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总额即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这些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无形资产的评价与改进
当下的无形资产准则制度
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财会【2006】3号)中规定,“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支出。研究是指为了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者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的,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发生时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2.完成该无形资产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一定可行性的;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5.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规范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合理性
2006年新准则要求采用部分费用化会计处理,而2001年要求实行全额费用化。与2001年旧准则要求实行全额费用化相比,2006年新准则要求采用部分费用化可以减弱企业因进行新技术开发而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从而有效的保证企业研发激情,这对于提升一个企业或者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存在的问题
A)研发支出信息披露不规范、不详细,不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披露的范围过于狭隘,仅仅披露了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许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兴无形资产的披露未作规定;披露的方式不规范,增加了相关数据的收集难度;披露不充分,有些无形资产难以用货币计量,但是对企业及利益相当重要,没有正确披露显示出来,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增加了投资风险。
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只折旧而不进行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过于轻率鲁莽,缺乏理论支持,同时并不利于对企业操控利润行为的监管。
C)自创无形资产资本化需进行所处阶段和特征属性的两次职业判断,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加大了判断结果的主观人为性。耗时耗力。
(三)无形资产的改进建议
A)在保守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将更多的信息以更加规范的形式在报表中进行体现。首先进行规范披露方式,改变现行研发支出在管理费用、开发支出、其他应付款等多个项目中披露,可以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下分别在报表中体现,并在明细中提供无形资产的种类、来源、结余等信息。同时可以扩大披露的范围,增加对新兴无形资产的披露,对于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披露其历史成本,还应披露现实价值,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可以再会计报告说明书中披露。
B)无形资产寿命不确定的规范,可以选择无形资产合适的摊销年限,建立一套关于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判断方法和标准,对于无法判断其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采用一个确定的年限,每年末再根据新制定的判断方法确定是否调整进行重新判定。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可根据其末摊销部分与调整后得到的值,重新确定直线法下剩余使用年限的每期摊销额。
C)将自创无形资产资本化的两次判断,即是处于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的判断以及当处于开发阶段时是否满足五个条件的判断合二为一合并所处阶段和特征属性的两次职业判断,减少判断次数,虽然不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但会使结果更加客观,大大压缩人为操控利润的空间。具体来讲,一是理论合并,即重新界定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内涵,将满足“五个条件”的开发阶段,通过定义的重新界定从理论的高度将其划为研究阶段。二是实务操作合并,考虑到现实中会计人员的对研究和开发的思维惯性还没有改变,实务操作中建议在没有确凿证据判断“五个条件”满足前,将所有的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都进行资本化,并设立相应的准备金,然后在期末进行判断,对于多资本化的部分再重新扣出来费用化。
小结: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则显得尤为重要,无形资产的内容更为丰富,大致分为四大类: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组织管理资产。随着无形资产的日渐增多,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也更加重要,我们应该意识到会计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的确认和计量,让企业能够正确衡量自身的竞争力,能够提升企业形象,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蔡吉祥:21世纪无形资产学丛书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财政部2001.1.18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财政部2006.2.15
宋凤花:浅谈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J].时代经贸,2008(9)
葛欣: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探讨和分析
苑泽明:现代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管理研究
马德林:“无形资产会计研究中的问题与改进“《会计研究》致谢词:
感谢指导老师耐心和细心的指导本论文,不管是从定方向还是查资料准备的过程,老师都一直给予我帮助和意见,使我在撰写论文的同时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会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指导老师严谨求实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我。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论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