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形成原因二、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三、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内 容 摘 要
应收账款是由于商品和服务的交付以及在一般商业活动中扩展信用而造成的顾客拖欠公司的款项, 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严格执行企业应收账款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最有效地利用应收账款产生的效益,最大程度规避商业风险。本文结合工作经验阐述了对应收账款的认识,它的构成及其对企业的功用;探讨了应收账款企业管理的财力责任,管理原则和方案。
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是由于商品和服务的交付以及在一般商业活动中扩展信用而造成的顾客拖欠公司的款项。应收账款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是企业对外赊销产品、材料、劳务等项目而形成的应向对方收取相应款项的一种外置资产。由于商业竞争的原因,赊销已成为现代企业促进销售、增加毛利的重要手段,应收账款投资也随之产生了。企业如果能合理利用应收账款这一营销策略,就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导致大量呆滞坏账和相关费用损失。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确定一个最佳信用政策,使其增加销售所产生的边际利润超过增加应收账款投资的边际成本。应收账款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其中,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比较复,应收账款的回收是一项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工作。如果管理和回收工作不力,则会给公司造成拖欠严重,资金紧张,甚至坏帐损失等不良情况。该资产被对方经营,对方可以任意调度使用,本企业却无法控制,形成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虚拟资产”,只有变现为现金流入企业后,才能参与到本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而这一过程的长短,对企业经营效果来说影响较大,历来令企业管理者感到棘手,难于操作。 一、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
1、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是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
2、企业自身的问题
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
二、 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 应收账款的功用 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和减少存货压力是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的两大功用: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以及减少存货压力. (1)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无疑是一种常用的促销手段。而这一经营方式在财务上的反映就是应收账款。因此, 产生应收账款的一个重要功用便是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赊销作为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是商家为促进产品销售而采取的一种普通销售方式。事实表明,在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以一定程度的赊销,留住老客户,并以无偿使用应收账款这一资金,作为竞争筹码吸引新客户是可行的,它能保住或拓展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打击竞争对手。 (2)减少存货压力 采用赊销方式,一方面,缩短了产成品的库龄,有效降低了存货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加速了沉淀资金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循环,有利于资本扩张。另外,由于产品的销售,相应的存货毁损风险已转嫁到外部,减少了企业的潜在损失。 2. 应收账款成本 应收账款成本,也是通常所说的赊销代价,其构成内容主要由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 坏帐成本, 缺口资金的组织成本, 税款利息以下几方面组成。下面分别论述。 (1)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正常情况下,资金在一定时期内会升值 (不考虑通货膨胀和风险因素),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用资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一般情况下,当用资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或等于资金自身的时间价值时,人们便采取对外投资的政策以扩大资本收益。因此,如果将应收账款相当资金用于购买政府债券,这种情况下,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 政府债券利率×应收账款总额 我们将该成本称为基本机会成本;如果将该资金投放于其他渠道,则企业期望报酬应大于投资政府债券的预期收益,该期望报酬便形成应收账款的投资机会成本。如果为了使用方便将资金置存于银行,其机会成本为银行活期存款利息收入。 (2)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为管理应收账款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主要为收帐费用和调查费用。收帐费用包括经办人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信件信函、电报、电话等费用支出。如果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欠款争端,收帐费用还包括仲裁、司法等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客户调查费用支出包括调查客户的资信情况、经营能力等相关信息而开支的费用。 (3) 坏帐成本 由于市场上的经营实体良莠不齐,资信状况和经营能力不尽相同,给应收账款的回收增添了不稳定因素。随着拖欠时间的延长,应收账款产生坏帐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所以企业应采取计提坏帐准备的方式尽量避免因应收账款发生坏帐而可能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坏帐发生金额大小比例不一,视具体情况,假如客户的财务状况极为糟糕,则可能发生全额坏帐,这对艰难经营的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所造成的后果或许是毁灭性打击。如果平时计提了坏帐准备则可以缓解因发生大额坏帐而带来的经营危机。
(4) 缺口资金的组织成本
应收账款的存在,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资金周转的负担,特别是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当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为了持续经营,企业不得不重新组织资金投入生产。在使用这些资金时,企业必须承担沉重的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即资金的贷款利息与相关经办费用。除非赊销政策能给企业带来显著的机会收益,包括非货币形式的长期市场目标,否则,企业负担的缺口资金组织成本将抵消大量的经营利润,这将使企业经营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而应谨慎行使这种行为。 (5) 税款利息 销售的产品在确认销售成立时既已负有纳税义务,企业必须依法及时缴纳相关税费,但销售产品的款项却未能及时收回,给企业造成了提前纳税的事实。因应收账款的存在而发生提前纳税的税款利息也是应收账款的成本之一,向来为人们所忽略,在分析应收账款时也应一并加以考虑。 应收账款成本常常为企业带来经营方面的严重问题,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必须有一整套完善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措施,以使应收账款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发挥对企业的功用。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1、进行产品创新,慎重采用赊销政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采用赊销政策固然能吸引客户,增加销售,但赊销政策是以牺牲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和增加坏账风险为代价的,笔者认为赊销政策并非企业的首选竞争策略,企业应该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只有通过增加产品的竞争优势,才是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策略,同时又避免了因赊销所造成的坏账问题,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1)对客户资信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没有权威的像美国的穆迪、标准普尔那样的企业评级机构,整个社会的征信系统还未形成,这就需要企业自己进行客户企业的资信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于初次有业务往来的企业,要全面分析其历年的财务报表,通过银行、工商、税务、其供货商等渠道了解企业的银行信贷、商业信用等情况,并整理归档。对于企业的长期客户,也不要忽视对其的资信调查,每年要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分析其盈利能力、流动性水平等,还要时时关注与企业有关的银行、工商、税务、其供货商的重大事项,以防企业由于突发性变故而不能偿还账款。根据建立的客户信用档案,可以根据信用情况对客户进行分级,不同的级别确定不同的信用额度和付款期限,控制应收账款风险。
(2)内部销售责任制。企业经营不断需要资金支持,应收账款恰恰是为客户融资而减少了自身的可使用。因此,针对存在的应收账款,企业应明确催款责任,建立清账奖励制度,控制超期应收账款。为了激励销售人员早日收回货款,企业对销售部门应实行销售、收款一体化管理,从销货到收款的整个业务流程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明确催款责任,对早日收回货款的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保证应收账款能够按时按量收回,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损失。
(3)账龄分析策略。一是账龄分析是确定坏账准备的依据。应用账龄分析法确定坏账准备的程序为:将应收账款按拖欠时间(即账龄)的长短分为若干区间,计列各个区间上应收账款的金额,根据前期的应收账款偿付状况为每一个区间估计一个坏账损失百分比;然后,用各区间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乘以各该区间的坏账损失百分比,估计各个区间上应提取的的坏账准备;最后,将各区间上的坏账准备求和,即为坏账准备的提取总额。二是账龄分析是确定应收账款管理重点的依据。财务人员可以按不同的标准,确定出账龄区间内数额较大的及回收率低的应收账款。在此基础上,财务人员提出应收账款的管理重点,并据以按轻重缓急,编制应收账款催收计划,及时、有效的收回应收账款。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其中,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牵制制度可以有效的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从内部会计控制上看,应收账款应由专人负责,统一核算、定期清理,从而能够及时的反映出企业应收账款总额、逾期情况和坏账情况,便于集中管理。从内部牵制制度上看,要严格销售合同签订程序和发货程序,签订销货合同必须要有法人授权书,发货要有出库清单,赊销、分期付款要经财务人员审核后做账。
3、计算机技术应用
应收账款的管理涉及面广,并且要根据客户资信、账龄等进行分类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将计算机用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成为必要。企业应积极开发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建立应收账款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就能迅速准确地提供应收账款管理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应用应收账款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将企业所有的应收账款相关的资料输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既对应收账款在总量上有所控制,又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账龄分析,还可以统计企业客户的赊销及付款情况,把握客户的资信状况,并据以确定合理的赊销信用额度。
4、应用创新性金融产品
随着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性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也可以利用这些创新性金融产品,转移坏账风险,促进企业营运资金的良性循环。企业可以利用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包括以下方面。
(1)应收账款抵押与让售。应收账款抵押是企业以应收账款为担保品,从金融机构预先取得货款,收到客户支付欠款时转交给金融机构作为借款的归还。如果客户拒绝偿付赊销款,金融机构有权向企业追索,企业必须清偿全部借款。应收账款让售是企业将应收账款出让给专门收购应收账款的金融公司,从而取得资金的资金融通方式。客户还款时直接支付给代理机构,一旦发生坏原因账企业不需承担任何责任。这项业务可以使企业将全部风险转移,对企业而言是较好的一种融通方式,但要在应收账款售出时付出更大的成本。
(2)应收账款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是指以应收账款为标的,在金融市场发行可流通有价证券的融资活动,要求作为标的的应收账款具有还款期限和还款条件清楚,能够产生稳定、可预见的现金流收人但缺乏流动性的特征。应收账款证券化采取的是标准的证券化方法,在证券市场上能顺利的将债权转化为现金,提高企业营运资金使用效率。
(3)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所谓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就是企业把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账款,企业可借此及时回收账款、加快资金流转,并能够使企业免去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专注于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由于商业竞争的原因,赊销已成为现代企业促进销售、增加毛利的重要手段,应收账款因此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企业如果能合理利用应收账款这一营销策略,就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导致大量呆滞坏账和相关费用损失。 随着越来越多国际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进入和建立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我国企业管理,包括大量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管理越来越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企业经营范围也扩大到海内外,这对于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严格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当对应收账款有着足够的重视和良好的管理能力。会计人员应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使之操作性更强,漏洞更少;同时,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及应收账款分析,提出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应收账款额度及期限;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在职责范围内制定坏帐准备提计,为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和最小程度、及早规避风险提供具有前瞻性财务信息依据。 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可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使应收账款由企业的一种负担变成一种资源。
参 考 文 献
1.赵岩,张红波,应收账款的治理.科学与治理,2004,24,412.王艺林,企业应收账款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现代会计.2003,403.罗英男,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方科学与治理.辽宁师专学:自然科版,2004,6,107-108
4.臧利,论会计人员在应收款治理中的作用.现代会计,2001,45-46
5.王晓云: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成才之路,2008(32).6.蒋晓敏:浅论应收账款管理与风险控制[J].内江科技, 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