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
-> 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4)(二)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资料
|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
现代教育技术
|
应用数学论文
|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教育论文资料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教育论文资料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资料
|
汉语言文学
|
心理学论文资料范文
|
中文专业论文
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4)(二)
以下为文档介绍部分,如需全部文档可付款购买,在线
客服QQ:893628136
;
支付宝网上银行快速购买
淘宝交易联系客服发送链接
文档同学网信用说明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三国演义》战争中描写的陪衬人物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写法。通过一个战役或一些战斗,集中刻画他们的性格特征。而在其它战役、战斗中对这些人物就不用着墨了。如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一个统帅,在历史对这一人物是有崇高评价的。小说对他的描写,虽在孙策的领导下,在江东时已屡建战功,但都是一笔带过。一直到赤壁之战时,才集中描写他的谋略和将才,尽力刻画他的坚定果断和谨慎忌妒心理,他那不惧强敌,指挥若定的英雄气概。周瑜对东吴事业的忠心耿耿,不仅表现在抗曹决战中,而且也表现在他与诸葛亮的智斗中,因他要屡屡暗害诸葛亮不仅仅是忌妒,也是恨诸葛亮不为孙吴所用,所以他要为孙吴除去后患。
在塑造人物方法上,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通过战争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加以反复渲染,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去写。不同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典型环境,写法也不一样。如曹操攻打濮阳陷入重围,大火之中正碰到吕郁挺戢跃马而来,曹操用手遮住脸,加鞭纵马从对面闯过去,吕布从后面拍马而柴,以方天画戢在曹操头盔上点了一下,问道“曹操何在?”用手指着相反方向“前面骑黄马的就是”,多么狡猾。吕布听了就纵马向前追赶,放过了眼前这个真曹操。曹操轻轻一句便骗过了吕布。在潼关则是另一种情况。马超认出了曹操后,紧追不放,害得曹操“割须弃袍”,没命逃奔。这时,背后马超赶来,厉声大叫:“曹操休走!”吓得曹操马鞭掉落在地。看看即将赶上,马超从后挺枪而剌,曹操绕着一棵大树躲藏,马超一枪刺在树上,用力过猛,刺得很深,等到把枪拔出来,曹操已经跑远了。在这里,从濮阳之战,使我们看出吕布有勇而无谋;从潼关之战,使我们看出马超精明强悍。再如张飞在巴郡“义释”了严颜,关羽在长沙“义释”了黄忠,同是“义释”但也有不同。张飞“义释”严颜,表现了张飞粗中有细;关羽“义释”黄忠,表现了关羽的高傲自负。同是写一代英雄之“勇”,吕布是勇中带贱,周瑜是以勇显骄,赵云有勇有谋,可见人物的思想性格是不一样的。曹操的“割须代首”“梦中杀人”;刘备和单福(徐庶)关于的芦马的对话,这些描写显示了曹操、刘备的奸诈和仁厚的不同性格。诸葛亮“带病巡营”的描写,突出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的描写,简直把他的昏庸写活了。
在“赤壁之战”,在刘备、孙权、曹操三个集团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成功描写了诸葛亮的深谋、机智和雄辩;周瑜的英俊、高傲和偏狭;鲁肃的老实忠厚的性格。赵云在长板坡单骑救主,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以及张飞在长板坡喝退曹兵,都写得性格突出,栩栩如生。
曹操的奸诈利己这一基本性格,是通过凭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自己下令克扣军粮而用王垕的头来安定军心等一系列的情节,来反复强调他这一性格的。总之,作者是在进行战争中写人物思想性格、在情节发展中来写人物思想性格的。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他却能在惶惶逃命中连连大笑,这“笑”写出了他虽大败却不气馁,不认输,还要发表议论笑话对手,“毕竟智谋不足”,“到底是无能之辈”。这是用环境描写来反衬曹操之“顽强”“狡谲”的一面,说明他仍然雄心勃勃。
曹操削平北方群雄,欲鲸吞孙、刘,为的是统一天下。目下,虽败而大志不改,日后还要重整旗鼓再作较量。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要以“笑”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度过难关。所以说曹操败中的大笑是一种策略。这种故作豁达的带苦涩的笑,也说明了他即使在走投无路之际,在经过生死考验的面前也不露真情,也是要戴上面具作一番表演的,真是狡谲之至。
作者用反常的“笑”来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又用正常的“怒”和“求”来对照笑,写出曹操性格的多侧面。华容道上因积水难行,曹操命令士兵运草堵塞,又命令人马践踏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哭声于路不绝,他怒曰:“有死之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他把人马分为三停,有一停填了沟壑,他就践踏着士兵的尸体过沟。等过了险境回头一看,只有三百骑随后。这怵目惊心的一幕,说明了曹操极端自私和残忍的本质。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为了保全自己,他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狠毒到了极点。为了保命,杀气腾腾的曹操,也能低声求饶。华容道上他欠身向关公求饶,用“春秋之义”打动关公,这时他活像个可怜虫。
总之,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时而笑,时而求,时而恸,像一个演技成熟的演员一样,善于表演的曹操安全逃回南郡以后,总结这场战争,他不承认自己骄傲轻敌,指挥失误。在饮酒时他仰头大恸,以哭死去的谋士郭奉孝(是他过去得力的谋士,死于曹操北征乌桓之中),这时曹操就以此来影射这些谋士没有为他出谋划策。就这样,他狡猾地推卸了战败的责任,使得那些谋士听了以后,默默地、惭愧地退了下去。由此可见,曹操是多么狡猾、阴险。作者在这个最尖锐的战争环境中,通过曹操的“三笑”、“一怒”、“一求”、“一恸”,描绘出了一个奸雄的形象。人物动作描写很传神生动,“马上仰面大笑”、“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在马上扬鞭大笑”,“忽仰天大恸”,“捶胸大哭”,动作幅度很大,夸张而有戏剧色彩,写尽了人物的奸诈虚伪。
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是智士之能成,万士之奸雄,他身上有奸、雄两个侧面,奸雄在他身上成为有机的统一体。作者写了曹操的利己、奸诈残忍,又写了他的雄才大略,他有谋取全国霸业的雄图抱负。在失败时能顽强奋斗,他能慧眼识英雄,他手下谋臣如林,爱才惜贤。在曹操奸雄两个侧面里,作者从品质和政治上突出了曹操“奸”的一方面,对他的利己奸诈进行了反复刻画,使曹操成为坏人、恶德的典型。曹操的塑造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作者在认识、概括生活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体现我国封建时代奸臣权相本质的曹操。他作为一个反面典型,是刘备集团对立的人物,是作者表达明君贤相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一个主要对象,这个反面形象的成功,不仅使《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得到了完美的表达,也使全书在描写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时,在描写这些斗争的复杂性、多样化、尖锐化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容量和深度。《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大都依靠这样粗线条的勾勒,环境气氛的渲染,取得了传神的艺术效果。
当然也要指出这种手法运用的不足是人物性格缺少发展定型化、,属类型化典型。如诸葛亮生来就聪明,智力超过常人。曹操生来就奸诈。另外塑造人物性格上,作者有时夸张过分,正如鲁迅说的:“预长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说作者要夸大刘备的长厚结果夸大了,这一评价十分正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不仅情节曲折、紧张、惊险,而且以刻画人物性格的深度为贵,反映人物在战争舞台上的活动,反映人物的矛盾冲突。所以我们看许多的战争描写不仅对战争有印象,而且对战争中人物的活动、性格表现都有出色的印象,人物在读者脑海中站立起来了,这就是作者描写战争的成功、高明之处。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4)(二)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4)(二)
上一篇
:
论《史记》中的楚霸王形象
下一篇
:
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3)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三国演义》
人物
描写
2020-04-03 11:21:07【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