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引言………………………………………………………………………………………………………1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框架和相关规定………………………………………………………1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1
(二)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定………………………………………………………1
1、信息披露的方式……………………………………………………………………… 1
2、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1
3、信息披露的内容……………………………………………………………………… 1
4、信息披露违规的法律责任…………………………………………………………… 1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1
(一)2001年—200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比较及分析……………… 1
1、信息披露质量考评情况……………………………………………………………… 1
2、考评结果分析………………………………………………………………………… 2
(二)年报补丁现象及分析…………………………………………………………………… 2
1、年报补丁现象………………………………………………………………………… 2
2、年报补丁分析………………………………………………………………………… 2
(三)2001年-2004年8月中国证监会对违规上市公司的处罚情况分析……………………2
1、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处罚情况………………………………………………… 2
2、2001年1月至2004年8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被处罚情况分析…………… 6
三、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6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 6
1、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6
2、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 7
(二)募集资金的使用和披露存在严重的问题…………………………………………………7
1、夸大预计收益………………………………………………………………………… 7
2、募集资金的使用虚假陈述或重大遗漏……………………………………………… 7
(三)上市公司故意造假…………………………………………………………………………7
1、伪造单证造假………………………………………………………………………… 8
2、利用会计政策造假…………………………………………………………………… 8
(四)信息披露不充分……………………………………………………………………………8
1、资金被大股东占用未披露…………………………………………………………… 8
2、遗漏担保事项………………………………………………………………………… 8
3、未披露买卖公司股票和二级市场炒股……………………………………………… 8
4、没有披露应披露事项………………………………………………………………… 8
5、年报补丁现象严重…………………………………………………………………… 9
(五)信息披露不及时……………………………………………………………………………9
(六)信息披露不严肃……………………………………………………………………………9
四、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的思考…………………………………………………………………9
(一)上市公司方面的原因………………………………………………………………………9
1、主观故意……………………………………………………………………………… 9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人专业水平不足………………………………………………… 9
3、利益驱动……………………………………………………………………………… 9
4、股权结构不合理……………………………………………………………………… 10
(二)监管部门的原因……………………………………………………………………………10
1、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10
2、处罚不力……………………………………………………………………………… 10
(三)中介机构的原因……………………………………………………………………………10
(四)制度方面的原因……………………………………………………………………………10
1、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未引入民事赔偿制度…………………………………………… 10
2、法院审理证券市场民事赔偿的范围太窄…………………………………………… 10
五、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对策…………………………………………………………………10
(一)加大违规成本 让违规者寸步难行……………………………………………………… 10
(二)落实民事赔偿机制…………………………………………………………………………11
(三)落实监督人责任……………………………………………………………………………11
(四)大力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11
(五)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制度……………………………………………………………11
六、结论…………………………………………………………………………………………………11
参考文献…………………………………………………………………………………………………13
[摘要] 本文针对证券交易所对信息披露的考评、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的补充或更正公告以及中国证监会2001-2004年对上市公司的行政处罚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本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措施,强调要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信息披露 质量考评 违规处罚 会计信息失真 投资者 中小股东利益……
【正文】
引言 2004年6月25日期望已久的中小企业板正式开通,但伴随着在中小企业板刚刚上市不到半个月的“江苏琼花” 因德隆事件曝出委托理财未披露的事件,引发投资者对中小企业板股票的信任危机,投资者大量抛售中小企业板的股票, 促使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板的监管, 上市第一年就安排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巡检。 刚上市就安排巡检,是绝无仅有的,这也说明监管部门已经关注到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诚信问题;最近,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增加“上市公司诚信”栏目,披露历年沪市公开谴责的情况而备受关注,中国作为证券市场的新兴市场,近十年多发展很快,令世界刮目相看,也引起世界投资基金的青睐,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的情况, 特别是上市公司对重大信息的故意遗漏, 引起人们的深思,信息披露的不规范, 使信息使用人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 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也使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目前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情况来看, 最能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三个关键环节是:一是上市公司自身的问题;二是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三是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上市公司自身的问题,结合近年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考评、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的补充或更正公告以及上市公司因违规被证监会处罚的情形进行研究,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形成原因以及对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框架和相关规定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已初步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目前这个体系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法律体系,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该两部法律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第二层次为行政法规,主要是《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三层次为规章,主要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发布的信息披露细则及其相关规范;第四层次为中介机构的相关规定,主要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及其监管的一些措施。
(二)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定
根据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1、信息披露的方式
分为定期披露和临时披露,如年度报告、中期报告要求定期披露,重大事件要进行临时公告。
2、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我国证券法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此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还有时效要求:中期报告必须在上半年结束后60天内公告;年度报告必须在年度结束后120天内公告,重大事件应立即向证监会和交易所提交报告并予公告。这些规定都充分体现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中小股东及其他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保护中小股东的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3、信息披露的内容
根据持续信息披露原则,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应公告招股说明书和财务会计报表,上市之后应按时公布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及时公布重大事项临时报告,定期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证监会按照监管的要求对报告的具体内容作出不定期的修订。
4、信息披露违规的法律责任
根据证券法规的规定,经核准上市交易的证券,发行人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发行人处于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他责任人给予警告和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未按时公告的,责令改正并给予罚款。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从上面我们已经了解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以及上市公司应尽的信息披露的义务,下面就近年信息披露的质量考评、年报补丁现象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情况进行现状分析:
(一)2001年—200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比较及分析
1、信息披露质量考评情况
为了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信息的质量,2001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从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合理性四个方面进行考核的基础上进行了考评,2001年至2003年考评结果如下: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考评表
表一: 单位:家
年度 考评结果 合计
优秀 比例 良好 比例 及格 比例 不及格 比例
2001 33 6.3% 175 33.78% 258 49.89% 52 10.03% 518
2002 40 7.84% 239 46.86% 198 38.9% 33 6.4% 510
2003 41 8.7% 267 52.5% 174 33.69% 26 5.11% 508
2、考评结果分析
根据“表一”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可以分析: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逐年提高。信息披露考核为“优秀+良好”的上市公司2001年为208家,占总数的40.15%;2002年“优秀+良好”的上市公司为279家,占54.7%,比上年增加71家;2003年“优秀+良好”的上市公司308家,占总数的61.22%,比2002年增加29家;信息披露不及格的上市公司比重逐年下降,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占深市上市公司总数的10.03%、6.47%、5.11%。
(2)说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对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起到促进作用,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情况逐年减少。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的思考(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