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二)
格比较,通过供应商的多头竞争,从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者。具有以下几点不足: 1.信息的私有化,不共享:采购、供应双方都尽量隐瞒自己的信息,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导致信息不对称,引发相互的不信任。 2. 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造成了竞争多于合作,导致采购过程的不确定性,阻碍合作的通畅进行。 3.响应用户需求能力迟钝:由于供应和采购双方在信息的沟通方面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采购方不能改变供应方已有的订货合同,缺乏应付需求变化的能力。 4.对于质量和交货期进行事后把关:采购方很难参与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不能对采购品进行实时的跟踪查询。 (三)采购成本问题 面对中国入世后更剧烈的国际竞争,企业利润率的提高,不仅要从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入手,降低企业运作成本的重要性亦日趋突显。比较于增加市场份额与销售收入,对企业而言,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则显得更易于控制与操作。在企业运作成本中,企业的采购成本则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企业的采购通常包括对生产原材料,生产设备,以及非生产资料及设备的采购。在传统的模式中,采购职能通常相对分散,采购信息多以纸张为媒体流动与存储,这样即造成:采购信息零散,不易收集与整合,采购单价高;采购部门庞大,占用较多人力而效率低下,错误率高;不透明的采购流程造成的暗箱操作,从而造成企业资本流失,等等。有效的解决采购成本问题成为刻不容缓行为。 (四) 建立良好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1.正确选择供应商。最合适的供应商应具备很多条件,但能提供合适的品质、充分的数量及准时交货,合理的价格以及热情的服务,应该是共同的要求。 2.保持供应商之间适度竞争 采购管理往往倾向于一种物料有多个供应商,感觉上比较保险。而现代管理的趋势是减少供应商,并建立互信、互利、互助的长期稳定合作伙伴关系。好处是:简化采购计划及调配;可以形成经济采购批量,争取优惠;减少供方的专用工艺装备费用;简化运输管理;减少库存,从而有利于控制质量,降低成本。简化同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前后的业务流程,由于环节减少,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加了响应速度。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可以独家供应,也可多家供应。独家供应易于管理,也能以大批量的优势增强自己的谈判能力,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但不容易把握市场动态,供应商也会因为没有竞争的压力而形成惰性,不去提升产品品质、提高自身管理。对供应商实施动态的选择、比较和淘汰机制,可从本质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能力,提升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三、改善措施
(一)正确认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前提。
从企业管理层到具体的采购业务部门每一名工作人员对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个正确的认识,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前提。管理层要着眼于企业的科学发展,善于从宏观层面审视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并纳入重要的企业议事日程。采购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服务于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遵循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企业的一切决策,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管理之外。这既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 制度保障,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既是满足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同时更是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管理采购程序和标准,并开展定期的评价和维护,必将为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有效抵御和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几个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是进一步强化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采购业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采购工作的规范运转。
(三) 程序合理,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
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其实质是强化企业的过程管理和流程管理,因此制定严密合理的采购业务管控程序就是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重点。包括采购计划方案的编制审定、供应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