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会计工具研究
随着2008年9月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的次贷危机终于演变成了一场系统性的危机,并且呈现出向全球市场扩散、向实体经济渗透之势,而作为始作俑者的衍生金融创新产品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很多人便把矛头指向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心问题“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都要求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同样,在我国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也规定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要选择公允价值而非传统的历史成本,并在表内核算,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一个新的亮点。但是,任何一种计量属性都有其局限性,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也应辩证地看待。
公允价值解决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以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不仅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且将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本和收益,但公允价值的确定一定程度依赖于职业判断,在我国市场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计量和表内披露还存在许多弊端, 特别是新会计准则仍存在着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分类单一,采取公允价值计价可靠性不足以及报表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还需要逐步探索,完善理论,完善市场,去解决尚存在的问题,总之,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会计问题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我国的金融及经济安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金融工具在定义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金融工具都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所以通常意义来说,金融工具就是指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向供应者出具的书面凭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金融工具的定义则是指“能形成一个实体的金融资产同时又能形成另一个实体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任何合约”。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工具逐渐发展出了基本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的金融工具。基本金融工具是衍生金融工具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流动现金和具有限制性的票据、有价证券。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种金融合同。当前我国不管应用哪种金融工具,都应在国际计量准则的体系下合理选择,力求最大程度的为企业规避和控制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我国和国际的金融会计计量准则
1.1.我国最新的会计计量标准
为了加强企业对金融工具的风险监督并提高企业信息质量,同时最大限度的规避我国金融风险,促进我国会计制度准则与国际接轨,我国于2006年发布了最新的会计准则,明确了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该准则中对金融工具的计量分为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在初始计量中要按着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而在后续计量时,因涉及方面较多则应以摊余成本进行计算。计信息,也只是笼统地披露环保政策等非财务信息,影响披露效果。 三、将环境会计更好引入我国企业经营和评价体系中的对策针对当前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发挥环境会计在企业经营和评价体系中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加大投入,推动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1.2 提升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迫切需求。
金融会计工具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