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十年,带销的保险类的都是从事几十年才能成功的。
2、十几年,已经成功的BAT等等网络公司。
3、几个月或者一二年,现在物联网大数据的速度完全可以做到,只是你要有敏锐的眼光。
六、市场认可度
1、很少,大部分人不认同,你是无法做下去的。
2、一般,部分人认同,你也是非常费精力的。
3、非常高,身边的人大部分认同的话你还有需要考虑的吗?
七、当前市场拥有量
1、低于1%的话机会非常大。
2、已经拥有10%的市场的话抓紧做。
3、高于20%的话就不要赶热闹了。
八、是否容易被复制
1、模式复制,容易复制的不作优选。
2、产品复制,建议选择有知识产权与专利的。
3、政策复制,政策支持是无法复制的,完全可以放心选择。
九、投资与回报
1、1:1,传统的投资正常是二到三年回本,没有必要。
2、1:30,柯达的领导人曾经说过他们的利润几乎跟贩毒利润差不多,可是那个是要杀头的,选择这样的回报完全可以了。
三、如何防范投资风险:
(一)、投资风险分析:有一老板,出于对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的绝对信任,给他的项目投资了几百万,之后这个朋友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告诉他公司资金出现了困难,需要付房租、需要交税等,他又毫不犹豫地连续投资了几百万。为了这个项目他甚至把自己的住房都卖了,然后放心地等待着分红。可后来朋友却告诉他:公司亏损严重,资不抵债,需要继续增加投资。即使在这个时候,他仍然深信不疑,而继续筹资准备追加投资。但在另外的朋友的提示下,他才终于有点醒悟过来,感觉似乎有点不对劲,于是下决心找那个朋友索要财务报表查看经营情况。虽然朋友报送给他的报表做了很多“技术处理”,但还是能够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猫腻。就此,这个老板终于明白了:这个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最信任的朋友一直在不断地挖坑,而他却一直在不断地往下跳!
现在挣到了第一桶金、并有可观的原始积累的老板非常多,他们的这些钱如果存放到银行里面,利息收入显然赶不上通货膨胀造成的贬值速度;如果去炒股票,其结果其实就和赌博一样,何况这个赌桌上的庄家不仅在随意更改规则而且还一直在作弊;如果去投资买卖房地产,现在的形势基本上是在追高,极有可能成为“接盘侠”;而如果自己去投资开办实体企业,在当今房价、地价猛涨导致各种成本猛涨的情况下,实体企业根本就无利可图,而且银行实际上也根本不支持实体企业,有些银行甚至还落井下石抽贷,显然也不可做……因此,这些老板很多都在考虑如何做投资。
就如本文开篇讲的案例一样,很多投资人在投资时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被投资人的诚信问题,或者说投出的资金的安全性问题。如今,投资的项目是否有前景、经营是否能够盈利这类投资风险早就不再是投资人面临的最大风险了,投资人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是诚信风险!因为,不讲诚信、到处都是坑蒙拐骗的情况早已成为这个社会独有的特色,那么作为投资人,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地防范这种风险,尽可能地确保投资的安全?
很多投资人说,投资一定要首先考虑投自己最信任的人。那么,谁是你最信任的人?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前面案例里面的那个老板,他投资的朋友既是他的发小也是他的同学更是他的朋友,所以他是绝对的放心,但结果呢?
也有投资人说,投资一定要投人品好的人。那么,当一个人站在你面前时,你凭什么判断他是人品好还是人品不好?长相帅的?还是长相老实的?衣着整洁的?还是看起来顺眼的?而且,你“凭空”判断人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那么,作为投资人,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地防范投资风险?或把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这里,我们先分析一下投资人投资之后,可能面临的几种风险:
1、投资的项目本身就没有前景、或产品本身就缺乏市场,最终导致经营亏损而破产倒闭。
2、投资的项目或产品有潜在的市场前景,但由于负责经营管理的股东能力差、水平低,打不开市场,导致长期经营亏损。
3、进行项目融资的人,其本身的目的就是诈骗,时机成熟卷款跑路。
4、负责经营管理的股东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资金为己所用。
5、负责经营管理的股东利用职务之便,上下串通,采取隐瞒或截取收入、转移资金、虚假采购、虚列工程项目、虚报成本费用等行为贪污公款。
6、负责经营管理的股东利用职务之便,与公司进行非正常的关联交易,套取公司利润,侵害其他股东利益。
7、负责经营管理的股东本身并无恶意,但由于不懂规范化管理,缺乏财务规范管控的意识,致使公司管理混乱,导致资金流失、成本、费用失控等,最终损害所有股东的利益。
(二)如何防范投资风险:
针对上述的几种风险,这里简单说说该如何进行防范:
第一种,是市场风险,基本上要靠投资人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和对市场的把握来做分析并进行判断。其实在这方面,很多投资人并不是基于自己对行业或市场的判断,而多是受融资人的“引导”在做判断,正由于此,现在的融资人大多都在“讲故事”上下功夫,有的融资人甚至专门请来高手帮助设计如何“讲故事”,这也是很多投资人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类风险的防范,有一个最笨的办法,就是某著名的企业家说的:不熟悉的行业或项目不投。
第二种,是人员风险,在这方面,基本上也是靠投资人的主观判断来做决定,而投资人的判断主要也是受融资人“讲故事”的影响,而这往往也是投资人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类风险的防范,需要投资人从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去与融资人进行详细沟通,从各个角度去提问进行详细了解,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是基于投资自身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水平。那种一知半解就盲目进行的投资,比如仅仅是信任某个人或盲目跟风就做出的投资决策,大多都会以失败告终。这类风险的防范,还是如那个著名的企业家所说的:没有合适的人在做这个项目的不投。
第三种,是属于纯法律方面的风险,这是该由国家工商局和其他政府机关负责的,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作为投资人唯一可采取的合法的防范方式,就是查验各种证照、证件。即使最终上当受骗,也只能坐等政府部门去追查,其结果大多是自认倒霉。
第四种至第七种,是管控或监控方面的风险,可以参考如下的防范方式,把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1、投资前的财务风险诊断调研。对于一个已经开业进行生产经营的项目,前期的各种投资,投到了什么地方,形成了什么资产,产生了什么效益等,不能仅听融资人“讲故事”,而要进行实地的财务诊断调研,以了解、掌握真实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核实各种真实的情况,防范各种可能的陷阱,而且能够对该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水平进行客观评估,对自己将来的投资的安全性能够做出更正确的判断。(至于财务诊断调研要怎么做、做什么,这里不展开讲)
2、投资后的监控。可采取的方式包括两种:
关于投资风险及其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