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式借贷记账法与其实记账法的区别。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三、阐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一)、对一般业务的处理。
(二)、对复杂业务的处理。
(三)、费用的发生及其结转的处理。
五、阐明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全面、系统而完整的一种记账方法。
内 容 摘 要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中最科学的记账方法。学习会计基础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和“贷”,掌握记账规则、试算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学好会计基础,为下一步学习会计学其他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谈谈借贷记账法
面临着二十一世纪,市场日趋激烈的竟争之中,企业要生存并不断地向现代化发展壮大,在不断革新生产技术的同时,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从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生产。会计就是这样产生于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客观需要,为了保证企业经济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企业在合法条件下平等竟争,并需要许多的人力、财力、物力,需要一定的科技会计知识。
假如不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和社会的进步的基础上,没有进行会计的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的方法,没有及时分析市场变化趋势以作出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决策,没有科技的会计职能并具完整、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将会等待着被二十一世纪永久的淘汰与消失。
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十几年的会计岗位工作,本人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对借贷记账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里便简单谈谈对借贷记账法的认识。
一、复式借贷记账法与其它记账法的区别
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之分,随着经济活动内容的增多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记账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由于单式记账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便于财务管理。因此,单式记账法因不适合当今的会计工作而不被采用,现在采用的借贷记账法是最具代表性的复式记账,此记账法能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
例如:以银行存款10000元购买原材料。所以,借贷记账法是在相互联系的“银行存款”和“原材料”账户中用相同的10000元同时进行记账,这样便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双重性,记账是完整的。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应该顺序考虑三个问题:
1、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它使用哪些资产类账户或哪些权益类账户。
2、确定这些账户的金额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3、根据账户借贷记账法结构的规定,决定应记在各有关账户的借方,还是在贷方。
借贷记账法是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在这种方法下,把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叫借方、右方叫贷方。
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不同会计要素账户的借方和贷方规定有不同的含义,即一方登记金额的增加,另一方则登记金额的减少,但并不是所有的账户的增加或减少的金额都登记在一个方向上,而要根据各个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来决定,也就是说,要看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及其账户性质而定。经济业务发生后,使得资产类、费用类(包括资产、成本、费用、支出)账户核算内容增加时,记入该账户的借方。
例如:某企业转让一项无形资产取得收入20000元,应记:
借:银行存款 20000元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0元
而核算内容减少时,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比如:企业以银行存款预付10000元货款。这项业务由于预付货款而导致银行存款的减少,所以应记:
借:预付账款——XX单位 10000元
贷:银行存款 10000元
权益类(包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登记的内容正好相反,经济业务发生后,如果使得该类账户核算内容增加时,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如企业取得生产用周转借款50000元,亦即是增加负债,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元
贷:短期借款 50000元
到期归还借款时本金和利息一并支付,此时负债减少,应该在该账户的借方;
借:短期借款 50000元
财务费用 350元
贷:银行存款 50350元
在一定时期(如月、季、年)内每个账户借方或贷方所登记的金额相加的合计数,叫做借方或贷方本期发生额,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情况。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余额的方向,表示账户的性质,即借方余额(借方大于贷方)说明账户属于资产类;贷方余额(贷方大于借方)说明账户属于权益类。此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双重性质的账户。像其他往来账户,核算结算往来中除了因为购买材料和销售产品以外的其他原因而发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如果应收的债权大于应付的债务,此账户余额便在借方,说明属于资产类;相反,如果应付的债务大于应收的债权,此账户余额便在贷方,说明属于权益类。
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现以两项经济业务为例,第一项以银行存款1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同时,使企业应偿还的借款也减少了10000元,它涉及“银行存款”这个资产类科目和“短期借款”这个权益类科目,企业银行存款的减少额,应登记在“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短期借款的减少额应登记在“短期借款”科目的借方,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 10000元
贷:银行存款 10000元
第二项业务:向银行取得借款40000元,偿还应付购买材料的货款。这项业务刚取得借款时,企业所欠银行借款增加40000元,同时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了40000元。它涉及“银行存款”和“短期借款”这两个科目。取得借款时使资产增加40000元,在“银行存款”的借方体现,而所欠银行的借款增加应在“短期借款”的贷方体现,偿还应付账款时,使应付的债务减少40000元,应在“应付账款”的借方体现;同时,因偿还“应付账款”而使得“银行存款”减少,资产的减少在贷方体现,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两笔会计分录:
第一笔: 借:银行存款 40000元
贷:短期贷款 40000元
第二笔: 借:应付账款 40000元
贷:银行存款 40000元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每一种类型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在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而且都要登记在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借贷双方登记的金额是相等的,也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货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相等。它可以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但不能多借多贷。有些经济业务比较复杂,需要在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进行登记,即一借多贷。
例如:企业购买一批材料,价款为10500元,其中1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500元以现金支付,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0500元
贷:银行存款 10000元
现金 500元
还有另一类种型,即一贷多借。例如:结算本月应付给职工的工资50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为15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5000元,营销人员工资为20000元、公司管理人员工资为10000元。这项经济业务,说明企业本月份发生的应当付给职工的工资额为50000元,就是说应付职工薪酬增加了50000元;企业发生的工资费用属于成本费用的一部份,应当按照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进行分配,成本费用增加50000元,它涉及到“应付职工薪酬”这项权益类科目。应付职工薪酬这个权益类科目和“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四个成本费用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的增加是负债的增加,应登记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贷方,成本费用增加,应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和用途,将生产工人工资登记在“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将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登记在“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将营销人员工资登记在“营业费用”科目的借方、将公司管理人员工资登记在“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其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15000元
制造费用 5000元
营业费用 20000元
管理费用 1000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0元
以下面这些实例,看看借贷记账法时费用的发生与结转时的做法。如:以银行存款支付厂部办公费等各项管理费用共计1520元,支付车间办公费等各项制造费用共计1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共减少了2520元,同时使企业厂部和车间这两级管理的费用分别增加了1520元和1000元。它涉及到“银行存款”、“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这三个资产类科目。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登记在“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两项费用的增加,应分别登记在“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分录:
借:管理费用 1520元
制造费用 1000元
贷:银行存款 2520元
月末,将本月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东5000元,转入“生产成本”账户,以便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这时,应将全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从“制造费用”科目的转入“生产成本”的科目,是成本费用之间的内部结转,以便将成本费用集中到“生产成本”科目中,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它涉及到“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这两个资产科目。平时这些费用登记在“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反映企业发生的间接费用,月末要转出,应从“制造费用”科目的贷方转入到“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用借贷记账法记其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5000元
贷:制造费用 5000元
五、借贷记账是一种全面、系统而完整的记账方法
从下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之间的联系性和完整性。例:企业技术人员李某预借差旅费200元,以现金支付。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现金减少了200元,而本厂职工李某预借差旅费表现为欠企业200元,即企业的应收债权增加200元,它涉及到“现金”和“其他应收款”这两个资产类科目。现金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登记在“现金”科目的贷方,应收债权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在“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作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李XX 200元
贷:现金 200元
当李某出差回厂后报销差旅费180元,余款20元,交回现金。此时,本厂职工报销差旅费使企业的管理费用增加了180元,余款交回,使现金也增加了20元;另外,职工李某也就不欠企业的钱了。因为他共借去200元,报销了180元,剩下的交回了现金,所以企业的应收债权就减少了。它涉及“管理费用”和“现金”以及“其他应收款”这三个科目。管理费用和现金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分别登记在“管理费用”和“现金”科目的借方,应收债权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登记在“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贷方,作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180元
现金 20元
贷:其他应收款 200元
这两个分录,把职工从借款出差到回来交回余款所涉及的各个账户,用借贷记账法把它的来龙去脉表现得全面、系统而完整。
参 考 文 献
1、李芳、余春忠,《基础会计》,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海波.会计学原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3、初级会计资格/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