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成本费用的定义
1.成本的含义
2.费用的含义
控制成本费用的意义
成本费用的内容
1.生产成本的内容
2.三项费用的内容
3.税金的内容
成本费用的控制
(一)、直接生产费用的控制
(二)、制造费用的控制
(三)、期间费用的控制
(四)、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控制
五、结束语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以广西生化公司的成本费用控制过程为例,闸述控制成本费用的意义,以及如何控制,以何种途径控制更有效 。通过大量数据,总结一个道理: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是企业赢利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企业会计 成本费用 管理 控制 结论
成本与费用问题研究
一、成本费用的定义
1.成本的含义:成本从广义和狭义来说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成本是指总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即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第二,从概念体系的科学性和人们的使用习惯来看,用成本概念来表达资产变换过程中的耗费是比较合适的。成本包含了三个含义:一是为生产各销售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而耗费的经济资源的价值;二是为获得经济资源而付出的经济资源的代价;三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为了再生产,它需要得到补偿,是耗费和补偿的统一体,即狭义的成本仅指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内容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
2.费用的含义:费用是企业从事营利活动所发生的,能够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不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消耗可以是成本,但不能作为费用;被消耗掉的成本要转化为费用。总的来说,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可按经济内容或经济用途进行分类:第一:按照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则分为:外购材料费用、外购燃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工资费用及职工福利费用、折旧费用、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第二: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为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二、控制成本费用的意义
1.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而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是企业赢利的根本途径。这是控制成本费用的意义之一。
2.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成本”和“质量”。企业要生存,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不断发展,就应该有较低的产品成本和较高的产品质量。有了高质量的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就不愁没有市场;有了低成本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不至于被竞争对手击垮。这是控制成本费用的意义之二。
三、成本费用的内容
成本费用的内容包括生产成本、三项费用、税金
1.生产成本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其中直接生产成本包括直接工资及福利费、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包装物、辅助材料等;制造费用包括折旧费、维修费、间接人工、排污费等。
2.三项费用包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
3.税金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四、成本费用的控制
对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以上成本费用的各项内容进行控制。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原辅材料价格上涨日益严重,尤其是原料及燃料价格一路攀升,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费用,是关键到企业生存的致命环节,以下本人就以广西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生化公司)的一些实例,谈谈如何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
生化公司自建厂至今已经经历了48个风风雨雨,公司以生产淀粉及酒精为主。一直以来,公司是以生产销售木薯变性淀粉为主,产品品种多达三个系列几十个品种。产品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医药、铸造、石油、食品、建材、化工、饲料等方面。在成本核算方面,公司按投料的不同,分别核算的单个产品成本多达50多个。公司几十年来,始终都把成本费用的控制与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不断根据经营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为公司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的办法,为公司降低成本费用,增加经营效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具体的控制和管理办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接生产费用的控制
直接生产费用的控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直接材料吨耗的控制和直接材料单价的控制。
1.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直接材料吨耗
(1)、制定和考核产品目标定额,降低直接材料吨耗;
制定目标成本定额。结合供求市场,编制财务计划,选择、决策最优产品结构,编制销售产品保本点,并根据当年的利润和收入目标,制定公司全年成本及费用目标。参照历年实际数据和当年预测任务,制定每一产品品种的目标吨耗,结合同期物价指标,制定目标单价。为使所订目标成本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同时与各生产部门签订目标责任合同,制定奖罚办法,将目标成本指标落实到各生产部门、分厂、班组及个人,作为评价和考核各部门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日常生产成本考核过程中,制定了生产成本考核制度,并坚持每月考核完成情况,严格按规定执行。每月由公司办牵头,组织财务部及分厂核算员,现场盘点生产车间剩余的原辅材料,确认当月实际消耗的原辅材料,每月对实际吨耗与目标吨耗进行对比,对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超支或节约的吨耗部分根据目标单价计算超支或节约金额,最终按超支(或节约)金额的百分比同奖同罚。实施过程表明,这种目标成本与效益相挂钩的考核办法,收到很好的效果。既调动了工艺技术员改进工艺的积极性,也使第一线工人人人都有节约成本的意识,从而保证公司成本费用目标的顺利完成。数据表明:05/06年榨季,大部分吨耗指标都比目标定额有所下降。如淀粉吨耗主原料从上榨季的5吨下降到4.628吨, 同比下降8%;吨耗次原料从上榨季的1.12吨下降到1.07吨, 同比下降4.7%;吨耗煤从上榨季的0.34吨下降到0.32吨, 同比下降6.2%。另外,在定员定岗上,执行5%末位淘汰制及待岗制,建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产品工资含量由原来的108元/吨减少到94.68元/吨,按生产29,043吨计,共节约成本38万元。本榨季淀粉平均生产成本为2,229.86元/吨,比上榨季的2,894.52元/吨减少了664.66元/吨,降幅达22.9%,比目标成本2,363元/吨减少了133.14元/吨。本榨季生产成本比目标成本节约了319.4万元。
(2)、工艺技术改造,降低吨耗
由于受国家政策影响,煤矿产品严重缺乏,至使公司燃料费用上涨幅度过高,结合公司目前现有的设备性能,经多方技术研究,公司投入资金对现有锅炉进行局部技改,由以前的双炉同开,改成单炉开工,减少耗煤量为30%,进而降低吨成本;另外,由于生产过程的一些化工原料要依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通过技术开发研究人员的努力,在不改变产品性能的基础上,用其他价格低廉的辅助材料代替,进而降低吨成本。又如,公司在生产酒精上,由于销售酒精环节上需要缴纳5%的消费税,至使酒精生产对企业而言是无利可图,相反是亏损严重,公司针对实际情况,利用淀粉生产出现的废渣及废粉,通过一定的技术比例,改变蒸馏技术,按原料及废渣比例进行配蒸,减少原料25%,每吨酒精共减少成本85元。
以上表明,降低直接材料吨耗是企业获利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2、严格控制采购成本,降低直接材料单价
生化公司外购材料占公司产品成本的80%以上,严格控制采购成本,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2005年,公司在收购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榨季期低价期间抢收原材料,使采购成本下降较大,以往产品成本过高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公司共收购主原料20万吨,平均收购价为277元/吨,比上年同期的360元/吨,降低了83元/吨,节约成本622万元;另外,公司坚决采购取招标方式进行多方择优采购政策,至使其他次原料及化工辅料收购单价有所降低,一年间,公司共收购次原料1.27万吨,平均收购单价为1,661元/吨,比上年2,116元/吨下降了455元/吨,同比节约采购成本578万元。在采购辅助材料方面,采购辅料A 451吨,平均购进单价为10,800元/吨,比上年的14,500元/吨下降了3,700元/吨,同比节约成本167万元;购煤23,698吨,平均购进单价为180元/吨,比上年同期的230元/吨下降了50元/吨,同比节约成本118万元;编织袋共收购1,008,669套,平均收购单价为1.1元/套,比上年同期的1.50元/套下降了0.4元/套,共节约成本40万元。以上大量数据表明,控制采购成本,降低原辅材料的采购成本也是企业获利的另一有效途径。
(二)、制造费用的控制
1、扩大产销规模,降低吨产品制造费用
由于每年的制造费用相对稳定,每月的制造费用大概在120万元左右,近乎于固定成本,一直以来,由于受原料市场竞争及缺少资金的双重影响,公司的产销规模一直难以突破,至使产品吨制造费用居高不下。2005年,公司采取薄利多销的产销方式,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扩大产量规模,使产销量由上年同期的20,000吨增加到现在的40,000吨,同比增加了20,000吨,从而使进入吨产品的制造费用大大降低。
2、加强其他管理力度,降低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项目一般包括:机物料消耗、工资及福利、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等。由于折旧费和保险费一般是按固定资产价值来确定的,因此生化公司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除了这两项费用外,其他制造费用项目都是采用定额包干的方式进行管理。如生产车间的日常修理费及大修费,2005年首次采用按产量定额承包制,修理费按35元/吨进行承包;其他制造费用按50元/吨限额包干,超支或节约同奖同罚。这一方案的实施,很快调动了一线工人的积极性,在利用零配件上及低值易耗品尤见成效,各车间也相应制定了节约政策,使零配件及低值易耗品的重复利用率上升,进而使制造费用相应降低,使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同比减少164.50元/吨,同比减少成本477万元。
(三)、期间费用的控制与管理
期间费用是指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直接计入发当期损益的费用。期间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发当期损益。控制期间费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因此控制期间费用的好与坏,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管理费用的控制与管理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全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价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生化公司在控制和管理过程中,严格把关各项费用的开支,制定了相应的审批制度。对业务招待费实行定额制,将定额分解到各部门,超支自付,在控制过程中,财务部每月进行数据统计,使各部门主管领导对结余费用有所了解。累计2005年,公司的业务招待费为22.3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8.28万元减少了5.98万元,下降21%;差旅费的开支上,规定了住宿费及交通费限额,在限额内报销,伙食补助也作了明确规定;办公费(主要是手机话费及各部门办公室话费)采用限额包干制,手机费根据各人的业务情况采用按年定额包干,当年结余话费不能结转下年,各部门办公室话费按月包干,月度超支扣罚责任人。采用限额包干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5年度,公司发生管理费用同比减少了86万元(其中:工资减少29万元,招待费减少6万元,劳务费及其他减少46万元,差旅费减少5万元)。百元销售收入占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91元。
2、营业费用的控制及管理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在营业费用开支方面,生化公司主要实行了销售承包方式来控制费用的开支,根据实际货款回笼额来计提费用,即:每吨应提费用约100元,为了鼓励提高销售单价,公司制定了最低出厂价,若销售单价超过公司规定的出厂单价,还可按高过出厂价部分的30%提成,销售员在所提费用范围内开支。对中转站人员签订承包合同,有效控制了中转站运费及办事处费用的开支,2005年中转站费用同比减少103万元。对汽车运输队也进行公开招标,使运费有所降低,同年运输费同比减少80万元。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营业费用可比项目同比减少83万元(其中:中转站费用减少53万元,运输费减少15万元,劳务费及其他减少13万元,差旅费减少2万元)。百元销售收入占营业费用同比减少2.04元。
3.财务费用的控制和管理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由于公司规模扩大,在以薄利多销的销售方式下,取得的货款回笼有60%以上都是银行承兑汇票。为减少汇票贴现利息,在对应付账款的付款环节上,尽可能采取转让承兑汇票的付款方式,从而减少银行贴现利息。
(四)、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控制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公司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及城建税占大部分,公司生产的酒精产品供不应求,但是由于消费税较重,已连年亏损几年,为正规避税,减缓税金环节,公司新成立了外贸公司,采取进口原料生产酒精复出口,从而减少税金环节。另外在增值税进项差价纳税环节上,在赊购的情况下尽量先取得发票以抵扣进项税,减少增值税进销差价。
综上所述,生化公司不管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还是对其他费用的控制和管理,通过严格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从中都不同程度的给公司带来了效益。也给我们总结一个道理: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是企业赢利的根本途径。
参 考 文 献
罗绍德:《成本会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2002年7月第一版;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第一版;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PA200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数据来源:广西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2005年度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