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绝对数进行分析。
用相对数(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内 容 摘 要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
用绝对数进行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现金净增加额。
5、现金流量结构。
二、用相对数(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2、支付能力分析
3、收益质量分析
4、投资能力分析
5、企业未来趋势分析
基于现金流量表的企业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
用绝对数进行分析
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分析包括对现金流入流出量、流入流出比例及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现金量及其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现金收支构成及资金实力,评价企业经营状况、资金实力、获现能力、筹资能力、偿债能力、收益质量、投资能力和企业的发展能力等。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①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进行比较,可以掌握企业大体的供销状况。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状况良好,变现能力强。在企业经营不正常、购销不平衡的情况下,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在本会计期内采用产品提价方法使收入增加。如果没有提价,企业就可能在“吃”库存,这时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看存货的进出情况。若库存正常,就要看本期是否收回大量的前期应收账款。如果后者明显大于前者,企业就可能处于库存积压状态。②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现金总流入进行比较,可大致掌握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比重。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业绩突出。③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进行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发展越好。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进行大量的现金投入。如果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补偿不了现金出量,则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如果企业投资有效,就可以用未来现金净流入偿还债务,创造收益,企业就不会出现偿债困难。因此,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凭借现金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论优劣。另外,通过“收回投所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与企业原始投资的对应关系,结合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短期投资”账户余额的变化情况,可分析企业的对外投资是否获利。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来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越大,但如果现金流入量主要来自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不存在偿债压力。因此在进行分析时,可将吸收权益性资本收到的现金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进行比较,若前者占后者比重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强,财务风险低。若前者占后者比重小说明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越大,财务风险高。
4、现金净增加额。如果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就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变现能力强,坏账风险小,营销能力不错。如果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投资活动产生的,即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及收回投资实现的,就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在变弱,是在通过处置非流动资产来缓解资金矛盾,另外也可能是企业为了走出困境在调整资产结构,因此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进行深入分析。如果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筹资活动所引起的,就意味着企业将支付更多的利息或股利、以后期间要偿还大量的债务、未来的现金净增加额必须足够大才能满足偿付需要,否则企业将承受较大的财务风险。
5、现金流量结构。首先,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了解现金的主要来源和结构。一般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比重大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低、现金流入结构也较为合理。其次,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它能反映企业的现金使用方向。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占现金总流出比重大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流出结构较为合理。
作为信息使用者,除了要全面掌握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外,还应结合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期,对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的结论。
一般而言,企业处于不同发展时期,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三者的正负所反映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在企业创建时期,产品处于开发阶段,这一时期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筹资,所以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一般为负,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则为正;在企业成长时期,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快速增长,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不断追加投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依然为负,而且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不足以满足投资所需现金时,还会进行筹资活动,因此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可能是正负相间的;在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产品销售稳定,开始进入投资回收期,困此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均为正,由于现金被用作偿债,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市场萎缩,销售量下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企业大规模收回投资并偿还债务,因此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
用相对数(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通过举债来弥补自有资金不足。但是举债是以能偿债为前提条件的,如果企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会陷入困境,从而危及企业生存。因此,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通过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可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进行决策。对债权人来讲,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他们做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决定性条件。将现金流量与债务进行比较,可以较好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⑴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相比,这一指标更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⑵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率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可根据该指标的大小直接判断公司的到期偿债能力。
⑶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它是评价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预测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同企业的偿债能力成正比。该指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反之,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弱。
以上三个比率值越大,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但是并非这三个比率值越大越好。这是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若现金净增加额过大,即现金流量中“现金增加额”项目数额过大,则可能是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使资产过多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该指标分析偿债能力时,没有考虑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只考虑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因为企业是以经营活动为主,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作为不经常发生的辅助理财活动,其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量的比例较低,而且如果企业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维持经营活动正常运转所必须发生的支出后,其节余不能偿还债务,还必须向外筹措资金来偿债的话,就说明企业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此时便很难筹措到新的资金。即使企业向外筹措到新的资金,债务本金的偿还最终也还要取决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2、支付能力分析。是将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特别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与各项支出现金进行比较,以分析企业的支付能力。企业取得的现金只有在支付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与偿还本期债务后,才能用于投资与发放股利。具体来说,如果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净增加额”为正数,就说明企业本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了,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强;反之则较差,财务状况恶化。但现金净增加额并非越大越好,若现金的收益性较差,现金净增加额太大,则企业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致使资金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项目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⑴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经营现金净流量,这一指标反映本期支付的现金股利在经营现金净流量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越低,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⑵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本息付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应满足强制性目的的支付需求,即用于经营活动的支出和偿还债务。这一指标能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还到期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该指标越大,其现金支付能力越强。
3、收益质量分析
净收益营运指数,用公式表示如下: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
由于非经营收效力的持续能力差,所以,该指标数值越低,表明企业的收益能力越差。
现金营运指数,用公式表示如下: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应得的现金
经营应得的现金是经营活动净收益和非付现费用之和。如果该指标小于1,一方面,说明收益质量不够好,有一部分收益尚未取得现金,而是以实物或债权形式出现,而实物或债权形式的资产风险大于现金,所以剩余未收现的收益质量低于已经收现的收益;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为了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表明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加了。
自由营运现金流量比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自由营运现金流量比率=自由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
自由经营现金流量是税后的经营净流量减去必要的维持性资本支出、到期债务本息、优先股票股利之后的余额。企业在满足了必要的维持性资本支出、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分配优先股票股利的需要之后,发展得到基本保障,对剩余部分有自主的支配权,因此,称之为自由经营现金流量。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企业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的收益能力越强。
4、再投资能力分析。主要是用企业当期取得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各项投资活动支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分析经营活动现金量净额能否满足各项投资活动所需的现金支出。
⑴现金流量满足率。现金流量满足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的现金流量净额×100%,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满足投资活动资金需求的能力.该项指标大于或等100%,说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能够满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需求;小于100%,则说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不能满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需求,企业需要另筹资金。
⑵固定资产再投资率。固定资产再投资率=购置固定资产支出总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该指标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能有多大比例再投资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该项指标大于100%,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超过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
5、企业未来趋势分析
评价过去是为了预测未来,虽然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一定时期内现金流量变化的动态信息,但它却为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的预测。对这一能力的预测可通过以下三个比率来分析:
销售现金比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销售额
销售现金比率该数值越大越好。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用公式表示如下: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普通股股本
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
该比率反映了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该比率越大产生现金的能力越强,反之,产生现金的能力较弱。
2、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长期资产必须增加,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着该企业面临一个新的生产发展和投资机会;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则说明该企业在通过对外投资来寻找新的获利机会和发展机遇。另外,在分析企业未来发展状况时,也可以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分析。如果投资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入量在本期数额都相当大,说明该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从外界筹集了大笔资金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如果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在数额上比较接近且较大,说明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收回大笔对外投资的资金支付到期债务,意味着企业没有扩张的动机。此外,还可以从支付股利能力、现金周转能力、投资活动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非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方面对现金量表进行财务分析,以全面了解企业过支去和将来的财务状况。
参 考 文 献
《中级实务》》:编: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时间:2004年9月
《财务管理》编: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时间:2004年9月
《新会计准则》主编:于晓镭、徐兴恩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时间:2006年5月
《财务会计报告编写实务》编:编写组,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时间:2004年10月
《现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主编:吴少平 叶新年 胡志鹏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时间: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