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及概述的内容
二.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类
(1)调整事项
(2)非调整事项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判断标准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原则
(1)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2)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1).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2).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六.结论
内 容 摘 要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会计核算与报告工作中容易疏忽的一个问题,虽然涉及的时间比较短,但同样是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组成部分,其中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因此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来规范资产负债日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本文结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定义,就资产负债表日后如何确定是调整和非调整事项,以及调整事项的会计核算方法做出说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的研究
-日后事项的区分及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及概述内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告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一条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因此,本准则的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是指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日至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对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日之间的期间。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至实际对外公布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批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含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对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都应按本准则的规定,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并调整报告年度的会计报表。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为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
所谓调整事项,是指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已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应依据新发生的情况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调整事项分为:(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实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3)资产负债表日后 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其特点是在资产负债日或以前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得以证实的事项;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所谓非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状况并不存在,而是日后才发生的事项,虽不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为了对外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披露该类事项。非调整事项分为: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诉讼、仲裁、承诺;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戒处置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其特点是资产负债表日并未发生或存在,完全是日后发生的事项;对理解和分析财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相同点在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均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存有或产生的对报告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将发生重要影响。
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区别在于:调整事项是事项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资产负债表日后提出了证据对之前已存有的事项做出进一步说明;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还未存在,是发生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判断标准
调整事项的判断标准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有关金额做出重新估计的事项。非调整事项的判断标准为:资产负债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间才发生的,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但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的事项。
例如:A公司2010年11月向B公司出售原料20000000元,根据销售合同,B公司应在收到原材料后3个月内付款.至2010年12月31日,B公司尚未付款.假定A公司在编制2010年度财务报告时有两种情况:(1)2010年12月31日A公司根据掌握的资料判断,B公司有可能破产清算,估计该应收账款将有60%无法收回,故按60%的比例计提坏帐准备;2011年1月25日,A公司收到B公司的通知,B公司已被宣告破产清算,A公司估计有75%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2)2010年12月31日B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A公司预计应收账款可按时收回;2011年1月25日,B公司遭受重大雪灾,导致A公司65%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本例中:(1)导致A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事实是B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该事实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B公司被宣告破产清算只是证实了资产负债日B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因此,B公司破产清算导致A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事项属于调整事项;(2)导致A公司应收账款损失的因素是雪灾,不可预计,应收账款发生损失这一事实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的,因此B公司遭受雪灾导致A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事项属于非调整事项.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
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对于年度财务报告而言,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财务报告的次年,报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账后已无余额,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具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以前年度的本年利润或在12A(财务软件)直接调整收入、成本、费用并结转到本年利润,若涉及损益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应调整本年度的应纳所得税税额。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3.不涉及损益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4.通过上述财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或本年发生数(若使用的是财务软件应已调整);当期科目的年初数。
非调整事项是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财务报表。但有的非调整事项由于事项重大,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具有重大影响,如不加以说明,将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应在附注中对其性质、内容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加以披露。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实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这一事项是指导致诉讼的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发生,但尚不具备确认负债的条件而未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获得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人民法院判决结果),表明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因此应在财务报告中确认为一项新的负债;或在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确认某项负债,但在资产负债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间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需要对已确认的金额进行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涉及现金收支项目,均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各项目数字.
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销售合同,给定甲公司应在2010年8月向乙公司交付A产品3000件.但甲公司未按照合同发货,并致使乙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2010年12月, 乙公司将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甲公司赔偿9000000元.2010年12月31日人民法院尚未判断,甲公司对该诉讼案件确认预计负债6000000元, 乙公司未确认应收赔款.2011年2月8日经人民法院判决甲公司向乙公司赔偿8000000元,甲乙双方均服从判决,并支付相关款项.
本例中,人民法院于2011年2月8日的判决证实了甲乙丙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分别存在现实赔偿义务和获赔权利,因此两公司都应将人民法院判决这一事项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记录支付的赔偿款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2000000
贷:其他应付款-乙公司 2000000
借: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6000000
贷:其他应付款-乙公司 6000000
借:其他应付款-乙公司 80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0
在调整会计报表相关数字时只调整第一和第二笔分录,第三笔分录作为2011年的会计事项处理.
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150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0000
(3)调整应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2000000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00
(5)因净利润减少,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5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0
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调整2011年2月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这一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时的资料判断某项资产可能发生了损失或减值,但没有最后确定是否会发生,因而按照当时的最佳估计金额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但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所取得的确凿证据明证明该事实成立,则应对资产负债表日所作的估计予以调整.
例如:甲公司2009年6月销售给乙公司一批物资,货款为2000000元, 乙公司于7月收到所购物资并验收入库.按合同规定, 乙公司应于收到所购物资后3个月内支付货款.由于乙公司财务状况不佳,到2009年12月31日仍未付款.甲公司于2009年12月31日已为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000元,甲公司于2010年2月3日收到人民法院通知, 乙公司已宣告破产清算,无力偿还所欠部分货款.甲公司预计可收回应收账款的60%.所得税率25%。
本例中,甲公司在收到人民法院通知后,首先可判断该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甲公司原对乙公司应收账款只计提100000元坏账准备,按照新证据还应补提700000元.
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补提坏账准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700000
贷:坏账准备 700000
(2)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7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175000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2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25000
(4)调减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52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2500
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调整2010年2月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及相关科目的年初数。
3资产负债表日后 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这类事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若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的资产已经按暂估金额入账帐,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证据,可以进一步确定该资产的成本,则应该对已入账的资产成本进行调整;企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确认了资产销售收入,但资产表日后获得资产收入的进一步证据,如发生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等,此时也应当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例如:甲公司2010年11月25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取得销售收入2400000(不含增值税),并结转成本2000000元。2010年12月31日,该笔货款尚未收到,甲公司未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2011年2月7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商品全部退回。增值税率为17%,尚未完成的得税汇算。假定使用财务软件,能在12A直接调整相关项目数字。
甲公司的财务处理如下:
(1)调整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408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2808000
(2)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20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3)冲减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1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0000
(4)结转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本年利润 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
所得税费用 -100000
(5)冲减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0
贷:本年利润 300000
直接生成12A财务报表,2011年2月并软件中在调整年初数。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这一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到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这种舞弊或差错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或中期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发生的非调整事项,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做出估计,应当说明原因。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诉讼、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自然灾害、巨额举债、巨额亏损等对企业影响较大,为了防止误导投资者和使用者了解情况,应当在报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六.结论
本文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建议。为规范企业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供了法规依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势必全面实施该准则,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富有时效性的会计信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将扩大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最终目标是所有的企业都要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研究、解决或者反映具体会计准则在贯彻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规范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才能保证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真实的信息。企业才日后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事实、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李志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思考.财会通讯,1010,(8)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张腾.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探讨[J].财会审计,2011(1)
李登玉.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有关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庄秋捷,宁秀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J].业务与技术,2011
张燕.浅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