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背景3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意义3
(一)降低企业成本是利润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3
(二)降低企业成本可以节约资源并增加收入3
(三)降低企业成本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4
三、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内涵4
四、建筑企业的成本组成5
五、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5
(一)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全员成本管理素质5
(二)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6
(三)制定系统的定额管理工作6
(四)强化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7
(五)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7
(六)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7
(七)合理转移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风险7
六、结论8
内 容 摘 要
成本的控制是指企业在运转的过程中,依照已经制定好的成本目标,对组成的各种成本进行规划和调节,纠正偏差,严格控制成本,把实际消耗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通过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一、企业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主体,节约成本费用是减少利润的主要因素。所以,降低成本,就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才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第二、通过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成本质量水平对产品的价格影响很大,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产品价格的高低,如果成本水平较高,产品低价格就会使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水平,提高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尤其是可以提高在残酷的价格战中的竞争力。第三、通过成本控制,可以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是减少消耗、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现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却再不断的遭受侵害。某些物资是大自然中的稀有材料或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这些物资的消耗,其实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降低成本,对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成本控制这个问题上看,还是有一些企业的成本提的很高,这样,就缺乏市场竞争力,盈利的空间也不大,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造成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面对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现状,降低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企业首要选择的重要措施。就需要各个企业采用各种有效方法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要在发展企业的基础上对隐藏在表面下的深层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都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成本高、利润少。而且企业的技术基础相对薄弱,高级技术人员配备不够,加上资金因素,很难实施全面的技术更新。因此,企业应强化成本意识,注重成本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在庞大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让企业成本减少、产量增加。企业作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应始终把降低成本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意义
(一)降低企业成本是利润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成本控制措施得当,企业利润就有可能成倍增长。利润增加了,企业就能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再投资,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系统。 在员工福利方面,利润的增长也使员工福利待遇提高,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降低企业成本可以节约资源并增加收入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对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资源浪费较严重的现象。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管理,准确做出生产加工的预算,使物料消耗控制在预算内,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把剩余材料资源经过再加工,增加企业收入。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遏制了资源浪费的情况。
(三)降低企业成本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
成本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个成本较高的企业,将也会因为成本的原因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因此,降低企业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是很多企业用作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之一。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内涵
制造成本。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1 直接材料消耗。直接材料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和其他直接材料消耗。
直接材料消耗的价值量按不含进项税的购进价格计算,购进价格由下列各项组成: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包括整理挑选中发生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购入材料负担的税金(指进项税以外的其他应负担的税金),外汇价差和其他费用。
2 直接人工。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 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与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
4 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和劳动保护费等。但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这部分包括在期间费用中)。具体地说,制造费用包括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者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如果企业的组织机构分为车间、分公司和总公司等若干层次,则分公司也与车间相似,也是企业的生产单位,因而分公司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也作为制造费用核算。
所以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应该具体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症下药,减免不必要的人工及消耗,从小处着手,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
建筑企业的成本组成
建筑企业的成本一般由直接、间接费用两方面组成。直接成本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用组成的。人工费用是指从事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附加费以及工资性质的津贴及劳保费用等。人工费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要精简人工,但是却不能拖欠员工的劳务费,所以必须掌握好企业的人工费的预算。材料费用是指构成建筑物的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辅助材料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机械使用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和租赁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及安装、拆卸及进出场费用。间接成本是指直接从事施工单位为组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施工单位管理人的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行政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费、物资消耗、低值易耗产品摊销、管理用的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检验费、工程保修费、劳动保护费及其他费用。所以,核算建筑企业的成本时,需按照直接费用及间接费用设立会计科目,成本核算是全部门全员的共同的事情,需要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部门的全力配合。要先做好一个工程的预算,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各个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构做个论证。
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
(一)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全员成本管理素质
如今的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面对成本问题时,经验不足、认识不清,缺乏成本控制意识。长期以来,有些项目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是却没有团队协作。再比如施工技术人员制定成本计划时,往往只根据技术上的可行性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忽略了成本的控制。项目人员有时为了超额完成任务,盲目加大投入人力物力,导致成本增加。财务人员单独考虑成本问题而没有结合具体的施工时的问题。各部门不能很好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很难及时找出成本偏差,实时了解成本。
比如说,某公司售楼中心室内装修工程的总造价约为200万元。售楼中心在项目销售结束后要作为商业楼对外销售,但此售楼中心的装修风格根本不适合于任何项目的经营,业主在购买后必须要全部重新装修。所以,这就说明了装修方案在确定是应该按照功能分区进行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售后的使用问题,全面的装修设计只会增加成本。
所以,我们要想目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须把顾全大局,不要只看一面的问题。项目经理在整个施工工程中有很大的权利,同时对项目的成本和效益也有相当大的责任,只有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赋予一定的责任,才会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此外,项目经理要定期对各部门员工的表现和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把员工的工资和奖金与业绩挂钩,做到奖罚分明。这样,整个项目人员才会齐心协力,做好自己工作,树立成本控制的意识,才能赚取最大的利益。
(二)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成本费用控制是由成本预测、预算、核算、控制、分析等部分组成。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成本出现了偏差,那就要对成本组成进行分析与评价,把成本控制与项目实施、技术与经营管理各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综合了解项目成本发生偏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总结成本控制方面各种经验和教训,逐步掌握成本变化的规律,为管理者正确的做出成本决策,制定确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提供参考,达到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所以,必须构建完善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分析评价制度和预算制度。并且要建立基于实际工作量的分析与评价体系。
(三)制定系统的定额管理工作
定额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所应达到的数量限额。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但是在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许多员工甚至是部门领导对定额管理认识不足,不重视定额管理和内部定额的制定。在日常工作中,项目管理者在对外劳务分包中定价不合理,没有认清定额管理工作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工程,从而影响了成本控制的目标。所以,完备定额管理工作,对于项目部甚至整个施工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强化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
成本管理制度和过程控制制度是规范建筑企业施工项目费用发生行为和进行有效过程控制的基础。根据施工项目的整体流程和成本费用的形成过程,把成本费用以责任成本的形式分别落到各个部门,然后建立责权匹配制。在成本费用控制过程中,施工企业同样应注重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用的控制。其中,材料费用的控制主要包括对材料的数量和单价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因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止员工徇私舞弊,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回避风险和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手段。
(五)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预算工作,然后按照工程预算成本制定工程的目标成本计划。这样的目标成本计划,反映了施工企业的先进水平,用这种标准进行的目标,在施工准备阶段按预算工程量及配合比,先做出各种材料的用量计划,并把原材料的消耗量降到最低点。为了降低材料价格,首先要进行原材料资源的场地调查。然后对原材料的价格、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用价格最低、运送距离最短、道路及场地最好作为物料供应目标,以达到节约材料的成本的目的。在现场管理中,应该把工程所用的材料物资进行分开储存搬运。以提高材料物资的使用率。
(六)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竣工验收阶段是,要尽量缩短竣工扫尾的时间,以降低竣工阶段的成本支出。特别要重视竣工验收,要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种种书面资料。对验收中业主提出的意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进行认真处理,确保项目工程的顺利交付。项目完工后,应对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发生,前一个项目尚未完工,一部分人员和团队转入另一个项目。就把主要技术力量转移到其他在建工程,所以扫尾工作拖拖拉拉,机械及设备无法转移,成本费用照常发生,使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流失。在账目不清、遗留问题不清、责任状况不清的情况下,人员机械转入新项目,财务账目也转入新项目,几个项目下来,历史留下的状况很多,甚至发生很大的亏损。因此,必须落实项目责任,认真做到按期完工,及时清理,严格考核,从而明确责任,控制项目成本。
(七)合理转移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照自身的具体情况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出发点,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对于那些施工要求比较低或者由本企业施工造价比较高的工程项目,分包商选择是就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将那些不适宜本企业直接施工的项目分给信誉比较好、项目报价比较低的分包商来进行,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降低本企业的施工成本。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在当地劳动力市场上招聘一些合同工人,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用以满足在施工项目中对劳动者要求比较低的工作,与这些短期劳动者的合同关系就可以随着项目的竣工而结束,这样就可以降低工程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支出,极大的降低了施工企业的财务负担。对于某个单独的施工项目要尽量的实施合同管理,按合同规定办事,科学的规避人为因素对施工项目的影响,对于那些要进行分包的施工项目,一定要进行精细的成本核算和定额分析,随时关注原材料市场上的价格变动。
结论
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繁琐的事情,如果不控制好成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就会造成许多成本的浪费。所以控制成本就是要仔细找寻隐藏在表面的深层次下的问题,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通过规范制度来形成一个良好的控制成本的环境,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的目的。总之,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面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的管理。现代成本管理的实施,加强企业成本控制,进行企业成本分析,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运营的质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即把成本局限在生产这一狭小层面上的研究领域,从而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注重采购、技术、财务领域及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于企业正确的编制成本预算、决策,从而有利于经营者正确的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魏存荣.白亚军.浅谈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经济效盎.时代经贸,2009.
[2].杜训.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赵德武.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李玉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5].杜艳丽.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7.
[6].康玉梅.聂建中.成本控制视野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
[7].姜卫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8].陈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中国经济财政出版社,2001.
[9].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理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10].周国恩.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马俊丽.略谈企业成本管理.纺织机械,2009.
[12].郭章勤.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控制.现代企业文化,2011
[13].姜永秋.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现代企业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