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周转的现状
资金周转缓慢的原因
加速资金周转的对策与途径
内 容 摘 要
企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资金的周转,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资金运用效率能概括反映出一个企业运作资金及其获利能力。有的企业在账面上有几百万,上千万的利润,但实际上,产品销售出去资金收不回来,造成资金流转不畅,没有更多资金投入再生产。而资金周转状况良好的企业,或许利润不大,但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付自如,站稳脚跟。由此可见,资金周转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本文从如何加速资金周转这问题作了论述。
试论加速资金周转的措施
资金周转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手段,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资金运用效率能概括反映出一个企业运作资金及其获利能力、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情况。现就我平时的了解与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对如何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略抒己见。
一、资金周转的现状
据我了解现在很多企业资金周转都存在着缓慢这问题,公司如需扩大生产规模,资金周转往往成了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他们面临着如何去筹集,有些因为时间的因素会不惜增大成本来扩大规模;甚至有些企业因没有对资金周转的重视,而连基本的日常经常活动都维持不了;有些企业表面上以为资金周转方面做得很好,对公司构不成威胁,但其实这是对一个不懂财务方面的人来说,如果是一个专业人士还是会发现很多不明智的举动而不能让资金周转更快。现以我所在的公司分析从而了解资金周转的现状,该公司流动资产为13.88亿元,占全部资产的60.93%,主要构成如表1所示:
表1欣美电气流动资产构成
项目
金额/万元
比例/%
货币资金
11107.17
8.00
应收账款
128.00
0.09
应收款净额
75253.79
54.20
预付账款
3185.42
2.29
存货净额
47562.93
34.26
待摊费用
1600.00
1.15
合计
138837.31
100.00
从资料可计算出如下几项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62.2%,流动比率0.99,速动比率0.65,流动资周转率1.57,营业周期202天,营运资金-763万元。但仔细分析各项流动资产项目发现,可参与生产经营的资产为66179.51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1107.17万元,但10058万元为存入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不可参与周转,剔除后可用额度为1049.37万元;应收账款128万元,应收款净额75253.79万元,包括其他应收款41000万元属于集团与股份公司费用往来,根本无法收回;应收账款中有20000万元很难收回,考虑利润问题,未提足坏账准备,剔除后可用额度为14253.79万元。存货净额47562.93万元,预付账款3185.42万元。可见,流动资产中有72657.8万元不可参与企业经营周转,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使各项财务指标失实,而造成这些的原因就是平时对资金周转没有合理的处理,所以现在的资金周转已成了企业的心病。
二、资金周转缓慢的原因
1、财务管理的因素
(1)企业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还没有被提高到应有的地位。现在还有不少企业对理财活动缺乏科学的观念、原则和方法,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进行更好管理,而美国企业从50年代后就强调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重视资金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因而企业资金运用状况指标较好。我所在的公司很重视这方面,他们一直认为财务是一个公司的中心,财务出现什么问题,如工资发不出来,就会倒致员工的心态不能正常,会对这个公司失去信心,那么积极性也就不高了。
(2)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权贵划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作用不能做到实处,出现“大家都管而无人负责”各项工作开展的互动成本很大,办事效率低。对这点我所在的公司我觉得做得不够好,因财务部的人比较多,分工比较明确,所以大家都各自管着自己的一小部分,认为只要做好了自己的本份工作就可以了,大局应该由财务主管来把握,其实这样想是不错,但财务主管要对付的事很多,不能做到每个细节都管,所以这样会增大成本的核算。
(3)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尤其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财务经理。现代企业理财环境复杂多变,因而财务经理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还要具有远见和魄力,财务经理这一位置至关重要。这点我公司做得还不错,财务经理是经过严格的选拔而来的。
(4)财务管理工作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市场营销活动等配合不密切、不协调。财务管理和为其服务的会计不过是管理学的功能而已,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与其它环节的工作紧密配合、互相支持才有可能实现企业整体目标。
2、经营管理的因素
(1)存货管理不当。很多企业存货形成积压,一方面占用大量的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存货的管理成本,同时其毁损的可能性也加大,而且承担了极大的跌价风险;若存货一次进货不足,会增加采购次数,加大采购成本和因商品不足而带来的机会损失。我所在的公司对这种情况可能比一些公司会相应好点,因我公司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而生产,生产完后直接运到客户手上,并且新产品的材料是经过技术人员的核定以后再去购买,这样就不至于造成有存货太多的积压。
(2)赊销政策管理不当。合理运用赊销政策有助于稳定销售渠道,控制市场。但由于赊销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销售,他会直接产生应收账款,对赊销控制不当和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严,都会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正常周转。应收账款增加占用了大量资金,导致流通中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周转速度,而且使得企业的的利润超前体现,税款提前支付,最终使得企业的流动资金更加缺乏。另外由于企业信誉和偿债能力的不同,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坏账,导致资金彻底损失即使积极催收也因对方业绩不佳而徒增收账费用。由此可见,应收账款的增加也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3)成本控制和费用预算执行不当。企业安排资金周转,资金流入是较难控制的,只能尽量精确地预测,而成本支出却是企业自身比较容易掌握的方面。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除进货支出外,就是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三大期间费用的支出。因而,从资金周转的角度来讲,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费用预算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企业却又存在着成本控制和费用预算执行不当,甚至失效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的一个因素。对于成本,我所在公司有几个车间,我不能详细了解,可还是可以知道领导对生产成本比较重视,每次开会时都会强调,就如要求设计人员对每个产品有多个方案,其中挑成本较低的可行性的方案进行生产。但做为一个公司的领导也有无奈的地方,作为供电局的下属企业会有很多人通过上级关系而强制进来,就如财务部工作量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但正是因为面子的关系而增大了一些成本。
(4)企业专款专用执行不当。一些企业把原本用于收益性支出的流动资金挪作资本性支出,如某有限责任公司曾向银行贷了一些流动资金,用于补充生产经营中的流动资金不足,但企业未专款专用,而是变相用了建设厂房、职下宿舍、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盲目建设,造成贷款到期后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而生产经营中的流动资金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补偿,导致企业经营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最终走向破产的局面。对于这点,我向我所在的公司了解过,他们承认有时也会这样处理,但他们处理一则数目不会很大,二则考虑得也较周全不会影响计划。
三、加速资金周转的对策与途径
从上述反映的问题,缓解资金紧缺矛盾,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求企业持有最佳的货币资金存量。 货币资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可以用来满足生产经营开支的各种需要,也是还本付息和履行纳税义务的保证。因此,拥用足够的货币资金对于降低企业的风险,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货币资金属于非赢利资产,即使是银行存款,其利率也非常低。货币资金持有量过多,它所提供的流动性边际效益便会随之下降,进而企业的收益水平降低。因此,企业必须合理确定货币资金持有量,使货币资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相互衔接,以便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同时,尽量减少现金数量,提高资金收益率。
2、企业建立适当的存货管理制度。存货控制或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并决定着企业收益、风险、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因而在整个投资决策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而言,企业持有充足的存货,不仅有利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节约采购费用与生产时间,而且能够满足客户各种订货的需要,从而为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提供较大的机动性,避免因存货不足带来的机会损失。然而,存货的增加必然要占用更多的资金,使企业付出更大的持有成本(即存货的机会成本),而且存货的储存与管理费用也会增加,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在存货的功能与成本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它们的最佳组合,成为存货管理的基本目标。一般来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材料存货和在产品存货都会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但也不能排除由于物价上涨、材料超储积压等原因造成的存货变动。所以,应结合生产规模变动情况以及各类存货内部组成情况进行分析。产成品存货不是为了保证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必需存货,应尽可能压缩到最低水平,以免占用更多的资金,影响企业资金利用效果。
3、强化成本控制和加强销售管理。没有利润,当然就谈不上资金运用效率。利润的大小可通过控制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开支两方面进行。销售收入的取得同企业产品的品种、质量、市场营销工作有关。就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销售信用政策、产品价格的制订对销售收入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要制订符合企业根本利益的信用政策和产品价格水平。制订信用政策切忌一味为增加销售收入而不顾忌安全性,比如信用政策太优惠,结果造成大量应收帐款管理和回收困难,甚至会发生大量坏帐损失。控制成本费用一个极好的工具便是标准成本制度或可变成本计算方法。如当企业自动化水平较高时,作业成本(ABC)、适时制系统(JTT)等都是成本控制的好方法。利润的取得实际上就是人们与成本博弈的结果。在这一点上,管理会计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企业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帅或是财务管理人员,上述工作都不难进行。
4、重视提高企业筹资能力,多方面筹集资金。一是逐步形成产权主体多元化,吸收多方面的资金,这样一来,即可以提高资本额,又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开拓资金架道。二是对有条件的单位,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造,即筹集了资金,又提高了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三是积极争取贷改投和债权转股权的政策,提高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四是建立自补流动资金制度,对于盈利企业,一定要注意将税后利润的一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局面。
5、及时收回应收帐款。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短期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商品与劳务的赊销与赊供已成为我国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虽然大多数企业更希望现销而不是赊销,但竞争的压力迫使许多企业提供信用业务即赊销,以便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实行赊销或赊供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扩大产品销路,增加销售收人;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定的应收帐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账款。
应收账款分为正常占用和不正常占用。凡结算制度允许的应收账款为正常占用,违反规定的赊销、预付款项为不正常占用;凡在结算期限之内的应收账款为正常占用,超过结算期限的应收账款为不正常占用。不正常占用的应收帐款不仅影响企业资金周转,而且容易造成坏帐损失。所以,要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就必须积极组织催收应收帐款,以减少在应收帐款方面的资金占用。
总之,企业根据自己生产经营的特点,采取切实可选择具体措施,尽快清除阻碍资金周转的病症,恢复资金活力,同时,企业的领导人要深入企业内部了解情况,熟悉各部门特点,挖掘企业内部加速资金周转的潜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李正红,“关于创业资金周转问题的探讨” 《计划与市场探索》 2003年第10期
[2] 张晓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原因分析” 《期刊网》
[3] 胡建平,“浅论影响流动资金周转的因素与对策”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11月
[4] 史海堂 王昆成,“企业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在当前的现实作用” 《中国煤炭》2000年6月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