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对于纺织行业总体来说,弊大于利。随着人民币升值、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加上国际市场持续走软,中国的纺织业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据报道,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曾表示,受到宏观调控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今年可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小型纺织企业将倒闭!”
海关统计显示,2008年1-2月纺织成衣产品与2007年同期比较,并不乐观:1月纺织品成衣出口金额149.8亿美元,成长25.2%,其中,纺织品出口55.7亿美元,成衣出口94.1亿美元,分别成长33.6%和20.7%;2月纺织成衣出口金额102.9亿美元,下降8.5%,其中纺织品出口37.9亿美元,成衣出口64.9亿美元,分别下降0.7%、12.5%。
纺织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人民币若持续升值,由于工资具有刚性,实际工资必然上升,势必引起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难以继续维持,使浙江纺织品行业失去原有优势。短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原料价格有影响,中国进口了世界30%的纺织原材料,其中浙江省占绝大部分,因此人民币升值未必意味着纺织原材料进口成本的降低,相反可能引起美元计价的纺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现在众多企业明显感觉定价就是和汇率在赛跑,汇率变化太快,让企业难以招架。人民币升值2%,意味着企业拿到的贷款折合成人民币仅有原来的98%;若人民币升值10%,则意味着企业拿到的贷款折合成人民币仅有原来的90%。人民币升值2%,浙江的纺织品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10%。如果一年内人民币升值5%,50%的纺织品生产企业都将遭遇经营困难。受汇率风险的影响,企业与客户的谈判更加困难,定价的更新更加频繁。然而谁也不敢率先提价,现在是买方市场,价格提高订单就会流向其他生产者所以现在的企业明知亏本也还在为重要的客户继续生产。
4 浙江省纺织品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4.1 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品牌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浙江省经营纺织品进出口的中小企业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意味着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冲击这就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小企业深化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对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要选择好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制度模式,摒弃落后粗放的家族式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注重企业管理经验和现代管理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当意识到,要生存图强,必须加强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市场趋势和变化,紧跟经济走向,获得产业、政策、科技等多方面市场环境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市场变化与自身的利害关系,从不一样的角度在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快速挖掘出与众不同的行业商业机会,及时做出正确的应对之策,这才是生存、决胜市场的关键。
在产品上,小企业机动灵活,可以开发更细分的市场,满足不同市场群体的要求,开发特色产品。在市场上,大企业可以关注批量生产,小企业主要面向批量生产要求不严的领域。在服务领域,小企业可以做得更细,更符合客户要求。同时对于小企业来说,不仅要关注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且国内市场也应该积极参与。同时,农村衣着消费潜力巨大,也给企业带来了机会。满足个性化要求,小批量、多领域、时尚化,随时缺随时补,抓住市场可能出现的机会,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这是小企业应该关注的。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货膨胀的压力,用工成本骤升,中小企业必须强化管理,节支降耗,最大限度减少物价上涨、资源紧张之下的负面效应。增强生产能力,提高设备的运转及完好率;降低原材料、煤、油、电等原燃料的吨耗量,提高产出比;增加原燃料、备品附件使用的反馈程序,提高易损、易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废物的回收、利用率。有的企业各车间、部门之间变成“市场上”的买卖关系,必须通过企业内部银行结算。由此,车间与车间,部门与部门,工序与工序之间,为了“自己”的成本礼利益就要“精打细算”。他们还成立了财务管理结算中心,使分厂、车间都建立成本综合分析制度,整个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都下降了。
4.2 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打造自有品牌
把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一是加强技术创新组织建设。鼓励大中型纺织企业创立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努力开发专利产品、原创技术和知名品牌,发挥行业示范带头作用。在纺织企业集中地区,引导发展面向行业和区域的技术服务中心,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新技术的推广,发挥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作用。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来浙江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二是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着眼于快速反映市场,建立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物流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流程再造。以适应多品种、个性化、高效制造加工的发展需要为目标,重点推广CAD/CAM、印花分色制版系统、染色配色系统、自动裁剪系统和试穿系统等信息技术。
贴牌生产、代工现象在如今我国企业非常普遍,拒不完全统计,国内80%以上的中小企业都在替国内外20%的知名企业“打工”。贴牌企业可以生产出和著名品牌产品具有同样功能性品质的产品,但是其名气与著名品牌相比,其认知度和品牌附加值很低,挣的是很可怜的加工费。从原来的贴牌生产(OEM)向自主设计(ODM)转换,这样就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价格自然也就提高了。下一步,企业还将向自主品牌(OBM)方向发展。
因此全面加强自主创新,全力打造自有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是中小企业赢取利润、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强力武器。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原来的经营业态模式已逐步发生改变。纺织企业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在产品设计上力求创新,建设产品的差异性,降低同类产品的可替代性。同时通过品牌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浙江省建德市万通家纺已率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受到了省市部门的高度评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浙江省多数企业已成功转型,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品牌日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利润。
4.3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市场
鼓励纺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产销衔接活动,对取得实效的给予专项补助。引导企业稳定欧、美、日等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其他出口市场特别是新兴出口市场,努力保持和提高外向型经济拉动作用。近年来,巴西、俄罗斯、印度、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及阿根廷的经济发展都非常快,这些市场拥有大量的商机,同时,引导纺织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抓住国内生产、消费较快增长的有利时机,尽力抢占城镇市场,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如果浙江纺织业出口贸易过于依靠几大市场,容易形成买方垄断,造成对我出口商品市场和价格的控制,甚至附加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只有实现市场多元化,才能保证浙江在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竞争地位。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还有利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如果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于少数市场,易于受制于固定的国际分工模式,不利于提升我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此外,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还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减少贸易摩擦,提高外贸整体经济效益。
关于浙江省纺织品出口贸易困境问题----内容编制与结果分析(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