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品牌联合战略有上升的趋势,它是指两个或更多品牌相互联合,相互借势,以实现1+1>2的做法。 品牌联合比较成功的典型是英特尔公司与世界主要计算机制造商之间的合作。英特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芯片生产者。该公司推出了鼓励计算机制造商如IBM、戴尔在其产品上使用“Intel Inside”标志的联合计划,结果在计划实施的短短18个月里,该标志的曝光次数就高达100亿次,使得许多个人计算机的购买者意识到要购买有“Intel Inside”标志的计算机。英特尔公司与各大计算机品牌合作的结果是,标有“Intel Inside”的计算机比没有该标志的计算机更为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
8、品牌特许经营战略
品牌特许经营始于美国,在中国正方兴未艾。特许人与受许人共同借助同一个品牌,在相同模式的约束下实现品牌的扩张,达到双赢或多赢。特许人向受许人提供统一的品牌、技术、管理、营销等模式,受许人向特许人支付一定费用。
品牌特许经营战略可以实现品牌的快速扩张,由于借助他人的资金,相对风险低、成本低。受许人则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品牌永远都不会属于自己。实施品牌特许经营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当数麦当劳。麦当劳在中国的加盟店目前已达到380多家,在全球更数以十万计。
9、品牌虚拟经营战略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穿的耐克鞋、喝的浏阳河酒并非真正由这些企业所生产,而是委托他人加工而成。品牌虚拟经营实现了品牌与生产的分离,它使生产者更专注于生产,从而使品牌持有者从繁琐的生产事务中解脱出来,得以专注于技术、服务与品牌推广。
耐克是品牌虚拟经营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耐克决定把精力主要放在设计与营销上,具体生产则承包给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的厂家,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现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耐克运动鞋,基本上都是在海外工厂生产的。正是这种虚拟经营,使耐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强大的成本竞争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以上九种品牌战略的运用,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在实践中,一个企业往往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加以使用。企业拥有的众多品牌往往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之中,因此,经常对品牌关系进行梳理,使之脉络清晰,尤为必要。
(三)实施品牌战略
在确定了企业欲实施的品牌战略后,其实施过程中,应着重以下几点。
1、将品牌战略有机地融合于企业整体战略,并促进整体战略的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一个成功品牌形象的塑造绝不是品牌自身的事情,实际上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只不过这些重大战略决策都要自觉地围绕品牌来进行,来展开。
2、以科技为后盾,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
产品质量是创造名牌的基石,名牌产品是以上乘的质量作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的。虽然产品的竞争力表现为品牌的竞争,但是,品牌竞争所依仗的则是产品的内在质量。一个品牌成长为名牌靠的是质量,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倒牌也大多是因为质量出了问题。所以,可以说,质量是品牌生命之所系。
企业还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设计开发能力。企业要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创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在技术改造上下功夫。要积极发展同国外著名大公司的合作,引进技术和资本,尤其要重视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
3、强化市场营销,提高品牌认知度
市场营销是实施品牌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好的产品还要靠好的宣传,通过选择正确的市场营销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品牌效应让品牌家喻户晓,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也是提高品牌认知度的重要途径。这种沟通应该是全方位的,除了做广告之外,企业还加强产品宣传力度,要在各种场合进行公共宣传及进行公关活动等。需要注意的是,要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满意,企业必须做好长期的努力。
4、以消费者为中心,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良好的客户关系可以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企业应当在以消费者为中心,使顾客满意的经营哲学指导下,将产品营销与整体沟通策略应用于实践。企业应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手段来适应要求的变化,如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不断搜集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变化,以及对品牌的意见,以便引导消费,不断开拓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四、品牌战略实施中的误区
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忽视品牌投资
实施品牌战略实际上就是做大品牌资产的过程。品牌资产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就成了名牌。品牌资产和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一样,也必须对它们进行不断的投资以使企业始终处于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但在实际上,企业往往认为机器设备是一种投资,而对品牌投资却看成是一种费用支出。应该认识到,做大品牌资产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有效的投资一定会为企业带来有效的投资回报。这种回报就是一般所说的名牌效益。
(二)急功近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牌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创出来,其建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多企业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妄图在短时间内创出一个名牌,而忽视了长远的规划和战略。发展名牌产品要作长期艰苦努力,要在技术上、品种上、质量管理上创新和营销上下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只偏重于某一项努力,而忽略了品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
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与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战略的实施靠的是企业整体素质与整体形象的提高,任何想走捷径的思维都是非常有害的。目前,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过于偏重广告宣传,却忽视了自身的建设。如曾经斥巨资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标王”称号的秦池酒,虽然一度引起哄动,获得了良好的广告效应,却因为忽视了市场分析和缺乏后续运作能力,最终陷入尴尬境地。
(四)以“不变”应“万变”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任何品牌都面临着随时被淘汰的危险。过于看重现有的成绩,忽视创新与进取,也是导致很多名牌“下马”的重要原因。曾以“黑胡椒牛肉面”占据领先市场份额的美厨,面对康师傅、统一等众多产品的竞争,缺乏良好应对措施,不能及时推出新品及利用适当营销策略,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成为典型案例。
由此可见,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融合,制定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计划,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所在。面对WTO,国内品牌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必须要通过管理制度、技术的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同时要加大品牌国际竞争的战略研究和策划,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效率、营销策略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我相信,在应对机遇和挑战中,真正有影响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品牌,必将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奋力崛起。
关于品牌战略的探讨2.4(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