2003年度 重庆长江水运 (1)虚构收回应收账款5661万元,从而虚增银行存款5661万元,其中:1996年虚构收回1495万元,1997年虚构收回1831万元,1999年虚构收回1018万元,2000年虚构收回1316万元。(2)用虚假银行进账单虚构委托贷款4620万元及利息700万元;(3)虚增资产1066万元。(4)虚构收回其他应收款3600万元,其中1999年虚构2000万,2000年虚构1600万。(5)1995年虚构收到出资 1445万,从而虚构银行存款1445万。(6)1998年和1999年虚构收回长期投资2341(通过虚假的进账单)(7)1998年虚构股权投资4610万元。
(1) 虚增资产和利润;(2) 虚增货币资金;(3) 伪造银行进账单等单证;
27 2003年度 无锡小天鹅 累计动用自有资金14.99亿,使用本公司和个人账户,进行国债交易、新股申购、二级市场股票买卖以及买卖本公司股票,累计盈利1.7亿元,用于冲销费用和集团公司使用,没有在公司会计记录中记载,也未予披露。 (1) 利润虚假;
(2) 帐外经营;
(3) 买卖本公司股票;
28 2003年度 中炬高新 (1)年报虚增收入24540万元,其中:1997年虚增6521万元,1998年虚增3329万元,1999年虚增14690万元。(2)2000年中报虚增收入9977万元,虚增银行存款5000万元。(3)2000年年报虚增收入13610万元,虚增银行存款12000万元。(4)1999年年报逾期借款21176万元未披露。 (1) 虚增收入、利润和银行存款;
(2) 重大事项未披露; (3)伪造银行等单证;
29 2004年度 ST酒鬼 1999年11月—2000年8月,未经股东会和董事会批准为控股股东提供5082万元贷款担保,2000年11月27日出具继续履行担保责任函,为控股股东的两笔贷款1800万元再次提供担保。2003年6月,与大股东及债权银行签订债权落实协议,对上述事项均未及时进行披露。 (1) 为大股东担保未披露;(2) 重大事项未披露;
2、2001年1月至2004年8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被处罚情况分析
(1)处罚年份分析:
从2001年至2004年8月,证监会共开出29单罚单(不含公开批评),其中2003年就开出了15单,占总数的51.72%,说明信息披露违规的情况仍然严重,从表四分析,2004年1-8月证监会只开出一单罚单,但截至2004年8月,证监会对14家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和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进行立案稽查,这一信息也说明了信息披露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表四 处罚年份分析表
年份 处罚家数合计 占比例
2001 8 27.58%
2002 5 17.24%
2003 15 51.72%
2004年1—8月 1 3.46%
合计 29 100%
(2)处罚原因分析: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稽查结果,虚假陈述和利润造假的情况相当严重,分别占处罚总数的68.96%和51.72%,表五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违规的事实多种多样,表三也可以看出:违规手段也五花八门,信息披露的违规,造成信息的虚假,误导了广大投资者,严重侵犯了投资者的权益。
表五 处罚原因分析
违规事实 处罚家数 所占比例
虚假陈述
其中:虚增收入、利润;
募集资金使用违规;
伪造进账单等; 20
15
9
4 68.96%
51.72%
33.33%
13.79%
重大遗漏
其中:资金被大股东占用;
遗漏担保事项;
买卖公司股票; 18
6
6
3 62%
20.68%
20.68%
10.34%
披露不及时 20 68.96%
三、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表五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1、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根据表五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虚增资产,少列负债,虚增净资产;提前确认收入;虚构收入、少计费用或不计费用,虚增利润等, 其中虚增收入、虚增利润为15家,占总处罚家数的51.72%。此外,有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资产质量而虚构银行存款,如长江水运,1996年—2000年,合共虚构收回应收账款和虚构收回其他应收款9261万元,导致虚增银行存款9261万元, 说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比较严重。
2、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
上市公司公布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判断公司投资价值的主要依据。投资者从公布的会计信息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后果、现金流量,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公司的发展前景。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投资的决策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因此,营造真实的会计信息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表五分析,会计信息虚假的情况非常严重,利润虚假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是20单,占总处罚数的68.97%,投资者依据错误的信息作出的决策,其结果是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如银广厦,1998年—2001年,共虚构主营业务收入10.49亿元,少计费用4845万元,虚增利润累计为7.71亿元,其中1999年度虚增1.78亿元,2000年虚增5.67亿元,这个自以为天衣无缝的造假,使多少的投资者血本无归,股价由最高的35元/股下跌至2004年10月30日的1.2元/股,下跌96.57%。股价变动趋势见图一。
从图一也可以看出,股价从造假被发现后急剧跳水,市值由最高的176亿跌至2004年10月的6.06亿元,按平均每个股东持2000股计算,每位流通股股东损失67800元,也导致大批的股民倾家荡产。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市场的秩序和证券市场的稳定,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P
35
29
21
14
13.56
5.4
2.36
1.2
T
99.12.31 00.9.30 00.12.31 01.12.31 02.12.31 03.12.31 04.10.30
图一 T 表示时点,P表示股价 单位: 元
(二)募集资金的使用和披露存在严重的问题
1、夸大预计收益
据统计,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03年有214家公司使用了本年或以前年度募集的资金,涉及使用的募集资金集资总额为995亿元,计划投入1091个项目,其中2003年年报披露符合计划进度和预计收益的募集资金为538亿元,超过一半的资金未按计划投入或未实现预计收益,说明上市公司在招股或配股说明书中有意或无意夸大投资回报。
2、募集资金的使用虚假陈述或重大遗漏
从表五分析,中国证监会对募集资金使用虚假陈述的处罚为9单,占总数的33.33%。有些是募集资金被大股东占用而未披露,如济南轻骑1993-1999年募集资金20184万元被大股东占用用于归还其银行欠款而未予披露;有些是配股资金为控股子公司担保,如桂林集琦,以配股资金存入定期5000万元,用于控股子公司的贷款担保而未披露:有些是披露虚假,如珠海鑫光,募集资金用于归还贷款,而披露为用于配股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三)上市公司故意造假
1、伪造单证造假
根据表五的分析,上市公司因伪造银行单证等造假方式虚增资产、利润而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有4单,包括:银广厦、长江水运、中山火炬、重庆渝开发,造假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伪造银行进账单虚增银行存款,如长江水运以虚假的银行进账单虚构收回长期投资2341.5万元;此外,违规上市公司为虚构收入、虚增利润,采用伪造银行单证、海关报关单等方式造假,如银广厦1999年度采取伪造销售、采购合同和发票,伪造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伪造所得税免税文件等手段,致使银广厦1999年虚增利润15981.88万元。
2、利用会计政策造假
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除了采用伪造单证虚构收入和利润外,有些上市公司采用的是更为隐蔽的方法:计提秘密准备,如计提坏帐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如A公司2002年对关联往来计提了1.2亿的坏帐准备,导致2002年产生巨额亏损,但2003年又收回了关联公司欠款6000万,而03年也因此大额盈利,逃过ST的厄运。这种造假方式很隐蔽。中国证监会已经意识到一些公司基于各种目的采取此种方式虚增或虚减利润,,于2004年1月出台了证监会计字1号文,该文强调上市公司不得为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资产减值等会计调节各期利润;不得利用资产减值的机会一次亏足:在前期巨额计提后大额转回,随意调节利润;也不得不计提或少计提关联方欠款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该文也正是在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而虚增或虚减利润的风潮中出台的对策,在一定层面,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虚假水分。
(四)信息披露不充分
有些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不充分,财务数据有遗漏,甚至是断章取义,报喜不报忧,或者用定期报告代替临时报告,主要表现在:
1、资金被大股东占用未披露
有些上市公司的大量资金被大股东占用,或者年中被占用在年未结算前归还,在第二年又将大额资金转入大股东账户。直到大股东将资金用完,确实无法归还,形成长期占用后,才被动的披露,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从表五分析,资金被大股东占用未披露的公司有9家,占中国证监会总处罚家数的33.33%,说明上市公司对资金被占用而未披露的情况比较严重。表五列示的仅是上市公司被处罚的情形。事实上,有大量的上市公司有意或无意隐瞒资金被大股东占用而未披露的情况,上市公司是抱着“不一定能被发现”或者“即使被发现,无非也是处罚和警告而已”的侥幸心理,上市公司的这种行为,也导致大量的关联欠款无法收回。如:三九医药、南华西、托普软件、江西纸业,有些也直接导致了公司被ST甚至退市,使股价大幅下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如ST南华西,1999年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32087万元,2000年被大股东占用31200万元,累计被占用63287万元未披露;三九医药与大股东三九药业1999年6月-2000年12月累计发生资金往来总额169亿元,截止2000年12月31日,三九药业仍欠三九医药6.95亿元,占公司年未净资产的26.92%。这些重要信息的遗漏,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的思考(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