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可能在真空中建立区隔,建立品牌区隔要切合行业环境。必须从市场上的竞争者开始,弄清同质对手在消费者心中的大概位置,及其优势和弱点,建立行业的区隔环境。同时需要考虑的是市场上正在发生的情况,以判断推出区隔概念的时机是否合适。把握住最佳时机,才有可能得到一个好的品牌区隔定位。著名的西雅图服饰零售商N ordstrom(诺茨罗姆)公司当年提出“更佳服务”的区隔概念,那时整个百货业为节省成本,都忙于裁员和降低服务标准,西雅图服饰却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服务概念,使其销售量稳步上升,时机就把握得很好。
2、寻找品牌区隔概念
分析行业环境之后,企业要寻找一个概念,这一概念可能就是品牌的诉求点,从而使自己与同质竞争者有所区别。美国有3600所大学,但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尤其是愿意接受政府援助作为奖学金和助学金方面。位于底特律休西岱洱学院,就此提出了一个区隔概念:拒绝政府资金,将学校定位为“保守思想的乐园”,使自己的区隔概念深入人心,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3、提炼品牌区隔概念的支撑点
任何一个区隔概念,都有支撑点。企业的品牌区隔概念必须立足产品和服务的本质,不能脱离实际。IBM提出“集成电脑”的区隔概念,就是建立在IBM的规模和多领域的技术优势的支撑点上,凭借这一“集成电脑”服务区隔使负债累累的IBM成功实施战略转型;英国航空(British Air)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航空公司”,乘客自然要比其他航空公司为多;可口可乐说“正宗的可乐”,是因为它就是可乐的发明者;当海尔提出“真诚到永远”理念时就是为消费者提出区别于竞争者的服务和信任。
(三)、提炼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通过品牌传播策略植入消费者的心智
1、精准提炼品牌核心价值
品牌区隔概念是区别于同质竞争者的特殊方面,企业在品牌定位中提炼了区隔概念后,并非完全意味就是品牌的核心价值。而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最核心的本质属性,是品牌的生命所在,体现着品牌的灵魂!所以,在确定区隔定位后必须进一步精准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这是区别于其他品牌最本质、最根本的特质。国内一些企业,如娃哈哈集团“农夫山泉有点甜”就是品牌的核心定位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也体现了产品的核心价值,还有海王集团的“健康成就未来”,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等都直接说出了品牌的核心价值。
2、通过品牌传播策略植入消费者的心智
在实施品牌传播策略前,首先必须要明确广告宣传只是品牌传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策略,制定传播策略时不可片面追求广告效应,要通过其他传播途径综合的、全面的打造传播战略。企业形成了区隔概念和核心价值,并不是就此已经被消费者认可。最终还是要靠传播才能将核心价值理念植入消费者心智,并在应用中建立起自己的定位。企业要在每一方面的传播活动中,都尽力体现出区隔的概念和核心价值。首先,要制定详细的传播计划,包括传播的途径、标志、传播时间、传播的内容等,计划的全部必须围绕品牌核心价值服务;其次,通过广告、活动宣传与消费者进行深度的沟通——把核心价值刻在消费者的心灵深处。随着竞争的加剧,广告的宣传只是品牌传播的一个方面,能否把个性鲜明的核心价值刻在消费者内心深处是胜败的关键。无数成功案例表明,要让消费者记住核心价值并认同,必须通过深度沟通让消费者真切地感受品牌的核心价值。比如巡回展演、形象店、社区服务、参与政府公益工程等,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品牌的价值,认同并忠诚于品牌。如“统一”集团当初就是利用为“希望工程”捐款的公益活动,使得服务理念被消费者接受,其产品一举占领国内市场。
(四)、积极寻求传播的配套措施,通过品牌战略管理强化品牌长期诉求
传播是实施品牌战略的一个方面,且品牌战略是长期的、持续的,不是追求短期效益,因此,还要积极寻求其他的配套措施,持续实施。在积极传播宣传同时,加强品牌的创新和理性延伸,并通过品牌战略管理为强化品牌诉求注入活力。品牌的持续经营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分销渠道、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战略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战略的创新,没有战略的延伸就不可能有长期品牌诉求。
1、强调品牌的创新与延伸
以产品的发展带动品牌不断丰富化。产品的创新升级、市场份额的扩大,产品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将有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产品缺乏创新会殃及品牌,品牌形象老化会影响产品销售。同时,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的理性延伸,扩大品牌影响力。企业的某一产品的品牌成为驰名品牌后,就要利用其所带来的名牌效应进行理性、理性延伸,从而形成系列产品。红塔集团“红塔山”品牌在199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品牌,品牌价值为353亿元人民币。该集团看到了这一著名商标所带来的名牌效应,在烟草以外实施了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他们瞄准了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和高新技术,投资建立了电力、造纸、金融、汽车、建材、交通等16个行业50个项目,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2、加强品牌战略管理
企业在确立起品牌之后,还必须建立严格的品牌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品牌发展的可持续性、长期性。在管理中最为基本的就是要加强注册防卫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品牌的形象和合法权益;另外,要注重品牌的管理增值,要科学地管理各项品牌资产,累积丰厚的品牌资产。透彻理解品牌资产各项指标如知名度、品质认可度、品牌联想、溢价能力、品牌忠诚度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品牌建设所要达到的品牌资产目标,使企业的品牌创建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要不断检核品牌资产提升目标的完成情况,调整下一步的品牌资产建设目标与策略。
四、结论
我们已进入品牌战略制胜时代,企业做大做强靠战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决好战略问题是品牌发展的基本条件。虽然,我们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但还必须正面在品牌战略方面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认识到强势品牌是企业整体行为努力的结果,是系统的、科学的、连续的品牌战略的结果,决非品牌传播能一蹴而就的,品牌战略解决的是诸如目标、方向与道路等品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做正确的事情”的问题,而品牌传播无非是如何“正确地做事情”问题,前者指导后者,前者是纲,所谓“纲举目张”。面对竞争跃上新平台和入世后国际品牌“虎狼围攻”的新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直面中国品牌的困境,在风雨沧桑中蹒跚前行的民族品牌正走在十字路口,陷入一个又一个包围,中国的民族品牌战略亟待突出重围,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翁向东:《本土品牌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科特勒,梅清豪:《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3、凯勒:《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4、杨光,赵一鹤:《品牌核变:快速创建强势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5、魏国:《100个成功的品牌策划》,2003年3月第1版。
6、科耐普:《品牌智慧:品牌战略实施的五个步骤》,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
7、黄松江:《品牌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关于品牌战略的探讨(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