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浅析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风险资本其本质就是一种权益资本,而且是投入到高成长性企业中,并且它追求的是最终获得比较可观的收益率。所有的风险投资,都会在企业股权购买一定时间段以后,考虑风险资本的退出,以致投资的收回,进而获得投资收益,接下来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打算。因此,作为高风险背景下能够获得高收益的风险投资活动,必需有其合适的退出机制作为保障。所以说,一项风险投资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健全的风险资本投退出机制。伴随国内高新产业的迅速发展,研究分析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更加有利于发展国内的风险投资业。本文主要是按照退出机制所包含的退出渠道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两个大的方向进行研究,针对国内当前风险资本投退出机制的一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风险投资退出的配套制度和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等两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退出机制 对策
【正文】:
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风险投资是指由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筹集闲置资本,由专业的风险投资家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风险企业进行投资,以追求所投资企业的成长进而获得长期资本增值为目标的一种投资行为。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其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到相对成熟之后,将所投资的风险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本形态即变现的机制及其相关的配套制度安排。风险投资退出关系到风险投资成功与否。因此,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国家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狭窄
我们知道,IOP、并购、回购、清算等是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尽管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有这么几种,但相比而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却比较狭窄。下面我们用一个表格的形式来展现一组数据,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虽然主要集中在IOP,但其退出渠道多样化;而与美国相比,回购则成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
中国与美国创业资本退出梁道的比例
上市 并购 回购 清算 其他
中国 29.41% 18.93% 45.01% 6.65% 0
美国 38% 27% 9.5% 7.5% 1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促进中心创业投资研究所,《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13》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12》整理。
我国风险投资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其进一步发展却面临着政策经济环境、风险投资机构以及风险企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不完善、不畅通的退出机制。如下表所示,“缺乏退出机制”在民营高科技企业吸收风险投资的障碍中的权重占一半以上,可见缺乏退出机制己成为民营高科技企业吸收风险投资最大的一个障碍因素。
民营高科技企业吸收风险投资的障碍因素的权重
因素 政策与经济环境因素 供给方(风险投资机构)因素 需求方(企业)因素
政策限制 缺乏退出机制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风险投资机构的偏好 交易成本高 企业或项目缺乏吸引力
权重 8.78% 53.77% 4.64% 8.78% 4.64% 19.39%
资料来源:徐琼、何璞、孙伯灿,《民营高科技企业吸收风险投资的障碍因素实证分析》,载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02):145—148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浅析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对策(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