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收账款管理概述
1、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2、应收账款的功能
3、应收账款导致的弊端
二、公司概况及经营情况
三、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四、管理和控制的设计方案
内 容 摘 要
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量逐年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企业之间存在拖欠货款现象,呆账和坏账比例逐渐提高,这已经成为了企业良好运转的一大弊端。这不仅对企业的资金和资金周转带来损害,而且会加大企业的财务和运营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国企业应该在日常资金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1 应收账款管理概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采取信用销售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一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坏账损失等弊端。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对立又统一的问题,便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相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应收账款的处理也并不完善,应该做到将坏账做到最低,以最少的资金得到最大的效益。
1.2 应收账款的功能
企业持有应收账款意味着一部分资金被客户占用,而且持有应收账款也需要成本,既然如此,之所以企业还愿意持有应收账款,是由应收账款的功能决定的。应收账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1.2.1 增加销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了几十年的短缺经济基本结束,买方市场开始形成。中国不仅大部分消费品供过于求,而且一些投资产品甚至基础产品也供过于求。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企业一般采取持有应收账款的政策,先将产品赊销给客户,到一定时间后收回货款,即便买方目前资金紧张、资金周转困难,也能按时购买产品,无疑可以扩大销售。
1.2.2 开拓新市场
企业为了开拓新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一般会采取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销售,通过持有应收账款的形式,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由于企业提供了商业信用,故在销售中实际上给了购货方一笔无息贷款,很显然会起到吸引客户、开拓市场的作用。
1.2.3 减少存货
某些商品销售的淡季,企业的产成品存货积压很多,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支付管理费、财产税和保险费等基本费用成本,相反,企业进行赊销,持有应收账款就无需支付上述费用。因此,这些企业一般会在淡季采用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以便把存货转化成应收账款,降低各种费用支出。
1.3 应收账款导致的弊端
1.3.1 费用的增加
应收账款的存在,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生一些收款费用、利息支出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财务费用和税金,对于这点可以这么解释,企业应收账款的存在,使企业加速了现金的流出,包括税金和利润等,税金方面包括企业的流转税及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可以带来销售收入,但这并没有带来现金,而根据中国的会计准则,流转税是以销售收入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应收账款生产了利润,但并没有以现金的方式实现,而缴纳所得税则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这样所得税支出也增加,假如这笔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对企业来说,就有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味道。
1.3.2 企业周转不良
产品转化为现金的时间拉长,应收账款使企业的不良资产增加,使企业的流动资金被一块块的压死,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经营;延长企业营业周期,延缓资金周转速度,营业周期等于存货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合。如果企业信用政策过于宽松,将导致应收账款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引起企业流动资金沉淀,现金短缺,影响资金循环,延长营业周期。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1.3.3 呆账
企业应收账款的发生,必须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些应收账款中,不是所有的应收账款都能够收回,企业必然要承担呆账风险,呆账的存在也给企业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
2 国昌电器有限公司概况及经营情况
国昌电器有限公司始创于1984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境内,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投资总额为8000万,现有员工35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60 名,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15 人。公司专业生产墙壁开关、插座、排插、换气扇、电磁继电器等十多个系列300余种产品。国昌公司于1997年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推出光缆交接箱、网络配线箱、电线电缆、插头及电子小家电等各品类产品。公司主导产品已获得CCC、UL、VDE、GS、BS、PSE、SAA、IMQ、KEMA等十个多国家的安全认证。 国昌公司技术生产能力雄厚,采用ERP资源管理系统,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标准,并秉承创建绿色工厂的宗旨,并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同时国昌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辅以优质材料、精湛制作工艺,全力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高品质的生活享受。
随着公司规模的稳步发展和壮大,国昌公司在董事长的带领下,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推动社会公益的进步,多年来投入在学校、医院、道路、新农村建设及慈善捐款等众多方面的资金累计300多万元。3 国昌电器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3.1 企业诚信意识缺乏,应收账款面临巨大风险
国昌电器有限公司在日常的销售购买行为中,由于资金的暂时不足,可能会产生赊销行为,这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是可以被企业所接受的同时,应收账款应该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及时偿付货款及对应守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是必须的。但是,目前的社会行用意识及行为都令人担忧。失信、违约、假票、假货、的行为屡屡发生,给企业甚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不良影响的损失。同时,很多企业为了经营利润的增加,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绩效考核的需要,不考虑购货方的信用状况,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这样就使企业缺少流动资金,给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多麻烦。
3.2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国昌电器有限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是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权责不明确、管理条款不完善。第一,企业的销售人员为了完成分配的任务,在销售时采取收取回扣、商业折扣、赊销方式,这样导致了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大幅上升,如果企业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或者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那么就会使这部分应收账款积压起来,从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资金流动。第二,公司对应收账款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没有把责任落实到岗位或者个人,这样就无法追究应收账款的责任。
3.3 应收账款缺乏适当的监督
监督是保证企业的各项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实行的一种手段。对应收账款进行监督可以加快应收账款收回的力度和速度。但是,在公司中,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适当的监督行为,如,财务部门没有对每笔应收账款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定期的清查制度,管理部门没有对应收账款分别制定相应的回收措施。
4 国昌电器账款管理和控制的在设计方案
企业对于应收账款做出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应收账款全面管理系统
4.1 建立客户信用资料档案
保存并及时更新客户信息,就其资产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根据已收集的信用资料,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至少每年一次,特别情况可随时调整,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
4.2 建立赊销审批制度
单位内部建立销售人员、销售主管、销售经理等逐级赊销批准限额。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大巨大的,须报企业最高领导批准。从源头上遏止企业损失,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以便于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以及减少坏账损失。
4.3 建立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
企业的信用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应紧密配合,相互监督,对应收账款的形成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坚持审批与执行分管。不相容岗位分离,将销售和收款业务流程规划控制与订单、价格、发票、收款、售后服务、内部审计等控制系统一起组成一个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的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不同岗位的牵制与协调及时传送、反馈销售与收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是防范。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的前提。此外,企业在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训练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道德观、价值观、忠诚度等精神层面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其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从而根本上杜绝各种可能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坏账损失。
应收帐款管理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降低财务风险》作 者: 徐云红 刊名:财经界(学术版), Money China,2011年 第04期
[2]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李春涛 金汐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7(8): 35-36
[3]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魏斌 集团经济研究.2007(08S): 395-395
[4]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全程管理对策 文慧娟 时代经贸:下旬.2007,5(09Z): 168-169
[5]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 何兵 现代商业.2007(20): 49-50
[6]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的途径 乔秀霞 经济师.2007(6): 174-175
[7]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会计对策 谢登禹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5): 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