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加强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管理,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主要工作包括: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数据的丢失,每日必须对计算机内的会计资料在计算机硬盘中进行备份。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其次,应制定会计电算化系统发生意外事故时会计数据的维护制度,以解决因发生意外事故,而使数据混乱或丢失的问题。最后,应制定数据录入管理规定,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会计核算中许多原始凭证资料除手工输入外,还可能来源于供应链系统等其他系统,对需要处理的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核,使用具有智能化校验功能的设备,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原始凭证的错误,确保会计凭证的质量,减少审核工作量。
5.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会计核算操作安全,及时、准确提供会计信息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加强人员的职能控制,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和功能的相对集中,必须强化组织和管理,明确人员间职责分工,将系统中不相容职务分离,以相应的管理职能与之配套。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二是加强操作管理,提高会计数据的准确性。会计电算化操作应严格按照会计业务和处理流程进行,掌握密码的运用防止非法操作、越权操作,确保核算的准确性。加强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保证各个环节的数据准确、有效。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通过严格的审核,并附上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发生输入的内容有误,应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及时修改。三是加强日常的数据备份和安全检查,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对发生的会计业务,做到双重备份,同时对备份的数据软盘应定期检查,重视对计算机的维护工作,防止病毒的侵入,保证在电算化过程中会计数据的安全《电算化管理办法》要求有操作管理制度、硬件、软件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以及适合自己单位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各项制度,并重点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并且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的不断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健全与更新内部控制制度。
6.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管理,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电算化会计使会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培训,使会计人员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另外,还要抓紧对电算化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企业电算化管理的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完善。既要重视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的人才培养也要重视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后续教育。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不断升级,所使用的财务软件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这都要求企业应不断适应社会形势变化发展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教育。
7.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防护
会计电算化越发展,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就越突出,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一是在财务软件中增加安全功能,防止操作失误造成数据被破坏。会计人员应按规定录入原始数据,制作记账凭证,输出各种信息,对系统操作人员进行授权,严格禁止越权操作、非法操作,要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人员进行授权,严格禁止越权操作、非法操作,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有效、正常的运行。二是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措施,要经常更新杀毒软件,对硬盘进行病毒检测、杀毒。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人员,应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尽可能降低计算机感染病毒机会。三是建立安全有效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潮、防尘工作,建立健全会计档案保管、调阅、复制、修改、销毁等环节的制度。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是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地为决策服务的保证。
四、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应具备如下特征:
1.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比较会计
软件应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多国语言和多币种核算,可将会计信息按照不同国家会计准则或者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相互转换、翻译,为企业提供具有国际可比的会计信息。
2.全面网络化管理,增强集团控制力
国际财务软件从设计到开发应用都定位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网络环境不但包括常规的以客户/服务器(C/S)计算模式为基础的环境,而且还包括WWW、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络技术在内的环境。集团企业可通过国际财务软件这一网络化管理平台,利用各种远程通讯方式轻松实现下属机构与集团网络的互联,集团总部可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各分支机构的运营情况,从而全面增强整个集团的控制力。
3.全新架构管理会计,加强内部监控
国际财务软件的开发设计应在财力会计基础上全新架构管理会计,软件各模块高度集成。一方面,它满足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达到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运作,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成统一。另一方面,国际财务软件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扩展和发展,为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服务,软件更加注重管理功能,如决策分析、预算管理等,使软件能充分发挥预测、决策等功能。
4.全方位开放体系,支持电子商务
国际财务软件支持各大型数据库系统,还支持各种网络操作平台以满足大中小型企业的不同需求,对金融、财税、审计和第三方软件对接或者与企业前台交易系统的衔接一一都能开放和兼容,保证了软件的通用性及其全面的开放性。在网上交互方面,国际财务软件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应用,支持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支付的商务运作模式,可与各电子商务系统无缝集成有效衔接,实现从前台到后台、从内部到外部的有效整合全新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信息系统。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从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会计电算化推广和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以后信息时代里,要使得我国会计电算化得到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必需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的探讨。21世纪的会计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我们要抓住这一良机促进传统会计的革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王汉中:《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冶金财会》2007(5)
[2]张雅莉: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趋势分析[J],山西财经,2006
[3]宿敏: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6)
[4]参考网站:“中国知网”“会计文苑”
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