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专业合作社对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缺乏有效管理,财务人员对财物管理分工不明,职责不表,没有定期开展资产清查,有的对资产清查结果,如盘亏、损失、报废和存货等,也没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处理,财物不符现象比较严重。
2.融资途径窄
由于有的合作社规模小,融资途径窄,能获得信贷支持的合作社比较少,个别得到新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的,但贷款金额少,不能满足合作社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内部融资比较困难,合作社人员少、困难户多、收入较低,资金投入有限,内部融资不现实。因为规模小,注册资金少,当地银行不向合作社贷款;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大,每年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都安排一定量资金支持合作社作为专项资金,但数量有限,并且多数是支持重点合作社。
3.收益分配制 度不健全
一些合作社存在收益分配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收益分配中的股金分红、投息、利润返还的比例制定不合理,甚至合作社社员对这三个概念理解不清楚,混淆不表,导致不少合作社把付给社员的股息当成是股金分红,而实行股金分红,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
(四)审计监督不到位
1.内审监督缺失
合作社往往缺失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有的虽然设置内部审计,执行监事或监事会对财务内审不力,很少开展审计监察工作。有的没有按规定操作,走形式主义,形同虚设。多数没有对实质性业务进行审查,没有将审计结果向成员大会报告,或比较简单化,没有将会计信息向成员公布或公开,接受成员监督。有些新农村合作社都设有监视或监事会,但是他们基本不会开展审计监察工作,连走形式主义都不会。首先,他们认为开展审计监察与否没有太大区别,而且大多数农民不懂审计,不知道啥意思;其次,开展审计工作难免会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感觉不划算。
2.财政监督不力
财政部门对新农村合作社财务会计指导工作和对财政补贴资金运用,缺乏有效监督,造成有的合作社把财政补贴资金挪作它用。各级农村经济部门对经济活动发生监督不为。没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和监督,示发挥指导和监督应有作用。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也号召农民积极办理合作社,而且很多农民也成立了作作社,但是很多合作社经营不良,管理不当有的甚至只是空壳。国家拨下来的补贴资金当地政府拦截,只是形式上鼓励,实质上什么也没做。财政部门对合作社更是不闻不问,更不用说监督了,只是把合作社当成他们的摇钱树了。
二、构建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合作社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对合作社经济活动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建立完善财务制度后,应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规定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定期了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搜集反馈意见,确保制度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坚持综合治理、财务适当先行的理念,逐步树立财务在合作社运行中的核心地位。从管理资产提升到管理资本,推行创新型的财务管理,切实提高资产监督水平。
主要从下面几点执行到位:
1、全面普及财会软件、规范会计核算
2、使用国税统一的财务管理分类
3、规范费用财务管理工作
4、加强经费的预算管理工作
5、加强内部成本核算工作
6、健全收益分配制度
7、加强财务监督(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二)强化资金管理制度
合作社的资金、商品的流通必须制定严密交接,运转手续,经手人、保管人、批准人的签字必须齐全,合负其责。
(三)健全收益分配制度
一般合作社除了留取一定的积累外,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主要包括利润返还、投金分红、股息支付三部分。社员作为惠顾者应该得到利润返还,作为投资者应该得到股金分红和股息。三种收益所占的比重可根据合作社的具体情况而定。另外合作社利润中要留出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教育基金、风险基金等。在盈余分配时必须首先提取一定的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以便专款专用,以丰补歉,保护专业合作社组织稳定性。
(四)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为了取得广大社员的信任,财务管理必须高度民主化,透明化,除了实行新农村合作社自身的会计报告制度外,理事会还应定期或年终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和咨询活动,确认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筹资渠道,增加资金实力
政府应针对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给出有力的扶持政策,新农村专业合作社也应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扩大筹资渠道,使筹资渠道和方式呈现多样化,增加资金实力。一方面,通过对我国的新农村股金筹集机制进行创新,增加其内源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制定吸引外部资金投入的灵活机制,以提高合作社资金实力。利用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来提高合作社资金筹集能力。
1、设立扶持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专项资金
2、加大筹资渠道
A、对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B、对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信贷优惠政策
C、大力推广,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拉近城乡距离,互通互卖
(六)加强财务会计人员团队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合作社对财会人员应实行聘用制,挑选思想好,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担任财会工作,而且要持证上岗,不仅能够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事务,同时还要熟悉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独特的生产经营模式,了解不同类型专业合作社在财务处理中的特殊要求。因此财会管理人员要加快知识更新,建议旗下县级财政部门、经营站加强对合作社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创新培训机制,定期加强培训,使其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使合作社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从下面3方面来提高财务会计队伍的专业素质:
1、引流
①聘请高级财会管理人员
②引导和鼓励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③为财务队伍储备新的人才
④严格入选上岗人员,培训后上岗
2、奖惩
①奖励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
②季度考核制度的建设
③定期岗位调动
④清退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员
3、定期学习
① 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学习财务知识
②共同探讨财务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与好方法
(七)全民推广财务管理意识,普及财会知识
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专来合作社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逐渐得到体现。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一部分原因就是农民对于财务知识比较匮乏,即便公开合作社财务状况,许多成员也重不懂,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因此普及财务会计知识,把财务管理工作当作合作社发展中的重要事情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开呢普及财务会计知识教育工作,让农民合作社中的社员到领导都树立重视财务管理的思想。
1、定期组织财务知识公益讲座,下乡到村镇
2、普及财会知识、加大宣传到村户
3、提高民主理财意识及防骗能力
结束语
新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村竞争力的重要机构,在我们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在这个科技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要想全合作社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要完善财务运行方式和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用科学的方法实现财务运行与管理现代化信息化,从页带动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安艳辉.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农业问题研究,2012(6)
[2]夏祖相.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城乡统筹引领农民增怍.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8)
[3]王玉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新长征,2009(12):50-51
胥晨慧.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
[4]杨群义.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11)52-53
[5]朱海兵.徐晓茶.周凌君.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建议;安徽家学通报2007(02):18-19
[6]陈学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01):35-37
[7]刘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与思考现代商业2010(35):18-19
[8]王辉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的步骤和要点中国农业会计2004(06):24-27
[9]田友.王雨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农村财务会计2008(5):22-23
[10]兰闳.李燕琼.中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有何不同 中国合作经济2008(4):12-13
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