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1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与内容········································2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2
三、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3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3
参考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2.现金流动性分析
3.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4.财务弹性分析
5.获取现金风险分析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6
(1) 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
(2)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3) 营业现金流入比率。
(4) 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
(5)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
(3)。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 8
(1) 流动比率
(2) 速动比率。
(3) 应收账款周转率。
(4) 资产负债率。
四、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9
参考资料目录………………………………………………………………10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与内容
摘要:本文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建立了一套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基本现存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等6方面构成的现金状况预警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等5方面构成的盈利状况预警指标,以及短期和长期偿债状况预警构成的负债状况预警指标3部分组成。指出应注意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等,才能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三、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案例: 华天洒店)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
(一). 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项目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
36,387
27,488
3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
909
2,321
-6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
4,300
16,396
-74
总现金流入量
41,596
46,205
-1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
26,465
25,539
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
-12,387
2,592
-578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
10,752
16,436
-35
总现金流出量
24,830
44,567
-44
现金流量净额
16,766
1,637
924
现金流入负债比
0.10
0.03
215.59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5.75
1.70
237.77
销售现金比率(%)
132.46
113.62
16.59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
0.29
0.11
154.57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0.99
0.49
-302.78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5.83
1.46
298.42
现金营运指数
0.65
0.34
90.30
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1)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现金总流入41,595.78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36,386.64万元,占总现金流入的比例为87.4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909.14万元,占总现金流入的比例为2.1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4,300.00万元,占总现金流入的比例为10.34%。 (2)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现金总流出24,829.81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为26,465.09万元,占总现金流出的比例为106.5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为-12,387.32万元,占总现金流出的比例为-49.8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为10,752.04万元,占总现金流出的比例为43.30%。 2.现金流动性分析 (1) 现金流入负债比 现金流入负债比是反映企业由主业经营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的指标。该指标越大,偿债能力越强。本期公司现金流入负债比为0.10,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说明公司现金流动性大幅增强,现金支付能力快速提高,债权人权益的现金保障程度大幅提高,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2)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反映企业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本期公司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5.75%,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说明公司将全部资产以现金形式收回的能力与上期相比基本相同,现金流动性变化不大,未来公司对现金流量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3.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 销售现金比率 本期公司销售现金比率为132.46,较上年同期小幅提高,说明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稳步提高,公司在营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避免收益停留在帐面上,为公司提高收益的实现程度,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 (2)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 本期公司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为0.29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说明公司获取现金能力迅速提高,公司每股资产含金量的快速提高,为公司提高收益的实现程度,有效降低公司经营风险,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财务弹性分析 (1)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是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本期公司现金满足投资比率为-0.99,较上年同期大幅降低,说明公司财务弹性快速缩小,财务环境非常紧张,现金流量满足投资与经营需要的压力沉重。 (2)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是反映股利支付能力的指标。本期公司现金股利保障倍数为5.83,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说明公司股利支付能力快速提高,财务弹性的大幅增加使公司经营风险大幅下降,现金流量对股利政策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 5.获取现金风险分析 (一)现金营运指数 现金营运指数是反映企业现金回收质量,衡量风险的指标。理想的现金营运指数应为1,小于1的现金营运指数反映了公司部分收益没有取得现金,而是停留在实物或债权的形态,而实物或债权资产的风险远大于现金。本期公司现金营运指数为0.65,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说明公司现金回收质量快速提高,停留在实物或债权形态的收益比重大幅降低,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营运风险。 (二).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盈利状况指标可以间接地揭示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财务风险越大。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和盈利方式,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
盈利能力分析,
相关财务指标:
项目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每股收益
0.32
0.11
189.84
总资产报酬率(%)
9.25
4.08
126.90
净资产收益率(%)
15.84
3.96
300.27
毛利率(%)
61.36
58.94
4.11
营业利润率(%)
13.80
13.69
0.80
主营业务利润率(%)
56.47
53.34
5.86
净利润率(%)
40.78
7.99
410.55
成本费用利润率(%)
58.44
17.15
240.84
综合分数
93.86
73.24
28.15
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创造利润的能力。公司本期盈利能力综合分数为93.86,较上年同期提高28.15%,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优化产品结构和控制公司成本与费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在本期获得迅速提高,提请分析者予以重视,因为盈利能力的迅速提高为公司将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迅速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盈利能力中,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是引起盈利能力变化的主要指标。
(1) 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明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况下,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可能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所投资产及设备价值逐步丧失,从而预示财务风险即将爆发。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当企业净利率为正数时,表明毛利有可能为负数或在较低水平,所以净利率有可能掩盖主营业务的真实市场竞争力,而毛利率能对此进行较准确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较低或持续下降。更应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在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净利率与毛利率的预警标准值,一旦发现净利率与毛利率有异常变动,应立即实施风险预警。
(2)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指标越高,酒店成本费用盈利能力越强。即该酒店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设置的警戒值,说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费用有可能严重超支,如不及时预警纠正,极易引发财务风险。此指标还可以按不同经营项目进行设置、测算。以便更准确地发出预警信号。
(3) 营业现金流入比率。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收入净额。营业现金流入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脉。该比率越高,其现收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现金收款状况较差,应收账款过高:如不及时预警控制,随着现金流入量的减少,将发生现金支付困难,爆发财务风险。此指标预警标准值。应依据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结合现金预警指标加以确定。
(4) 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反映每元资产赚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总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指标较低或在下降,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均在下降,管理者应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将引发财务风险。(5)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全面反映了酒店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盈利能力越强,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但如果该指标过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酒店可能是一个高负债、高利息费用的企业,一旦财务状况恶化,由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将一触即发。净资产收益率是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预警标准值应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三.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包括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指标。短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该类指标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可以预警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本息偿付倍率,该类指标表明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偿债能力分析
相关财务指标:
项目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流动比率
0.84
0.70
19.13
速动比率
0.67
0.64
4.45
资产负债率(%)
59.00
55.12
7.03
有形净值债务率(%)
165.60
145.93
13.47
现金流入负债比
0.10
0.03
215.59
综合分数
29.99
30.00
-0.06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公司本期偿债能力综合分数为29.99,较上年同期下降0.06%,说明公司偿债能力较上年同期基本未变,本期公司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以及资本结构的管理水平方面都基本维持了原来的水平。未来企业还应注意防范债务风险,以确保公司将来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1) 流动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2比较安全,即每1元流动负债至少应该备有2元的流动资产。由于酒店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较少。其最大的存货实际为客房,因此其流动比率保持在1.2~1.5范围内较为合适。具体预警标准值在不同规模的酒店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应依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实际流动比率低于警戒线或存在持续下降趋势,则应及时预警。
(2) 速动比率。它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业存货较少,速动资产应等于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由此可见,速动比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流动比率,该指标能进一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的最佳值一般为1,但由于酒店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警标准值应由企业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3) 应收账款周转率。它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为了取值方便,我们用周转次数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人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值,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现金收入-营业收入折扣与退回,应收账款平均值=(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当酒店销售规模稳定提高时,该比率越高,其资金回收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酒店经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客户,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现金流入量降低。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可是,过分严格的信用政策会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和财务风险爆发。因此,管理者应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来确立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标准,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4) 资产负债率。它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该比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具体预警比率应依据企业规模、风险意识、盈利状况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了警戒线或持续居高不下,则应发出预警信号。
四、 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的有效性与酒店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是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酒店财务风险预警需要引用、分析、计算大量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时,必须保证所使用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
2、是结合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酒店经营一般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经营特点、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
3、是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酒店的经营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将呈现不同的特征,譬如经营淡季会出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的状况。因此在依据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时,必须结合各酒店的经营发展周期,计算确定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的、较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以保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4、是结合趋势分析法。长期跟踪比率的变化趋势,及早发出财务风险预警。酒店发生财务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计算时。可以结合趋势分析法,将该期的计算结果与前期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早向管理者发出财务风险预警。
5、是将定量计算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会计数据资料的限制。其计算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使预警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6、是注意保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先进性。由于酒店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经营规模、经营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要依据酒店所处的经济环境及经营状况及时更新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淘汰不适用的指标,增加能反映本酒店实际经营状况和潜在财务风险的新指标。
总之,依据本酒店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上述应注意的问题,正确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才能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参考书目:
1 . 谢剑平 财务管理-新观念与本土化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 尹 平。 经营风险与防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82-320.
3 廖力平。 企业经济决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