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发票业务联及仓库部门的货物运送凭证编制销售台帐;仓库部门编制实 物帐,以便查对。
应收帐款事前控制环节最关键的部门是信用管理部门。由独立于销售部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对赊销业务严格把关,形成内部牵制,以防止销售部门片面追求销售业绩而忽视经济利益 的回流;而对于信用管理部门的内部牵制则可由销售部门、会计部门及企业定期、不定期 的内部检查完成。
企业决策层或信用管理部门必须事先制定授权审批制度,在该制度中明 确信用管理部门内部各人的审 批权限以及审批准则、政策等,并将此制度传送给销售部 门、会计部门等相关部门。这样,销售人员就可以根据授权审批制度在提交赊销申请前就 否决掉不符合条件的赊销客户,节约工作成本;对于符合审批条件而信用管理部门不予审 批的也可以要求其进一步审议;而会计部门在开具销售发票时也可以据此审核信用管理部 门核准的赊销申请单是否合乎规定。
二、 事中控制
赊销合同签定至应收帐款收回之前这段时间相应的控制措施称为事中控制。这个阶段的控 制工作仍主要由以上三个部门:信用管理部门、会计部门以及销售部门完成。相应的控制 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用管理部门应对赊销客户的资料进行动态管理,随时关注对方的相关信息。一旦赊 销客户经营状况等出现异常并有可能危及到本企业帐款的顺利回收时,信用管理部门应及 时的书面告知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负责督促相关销售人员催收帐款。注意此时最好由会 计部门履行督收职责。虽然信用管理部门也可以直接催促相关销售人员,但由于平日与客 户的对帐、对应收帐款进行财务分析、赊销合同到期时货款的回收都是由会计部门完成 的,因此该项职能仍交由会计部门来履行以保证“政令统一”,防止“多头命令”可能造 成的销售人员无所适从,部门之间拖沓扯皮。 在事中控制中,信用管理部门还应该根据会计部门提供的财务分析数据,从本企业实际情 况出发相应调整原先的信用政策,调减或调增信用额度,以适应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
2、会计部门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帐单,以确保双方在应付帐款数额、还款期限、还 款方式等方面的认可一致;对客户提出的异议要及时查明原因,做出相应调整;根据信用 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督促相关销售人员提前催收帐款,避免发生坏帐损失。 会计部门还应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应收帐款等实时或定期进行分析,为信用管理部门制 定新的赊销政策提供依据。
3、销售部门也应随时关注赊销客户的信息,并根据会计部门的要求催收那些被认为有可 能成为坏帐的款项。 应收帐款事中控制环节中最关键的部门仍是信用管理部门。它要求信用管理部门要实时关 注赊销客户的相关信息,判断有无坏帐风险,并及时书面告知会计部门。 会计部门在此环节的作用也很重要。它必须实时或定期的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应收帐款等进行分析,从而为信用管理部门制定新的赊销政策提供依据。
三、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包括赊销合同到期时款项的收回控制以及款项到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收回而形成 坏帐损失的处理。主要包括:
1、赊销合同到期时,会计部门应书面通知相关销售人员进行款项催收。对于顺利收回的 款项应及时入帐。 对于逾期未收回的款项,会计部门应及时报告给有关的决策机构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确 认为坏帐。如果确认为坏帐损失,应做出相应的帐务处理,在帐面上核销该笔应收帐款; 但信用管理部门和相关销售人员还应继续关注赊销客户的情况,一旦发现其经营状况或其 他情况好转,有了还款可能,应及时通知会计部门并加以催收;会计部门也应对已注销的 坏帐进行备查登记,并加强监督,如仍旧定期寄送对帐单,以防止相关人员已私自收回坏 帐却据为己有。
2、相关机构应查明坏帐产生的原因,明确相关责任人、相关责任部门,并做出相应的处 理。如果是由于对方经营状况恶化等造成坏帐,而对方的这种变化事先是可以觉察的,则 应追究信用管理部门的责任;如果信用管理部门已经书面告知了会计部门,而会计部门却 没有及时督促相关人员加以催收,则应追究会计部门的责任;如果会计人员已履行了督收 职责,应收帐款收不回是由于销售人员的疏忽,则应追究销售人员的责任。这就凸显了 “书面告知”的重要性,审查人员可以据此分清责任。当然,现实中的情况要复杂的多, 但只要职权划分明确,相关履行职责的记录完整,分清责任还是比较容易的。分清责任 后,审查机构除了根据公司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外,还应在绩效考核部门备案。
3、信用管理部门应根据帐款回收情况相应调整原先的信用政策,对逾期不归还帐款的赊 销客户应调减或取消它的信用额度。
4、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派出专门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对应收帐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 况进行检查评价,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应及时加以纠正、完善。负责检查的部门、人员应该 是独立的。
最后,企业还要关注应收帐款内部控制中的“软控制”。
上述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都属于硬性的控制制度,而这些“硬控制”都需要通过具体 的人员来执行、落实。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建立真正有效的应收帐款内部控制制度,还必 须关注相关人员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度的培养,即还需要辅以“软控制”。因此,企业 在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训练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员工的道德观、价值 观、忠诚度等精神层面素质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从而从根本上杜绝 各种可能的人为因素或疏忽大意造成的坏帐损失。
此外,企业在制定、执行各种控制措施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它们的运行成本。如果执行成 本过高,则可以采用重点性原则,对涉及金额比较大或对企业比较重要的项目进行重点控 制;而对于一般的赊销项目则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控制程序,以保证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所取 得的效益与所需的成本相匹配。
本人在单位实习期间,发现该单位应收账款控制制度存在不少问题。1、本公司销售前缺乏对销售对象合理的信用评估。2、本公司没有建立信用政策、赊销制度及合理的催帐政策。3、本公司对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处理不及时,没有对逾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也没及时计提坏账准备。根据毕业设计和实习单位的要求,我对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设计,以规范该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内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监控与催收,提高应收款项的安全性,尽可能的缩短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时间,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中所称的应收账款是指销售产品所产生的应收而未收的款项。
第三条 本制度仅限于本公司内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制度由财务科与销售科共同制定,由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
第五条 企业设立专门的的信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企业信用政策,监督各部门信用政策执行情况。
第六条 信用管理岗位与销售业务岗位应当分设。
第七条 信用管理部门应收集客户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营业状况、财务状况、信用保证及抵押情况和以前年度的业务往来情况等以此来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 信用额度表
年 月 日
客户名称 信用额度 信用期限 信用等级 经营状况 备 注
业务主管: 总经理: 制表:
第八条 信用政策应当明确规定定期(或至少每年)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评估,并就不同的客户明确信用额度、回款期限、折扣标准、失信情况等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第九条 企业应当合理采用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不断收集、健全客户信用资料,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或者数据库。
第十条 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限内尽快还款,可以采用现金折扣方式。
第十一条 若发生下列情况时,客户信用发放停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支票结算时透支
2、多次超期付款
3、客户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资金状况恶化。
参考文献
[1] 宋波 . 会计制度设计[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8.07
[2]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 .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9.12
[3] 屈志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9):16-20.
[4] 徐彦国.浅谈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J]. 商品与质量, 2011.(S8):7-9.
[5] 李淑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福建财会,2003,(4):43-45.
[6] 高桂萍.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N].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6.
[7]沈伏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新思路.[J].现代会计,2005,(1)
[8]高洪岩,董国利,侯彦温.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10,(9).
[9]张志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分析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
[10]宋占军.企业如何管理应收账款.[J].中国经济周刊,2010,(7).
[11] 黄联江.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J].福建财会,2002,(4):12-14.
[12]葛家澍.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工业出版社,1999
[13]李玉敏.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14]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5]孟凡利.会计基础知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