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行成本计算方法的简介
二、成本计算方法影响的因素
三、企业应如何选择成本计算方法
四、总结
内 容 摘 要
企业成本的计算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以及分类法、定额法、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制度,这些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需要考虑企业生产类型和组织形式,企业管理要求等影响因素。企业应根据生产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修改成本计算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浅谈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成本核算己成为成本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成本核算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资源,所以成本信息准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工作中损益以及应交所得税的计算,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分析、考核等成本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同时对企业经营决策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从成本计算工作的重要性来看,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生产类型及特点,正确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已成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重心。
一、现行成本计算方法的简介
为了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着三种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以及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为标志的三种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即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另外,还有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定额法和其他的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制度。
(一)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品种法
成本计算品种法,是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通常又称简单法。
2.分批法
成本计算分批法,又称定单法,是指按照产品的批别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3.分步法
成本计算分步法,是以各生产阶段(步骤)和最后阶段的产成品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
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根据分步法在处理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时是否与实物流转相一致,可以将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二)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1.分类法
成本计算分类法,是指以产品的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该种方法要求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成本后,还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系数,然后在每类产品的各种产品之间分配,所以这种方法也叫“系数法”。
2.定额法
成本计算定额法,是为了及时反映和监督产品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配合和加强定额管理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该种方法主要是为了加强定额管理而采用的,先计算某产品零部件的定额成本,再进一步计算整个产品的定额成本,然后再计算脱离定额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最后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
(三)成本计算的其他方法
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以企业制造产品过程中的“作业”为对象分配制造费用,进而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作业”则是与制造费用形成直接相关的活动、方法、步骤或服务,它可能是一个车间,
更经常的情况则可能是一个车间内与生产有关的“活动”。在作业成本法下,把制造费用分配给各个作业,按各产品耗用的作业量计算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再加上按工时和单价计算的
直接工资以及按产品归集的直接材料费用,可以比较真实地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
2.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根据标准成本来计算成本,能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产品的各项标准消耗量(如材料、工时等)及标准费用率事先计算出
来的产品的标准成本。利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可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费用的支出,逐渐达到标准成本的水平,从而可以不断降低产品的实际成本。
二、成本计算方法影响的因素
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要求是影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生产类型的特点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成本计算期的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问的分配。企业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企业管理层要求、内部核算主体差异、企业管理水平。
(一)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1.成本计算对象分析
成本计算对象分析成本计算对象应根据生产的特点来确定。譬如:在大量大批简单生产的企业里,一般产量较大,生产过程不能间断,所以应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在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里,由于其生产过程是可以间断的,因而,不仅可以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成本,而且还可以计算出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所以,它的成本计算对象就是每种产品和该产品的各生产步骤的成本;在单件小批生产企业里,一般是按客户的订单或批别来组织生产的,在进行成本计算时,要求计算每一订单产品或每批产品的成本,所以,它的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产品的批别。
2.成本计算期分析
成本计算期分析成本计算期是指每次计算产品成本的期间。实际上计算产品的期间并不完全与产品的生产周期或会计结算期一致。有时,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会计结算期一致,有时并不一致,而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所以我们说影响成本计算期的主要因素是生产类型的特点:
首先,在大批量生产的企业里,产品生产周期比较短,由于随时都有完工产品,因此不能在产品完工的同时,就计算它的成本,而是定期地在月末进行计算。这时,产品的成本计算期与会计结算期一致,而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
其次,在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里,当每一订单产品或每批产品未完工时,生产费用全部属于在产品的成本,只有产品全部完工时,才能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故其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但与会计结算期不一致。
3.在产品成本计算
在产品的成本计算对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我们都是按照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其他直接支出、待摊预提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和废品损失等费用要素分别进行归集和分配,这些费用最终都集中在了“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当中了。这时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果该种产品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或没有在产品,则所有的生产费用就都计入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如果该种产品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多,费用额也较大,这时,就应将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企业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1.企业管理要求
成本计算的结果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所需要的成本资料信息。企业管理层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等管理需要,诸如制定经营计划、效益分析、指标考核及成本控制和决策等工作往往要求提供全面、准确、详尽的成本资料。由于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提供资料的侧重面也有所差异。因此,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影响因素。
2.内部核算主体的差异
制造型企业内部一般有多个分厂、车间或供水、供电、维修、运输辅助部门。这些部门的成本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主导产品的成本。如果对这些部门进行考核,就要对其进行核算,确定其核算主体地位。不同的核算主体应考虑主导产品主体计算方法和自身的环境特点,确定自己的成本计算方法。
3.企业管理水平
有些成本计算方法要求企业管理水平、员工素质较高和内部控制严密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作用。例如“定额法’’要求已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定额管理制度,产品定型,各项生产费用消耗定额稳定、准确,财会人员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较强的企业才能有效应用。“分步法”一般要求企业采用二级成本核算、生产统计资料完备、参与核算的员工业务水平较高。同时也应当注意:有些成本计算方法是可以结合使用情况的。根据每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优缺点,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运用,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成本计算和最优的成本控制。
三、企业应如何选择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合于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现以品种法和定额法为例来分析S公司应选择哪种成本方法?
案例:S公司大批生产甲产品,2013年6月份的生产情况和定额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20件,本月投入产品150件,本月完工160件,月末在产品10件。该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材料系开工时依次投入。材料消耗定额由5.4元降为5元,材料计划单价为6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工时定额为5小时,计划小时工资率为4元,计划小时制造费用4.5元。根据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及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动力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表略),所列表1-1总生产成本资料如下: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工人
制造费用
合计
甲产品
5087
3326
3758.5
12171.5
表1-1 生产成本资料
(一)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用约当产量法计算甲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结果如表1-2产品成本计算单所示。
2013年6月30日
产品名称:甲产品 产成品投量:160件 月末在产品数量:10件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合计
5087
3326
3758.5
12171.5
产成品单位成本
29.92
20.16
22.78
72.86
结转产成品总成本
4787.2
3225.6
3644.8
11657.6
月末在产品成本
299.8
100.4
113.7
513.9
表 1-2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二)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
在采用定额法下,2013年6月份完工产品实际成本计算结果,如表1-3所示。
产品名称:甲 2013年6月 产量:160件
成本项目
栏次
直接材料
人工材料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定额成本
1
648
200
255
1073
脱离定额差异
2
-20
10
12
+2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
定额成本调整
3
-48
-48
定额变动差异
4
48
48
本月费用
定额成本
5
4500
3100
3487.5
11087.5
脱离定额差异
6
50
16
34
100
材料成本差异
7
-91
-91
生产费用合计
定额成本
8=1+3+5
5100
3200
3712.5
12112.5
脱离定额差异
9=2+6
30
26
46
102
材料成本差异
10=7
-91
-91
定额变动差异
11=4
48
48
差异分配率
脱离定额差异
12=9÷8
0.6%
0.8%
1.2%
-
产成品成本
定额成本
13
4800
3200
3600
11600
脱离定额差异
14=13×12
28.8
25.6
43.2
97.6
材料成本差异
15=10
-91
-91
定额变动差异
16=11
48
48
实际成本
17
4785.8
3225.6
3634.2
11654.6
月末在产品
定额成本
18
300
100
112.5
512.5
脱离定额差异
19=9-14
1.2
0.4
2.8
4.4
表1-3 产品成本计算单
(三)比较品种法与定额法计算的产品成本
如表1-4所示: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品种法计算
4787.2
3225.6
3644.8
定额法计算
4785.8
3225.6
3643.2
差 异
1.4
0
1.6
表1-4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的甲产品成本比较
表1-4显示,品种法计算出的甲产品成本和定额法计算出的甲产品成本差异并不大。但是,品种法是在成本发生后按实际成本核算的,而定额法是根据预测的标准成本加减差异来核算成本的。相比较而言,品种法不能及时揭示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及其发生的原因;不能更好地加强成本控制:不能更有效地发挥成本核算对于节约生产费用、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能及时揭示差异,提供有关成本形成动态的各种信息:有助于促进企业控制和节约费用。如案例中材料成本节约9l元,企业便可以从中去了解形成差异的原因,这有助于企业成本的管理。因此,若S公司定额管理制度健全的话,应选择定额法计算甲产品成本。
四、总结
一个企业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应根据生产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修改成本计算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生产类型不断发生着变化,成本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都需要我们对企业原有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不断调整,以满足成本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成本信息,以保证成本预测、决策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李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第03期。
[2]刘颖平、彭岩,浅谈工业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商业经济,2007年第06期。
[3]胡育,成本计算方法划分之我见,经济师,2002年第04期。
[4]李海波、刘学华,新编成本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3月第四版。
[5]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外贸会计实务教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