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类文明进步的今天,由于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失范。使得近年来中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比如是非、善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时有发生,不讲信用,弄虚作假成为社会公害,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现阶段我国职业道德的状况,按照新时期的需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廉洁自律,奉献社会,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净化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会计行业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以作为全文研究的一个基点。指出会计诚信对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剖析会计职业道德下滑的原因,提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并就如何重塑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切实的策略。文中通过搜集案例,数据以进一步支持结论,最后作出了一个简短的结论。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诚信 现状 重塑目 录
一、会计行业的现状3
(一)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4
(二)熟悉法规,遵纪守法意识淡薄4
二、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5
(一)诚信的涵义5
(二)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5
三、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和诚信水平下降的原因6
(一)缺乏敬业精神,态度不端正6
(二)会计造假6
(三)挪用公款,贪污7
(四)财务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7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7
(一)加强会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7
(二)优化会计环境8
(三)建立轮岗制度8
(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社会的清正廉洁之风。8
五、重塑会计职业道德9
(一)会计职业道德重塑指导思想9
(二)必修树立诚信的思想观念,始终做到保守秘密9
(三)必须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观念,始终做到热情服务。9
(四)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10
六、总结10
参考文献:11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一、会计行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并以成为企事业单位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各种新闻媒体也有披露,引起了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事实表明,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行业现状之一。再有,从会计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类公司,银行领域,会计事务所。对于才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就存在工作经验缺乏的问题,很多企业都要求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从会计法规角度来看,会计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会计基础仍然薄弱,会计信息程度不够高,会计信息尚未得到市场的充分利用,会计人员队伍不合理,我国现行会计法规由于缺乏对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法律建设不健全,同时有关部门执法不严,有关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等,都令有关人员有空子可钻,有意识在会计工作中作弊,知道虚假会计信息。
(一)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然而在这一规范上所存在的问题具有的普遍性,造成了大面积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会计人员在社会公众和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原则,失去立场,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 随意改变收入确认时间,改变费用和成本计量方法,伪造虚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这些示范行为严重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假账大量盛行。围绕这一问题,当单位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为此做了一份1200名会计人员的调查。这些人员都是具有会计职称,专业技术的,大都来自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被调查人员都是在职在岗人员,所以调查具有较强代表性,调查结果相对准确。调查显示:
1.当会计人员工作中与单位负责任意见产生分歧时,16.87%的人员应当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原则。21.86%人员选择按照单位负责任意见办理。61.27%的人员认为应做好“技术处理”再按照单位负责人意见办。有83.13%的人员认为应按单位负责人意见,掩盖问题,应付社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面对显示的结果,会计人员在单位利益、个人利益和坚持原则之间,大多数会计人员选择舍弃职业道德原则。
2.所谓“技术处理”就是在会计方法上,科目上,会计要素的计量,确认,记录上作假,欺骗单位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逃避外部监督。
3.对当前普遍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办事是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失。
(二)熟悉法规,遵纪守法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缺乏理想和敬业精神,这是对会计行业法规的不熟悉造成的。对于这一方面,调查了在岗会计人员其询问问题是,目前我国是否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如果存在是在哪里规定的?结果显示,居然有11%的会计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存在与信念中。另有20%的人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可见大部分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是相当模糊的。由此可见,大多数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精神,不学习也不关注会计法规。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人员这种遵纪守法意识的淡薄会导致整个会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下降,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使得其他恶劣行为出现。
(三)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之精神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做事全力以赴,善始善终,坚决不偷懒,不半途而废这样一种精神无论在哪个行业每个职员都应该具备这是对自己对企业的负责。可是,在现实工作中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做会计工作拖拖拉拉,应付差事,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了解甚少,专业技术能力差。在不少单位,账账不符、账簿混乱、记账不规范等现象是司空见惯的。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不少见。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会计人员工作的质量,也违背了职业道德要求。更表现出了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之精神。
二、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
(一)诚信的涵义
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类交往中产生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
会计诚信要求会计人员立足会计之间,力行诚实守信。它包括四层涵义:会计人员要以诚实待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会计工作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数据要真实,计算要正确,严格保守因工作关系获取的机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精神层面诚信品质上,还应该从会计职业层面上,从现代经济意识层面上理解诚信-——会计诚信。
(二)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
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现实工作中,发生会计做假账的情况时,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使用者发生决策失误,发生信息使用者违背真实意愿交易,严重侵害会计服务对象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给过家造成巨大损失,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若是会计诚信问题要解决不好,会阻碍我国市场经济顺利发展。因此,维护会计诚信原则,提高诚信水平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也是会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1.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有重要的作用。看那些成功的企业,都是将诚信作为必备品质。以诚信为本发展壮大。如此看来诚信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遵循的游戏规则。
2.会计诚信的基本要求。会计诚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个人诚信,道德和意识的问题。因为会计行为就是企业行为,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会计诚信也是企业诚信的一部分。会计诚信必然要求会计人员诚实守信,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会计工作要求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数据真实,计算准确,严格保守工作中获取的机密,依法办事,终于职守,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三、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和诚信水平下降的原因
(一)缺乏敬业精神,态度不端正
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少数会计人员没有正规的从业资质,亦没有敬业爱岗精神。这样一来会计人员工作动力大大减少,甚至还会影响其他职员,导致在工作上态度不端正,工作效率低。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严重缺失,工作马马虎虎。所以一个好的会计工作环境,是需要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端正的态度的,在好的工作环境下,效率才能提高。
(二)会计造假
会计造价是当前会计界最严重的现象,当今社会有的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没有坚定的立场,在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单位利益的发生冲突时,选择违背职业道德行为伪造虚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等等,以上任何一种行为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原因:会计造假背后存在着巨大利益链。对企业来说,通过虚假的信息可以取得投资者、债权人的和国家有关机关的信任,从而获得投资,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对单位管理者来说,虚假的企业利润增长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员工也因此可以拿到更多奖金。这样看来,单位负责任为了达到一些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会计法规,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因而受到领导强令指使造假,否则就会对会计人员的利益受到损害甚至丢掉饭碗。所以,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不少会计人员很难做到,虽然一些会计人员因职业道德的缺欠而造假,但究其原因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
(三)挪用公款,贪污
挪用公款,贪污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之一。曾被媒体报道的一个“惊天大案”许杰贪污挪用公款就很好的诠释了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交通部财务司综合处雷勋平案,他自1995年到1998年间利用自己的职务和向下属单位划拨的国家基建限额款的权利,非法挪用交通部国家基建建设资金和科技经费共计8000万元,受贿31.5万元。此类案件还有很多,而且仍在上演。这种直接违法犯罪的行为更多的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一方面,随着生活发展一些人存在严重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另一方面,法律监督的不到位也是导致这种案件频频发生的原因。我国的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在会计造假方面法律监督也不够,相关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而且对职业道德建设也不够重视,内部监督也缺乏足够的效力。
(四)财务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
在我国1000万会计从业人员中。20%的会计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其余的都是初级会计职称,只是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不少会计人员工作只是为了应付差事,他们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了解模糊,记账不符合规范,实在是缺乏精益求精之精神。存在这些问题在会计工作中会导致会计业务技能下降,造成会计职业道德诚信和建设问题滑坡,失真。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
(一)加强会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各级财政部门,行政主管部门联合起来,要组织会计人员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经常学习法规法律制度,形成依法办事,自觉遵守的习惯,每年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经济管理的方针和政策,法制法规,学习会计专业知识,财经法规,然后进行考试测评不合格者不予年检会计证。健全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要做到预提规范,尽力缩小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健全对单位领导、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会计诚信教育重点放在职业道德、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技能训练等内容,熟悉掌握会计和法律和财会知识,这是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能够自觉守法,守规,依法办事。从会计人员明确不遵守职业道德的危害,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诚实守信,讲究原则,不做假账。
(二)优化会计环境
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隐私的影响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要靠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会计人员工作的领域也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要更好地建设会计诚信,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1)单位内部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分工科学,职责明确,技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只是治理会计失信得一个重要途径。(2)重视舆论作用,大力宣扬先进会计人员事迹,充分发挥会计诚信示范作用,努力引导会计人员想先进人物学习、看齐,对失信会计人员,严重的适度曝光。要坚持诚信用人的原则,净化会计行为的环境并同时进一步更好的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加强外部,内部监督制度。为会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
(三)建立轮岗制度
建立轮岗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轮岗制度,有利于及早发现错误,防止舞弊行为发生。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行有计划的岗位轮换制度,可以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轮换制度所形成的交接岗位清查可利于防止贪污腐败。轮换敢为有利于调动去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接触不同的岗位和工作,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技能,同时激发会计人员的创造性和新的思路。
(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社会的清正廉洁之风。
诸多的腐败,贪污,受贿,逃税,大吃大喝等等都经过会计人之手,甚有少数会计人看到社会上的人富起来了,心里不平衡,私心杂念开始萌生,膨胀。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与“技术”与他人合作或自行贪污挪用公款。当然,也有的是被迫于上级的压力,违背了职业原则。要消除腐败,还是要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完善,会计人必须遵守法律坚持原则,正确的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利,履行自己会计工作的义务。
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节俭是永远的美德。在工作中不仅要为企业出谋划策,还要为企业开源节流。这样才能为企业和领导当好助手做好参谋。不违背原则,不为一己私利而趋炎附势,勇于创新,具备了这些条件,达到一定境界,就会不顾自身利益,全心于为公众服务。再有,选用人员时除了看其学历,学识,专业技术等方面,重要的是还要看其德。对于已经退休,离开队伍的不予以再次录用上岗,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好关。
五、重塑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职业道德重塑指导思想
一方面,会计职业道德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参差不齐,会计人员的素质不尽人意。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必须从会计人员素质的实际出发,防止形成脱离实际的高不可攀的道德规则。另一方面,它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的消极现象,提出一些道德准则来来矫正和规范,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如:不弄虚作假,不被利益所左右,实事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能力,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国际上那些合理的,有益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该大胆吸收,为我所用。
(二)必须树立诚信的思想观念,始终做到保守秘密
会计是诚信行业。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高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在面对上级威逼之下,每个会计都要有自己的最低底线,不是一定要死守诚信,不懂人情世故,而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即为企业获得利益,又不触犯法律,更要对得起自己,着关键是看个人把我的尺度。
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学历,学识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诚实守信和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修养。要始终做到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信誉,没有任何损毁名誉的行为事件。还因为会计人员工作的原因,常有了解企业和客户机密的机会,在这方面要始终做到保守机密,坚决不把企业和客户机密泄露之行为。
(三)必须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观念,始终做到热情服务。
要热爱自己工作,爱岗,敬业,以踏实稳健,安心本职工作以出色的工作赢得单位企业对会计职业的认可和尊重。其次会计人员工作态度也是极其重要的,大多数人都希望企业或者单位能够给自己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的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靠的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会计人员要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工作中勤业并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真才实干,聪明才智,用于创新。
(四)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组织。等待我国情况成熟以后,可以设立一个具有较强权威性,负责全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监,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2.加大惩罚力度,增加造假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对参与造假,无论是公司,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在“安然”事件发生后,我国要尽快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
六、总结
在这样一个公平开放竞争的趋势下,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约束的企业终究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厄运,不遵守职业操守没有职业道德自律的人员将被剥夺竞争资格。因此,以不做假账为前提,条件是必须诚实守信,客观公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细观了我国会计现状后,所存在的会计职业道德诚信下降,职业道德建设下降的问题,使得我国会计界隐藏着严重的影响。剖析原因后我们发现,导致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来自企业本身的,来自社会的以及跟个人的,我发现都和利益有关。企业为得到更多利益施压于下属会计人员,他们不得不违背会计职业原则,完成上级分配下的任务。在职的工作人员,因为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利用自己的职权和“技术”贪污挪用公款等。他们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乱报虚假数据,篡改信息,偷税逃税。一切只为了自身的利益,却将会计这一特殊职业的道德丢之脑后,舍弃原则为利益。本文通过对当今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作出了较为详细的报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作出结论。当面临这些严峻问题时,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几个意见和重塑会计职业道德几条建议。建立起完好的制度,相信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才会越来越好,会计界和会计工作者对工作更加热情,积极主动,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 朱秀华:《浅谈会计人员基本道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2] 高琳:《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23期,总第133期。
[3] 徐亚文:财会通讯,2006年11月。 [4] 李岚: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9卷第6期。
[5] 王桂林: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月,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