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收账款概述
(一)应收账款概念及特点
(二)应收账款产生原因
(三)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
二、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三、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内 容 摘 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数额在普遍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安全持续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有许多企业因未对应收账款采取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内容。
浅析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概述
(一)应收账款概念及特点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来说是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代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用、运杂费用以及应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款。
应收账款的特点:
1、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2、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与外单位之间,由于产品销售和劳务提供而产生的。
3、企业产生应收账款,一般表明产品销售和劳务提供过程已完成。
4、应收账款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记账。
5、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
(二)应收账款产生原因
1、企业管理的问题
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应收账款管理。企业管理者为了扩大销售收入,事先未对客户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企业盲目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去争夺市场,结果导致大量应收账款的出现。
2、商业竞争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想不断的扩大商业规模,千方百计吸引客户和中间商,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相同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售量将大于现金销售产品的销售量。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从而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3、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
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就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而造成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就一般批发和大型生产企业来讲,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不同,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结算手段越落后,结算所需时间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
(三)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1、促进销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加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赊销可促进销售。因此,在对客户信用进行严格审查后,确定收入很可能流入的情况下,适度利用赊销而增加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经营手段。
2、虚增利润
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应收账款发生时的会计处理是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此,从账上看,应收账款的增加会使企业的利润增多,但是企业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3、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从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上也可以看出,赊销所确定的收入当时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在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很大的情况下,会给企业资金周转增加负担。
4、坏账风险增强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一般企业实务操作中,应收账款提取坏账率有一个上限,期限再长的应收账款也按照这个上限标准计提,所以其实对于一些账龄太长的应收账款仍按此标准计提未能如实反映企业坏账的风险,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5、增加企业费用
大量应收账款形成必然使管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增加。对于应收账款量多,金额大的企业,除了管理应收账款的财务人员,企业还增设清欠办。清欠人员的差旅费、补贴等各种催款费用支出增加了企业的费用支出。当由于欠款发生纠纷不得不进行法律诉讼时,将会耗费企业的大量人力物力。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
应收账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方面:
1、应收账款可以用于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的基本条件,根据其大小及应收下游企业性质可以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用于企业的扩大经营与生产。
2、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赊销对顾客来说十分有利的,所以顾客在一般情况下都选择赊购。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二、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一)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政策。
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就是对客户的品质、支付货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等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评价。以确定这个客户,我们是否可以赊销产品给他,赊销量的大小等。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吧,为了减小经营风险,一般情况下公司是不赊账的,但有时也避免不了一些客户的一些临时欠款,对要欠款的客户,首先公司人员要清楚这个客户的诚信度,然后是他的赏付能力,应该是在确定他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后,才能赊欠给他,并定好还款日期。根据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减小坏账所带来的损失。
(二)建立分工明确、互相牵制、责权分明的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度。
1、严格审批权限,分别确定相关负责人的权限范围。赊销业务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查和同意,方可赊欠,未经相关领导签字确定,产生的欠款应由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我公司目前就存在着这一问题,只有明确了权限责任,制定出处罚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欠款的发生。在严格了赊销审批的基础上,加强赊销余款的管理,以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和控制应收账款。我公司近期由于审批监控的不严以及销售政策的漏洞,目前新增了一部分欠款,为了及时收回欠款,财务部采取了,每月中旬和下旬,都为销售部提供一分详细的客户欠款明细表,并随时跟踪,提醒。
2、明确划分企业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责任。明确规定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安全和及时回收负有直接责任,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员,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必须彻底改变回收应收账款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职责的错误。财务部门应及时提供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以便让决策者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掌握应收账款现状。
3、健全内部激励及约束机制,改变只将销售人员工资、报酬与销售指标挂钩的错误做法,建立内部考核责任制不但要将工资、报酬与销售指标直接挂钩,而且应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将应收账款余额与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他们要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承担一定比例的经济责任。我公司就存在着业务员为了完成任务,将货物送出去后不及时收因货款的情况,占用公司资金,完成自己的任务,公司明年起将制定出一条销售政策:就是如果业务员在考核当月送出的货物在月末都不能收回的,一律不将该笔货款的销量计入其完成的任务中。那个销售人员负责的区域欠出去的货款由其负责收回,并且该货款按欠款期计算利息,由销售员承担。使应收账款与其经济利益挂钩,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确保资金的回收。
三、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过大,逾期应收账款比例畸形膨胀。我国应收账款问题比较严重,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过大,逾期应收账款比例高。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据专业机构“中经网国家数据中心”统计分析,在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由此可见,无论从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还是逾期应收账款比例都越来越大,形势严峻,严重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2、我国赊销比例低而坏账比例和收回成本却很高。我国企业赊销比例远远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据专业机构统计,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为90%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赊销比例仅为20%左右,前者大约是后者的4.5倍;我国应收账款的坏账率、平均拖欠率、收回成本都远远高于对比方。这一状况对于我国企业实现健康健全发展有致命打击。据专业机构统计,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的收回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4%,也就意味着每100元的销售收入都会有无谓的减少14元,而对比方仅占2%~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
3、应收账款账龄老化。从对目前国内企业的调查情况看,我国上市公司账龄在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总额的均值为60.90%,一至二年的均值为9.59%,二年以上为28.80%。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作法,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就应视为坏账,并且按现值计量,这就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按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应收账款的余额的39.10%应视为坏账,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应收账款账龄老化问题。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经营者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于是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而不能及时收回的流动资金。由于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意识不强及法制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任意拖欠账款行为的发生。
2、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不严。当前我国企业回收账款的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企业风险意识差,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缺乏严密的赊销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销售人员就有几十万元的赊销权,并且业务部门对赊销客户的情况记录残缺不全,这就为企业发生坏账和销售人员舞弊提供了机会。二是财务处理不规范,缺乏岗位稽核制度。财务部门没有专门负责对应收账款定期、定向清欠;没有建立定期清查制度。许多企业长期不与欠款单位对帐,或对账后没有形成有效、合法的文字对账依据,仅仅口头承诺。
3、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调查和管理。企业对往来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是从源头上扼制坏账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对客户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有多大,客户的偿债能力如何,缺乏必要的科学分析和评估,对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不予重视,更是忽视信用机制的建立,导致赊销企业很难收集到客户的信用记录,再加上部分赊购企业信用意识极差,故意拖欠账款,恶意逃债,社会诚信普遍缺乏,造成赊销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全面的风险防范制度和加强法律保护意识
企业在商品交易全过程中,应对各个业务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企业对应收账款的风险合理的赊销防范主要应注重对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制定合理的赊销方针两个方面:
1、认真做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
对拟赊销的客户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
2、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
企业可借鉴西方在商业信用上的一些做法,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
(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销售部门与最后核准赊销的部门应分离,以防止由于销售部门盲目追求销售业绩而忽视赊销带来的坏账损失;记录主营业务收入账簿和应收账款账簿的人员不得开立发票,经手现金,以防舞弊的事情发生;赊销通知单签发人员不得负责货物的收取、货物的托运(运输)相关工作;监督检查评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独立人员不隶属于业务流程中的任何部门。
(三)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所有责任都交给主要负责赊销授信额度和资信调查的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当局。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可以快速识别应收账款的逾期风险,以便选择有效的追讨手段。在工作中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踪服务中的职责,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企业销售的目的,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绩效评价制度。
结论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是节约企业在应收账款上垫支的流动资金,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金利用效率。但企业要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未几损失,应加强内部管理和健全信用政策管理。随着我国信用知识的普及和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备,我国企业可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结合我国国情从应收账款的源头开始采取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