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的影响………………………………………(3)
二、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4)
(一)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4)
(二)商业信用不发达因素………………………………………………(5)
(三)企业的商品质量因素………………………………………………(5)
(四)市场竞争因素………………………………………………………(6)
三、 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6)
四、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7)
(一)加强应收账款的基础工作…………………………………………(7)
(二)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赊销制度…………………(7)
五、 几点思考……………………………………………………………(9)
内 容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等市场策略。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中枢神经,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不仅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
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当前,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供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的赊帐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的销售收入,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在现有的条件下,应收账款的所有权属于企业,但其主动权往往由债务单位控制。因此,应收账款已演变成了一种财务风险。所以企业不仅要充分发挥应收账款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特殊功能,而且要将其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1、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正面影响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就要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收入的多少是检验经营成果的依据,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无经营成果,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所以说,企业只有有了收入能有利润,而企业为了取得销售收入就会采取多种方式促进销售,而赊帐是重要手段之一,赊帐产生了应收账款,它吸引了大量客户,扩大了销售额,为企业带来了效益,所以说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
2、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
应收账款的增加为企业带来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如果应收账款未及时收回,发生坏账损失,则直接会减少企业利润,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长期占用了企业的资金,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减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严重影响其再生产能力。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为了降低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各种不利风险,企业应积极建立合理、完备的应对措施,但是在此之前,只有找出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
(一)、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企业重视不够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者是健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重要因素。因为往往他们只注重的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对如何理财还缺乏意识和经验,往往认为清理应收账款是财务部门的事与经营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于有的企业财务人员与经销人员互不通气,造成销售与核算脱节,而使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及催收清理不及时,账龄老化却任其发展。
企业没有明确防范管理机制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无章,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虽然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设立了规章制度,但却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售,积极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使内部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企业信用政策制定的不合理
当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时,在没有健全、制定企业信用政策,也没有在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和评估,就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被及时收回的问题。这就是客户的不良信用对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
(二)、商业信用不发达因素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的落后,缺乏法律观念。由于信用意识不普及,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不可靠,使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往往大于守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严格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树立成熟的信用竞争意识是很困难的。
(三)企业的商品质量因素
商品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及品种规格的齐全均会影响客户的付款愿望。一些企业销售的产品价格高、质量差,或规格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客户购买此类产品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最终导致了客户延期付款,甚至拒付。
(四)、市场竞争因素
在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作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手段,除了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外,还在一定时期内向客户返还资金。虽然信用政策使其获得了竞争上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对企业的直接影响
每当企业实现了销售,就有缴纳税金的义务。赊销增加的利润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然而,应收账款虽然使得企业的利润有所增加,但并未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因此,赊销的企业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支出,加剧企业的现金短缺状况,使企业短款期偿债能力下降,从而降低企业财务弹性和资产流动性,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同时增加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工作中所需花费增加相当一部分费用。这些都增加了企业额外费用负担,甚至造成产品最终被收回,而变的贬值等。
对企业的深层次影响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表现为资金运动。它是从货币资金到生产资金再到结算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如果应收账款所占用的大量资金不能如期收回,就会破坏资金循环的连续性和并存性,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更不要说扩大再生产了。一至于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长此以往,企业由于赊销带来大量利润被应收账款风险慢慢吞噬掉,严重者将使企业破产倒闭。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为了减少或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加强应收账款的基础工作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和收账政策四部分。
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企业应收集自己的客户信用信息,并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老客户要健全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对新客户的信用管理应包括: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应根据不同的信用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
、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赊销制度
赊销不应单凭销售人员的经验判断,而必须经有关具有审批资格的人员审批方可实行。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方式,建立赊销审批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这些审批权限的执行,都是建立在企业已制定的信用政策范围内的。超过企业内部制定的范畴还需通过集体讨论再执行。同时应落实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各经办人员应对经办的业务负责。并与经济利益挂钩,其对每一位经办的业务都要进行事后监督,直至收回资金为止。
健全应收账款的催收责任制度
及时提醒客户依约付款,对逾期较短的客户,不予过多地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逾期较长的客户,根据款项及金额的大小,可以采取多种恰当的方式催收,如信函、传真、派人面谈等等。在采取法律行动之前应考虑成本效益问题。对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在内部以恰当方式给以警示,并纳入相应的考核体系。
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制定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企业支付给销售部门的佣金标准应以实际收到的销售款为依据。这样能更好地促使销售部门重视及时收回账款。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非正常增长。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收回资金的全过程负责。坚持“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的原则。对应收账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做到人员、岗位、责任三落实。在经办人、责任人调离换岗时,应向部门主管报告清欠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将该笔应收账款移交给相关人员,做到每笔款项都有相关责任人。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无论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但只要存在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则不可避免。企业的坏账损失不仅增加了费用,而且减少了可以运用的流动资产,为了遵循谨慎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进行估计、预提取,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用于弥补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应当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对违约的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再认识,从而推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增加投资收益,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几点思考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符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尽量按期收回,仅靠财务人员的力量很难清理好。所以在企业内部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应收账款的组织体系。
有关部门之间应定期进行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充分发挥财务、供应、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一旦发生有收不回的坏账要及时反馈给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再从财务、供应、销售人员等几方面入手,发动供应、销售等部门尽量通过其他往来业务,使往来单位的应收账款相互冲销,以尽快挽回损失,来防止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要加强对方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控制,定期对账、清账。对那些名存实亡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转销处理,做到账实相符。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王玉林: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思考。2007年10月
陈 涛:浅谈商品流通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2008年9月
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教材。2005年
谢旭:全程信用管理模式。2005年9月
谢宏宇:市场经济下应收账款的管理。2006年
陈冬菊:坏账处理中伦理问题研究。2008年
陈衡华: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与风险防范。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