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会计实行电算化后会计业务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目前来看成绩和问题依然并存,会计电算化还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如:认识还不到位,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人员素质偏低等。基于此,本文先通过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概念介绍国外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分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的思路,最后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发展趋势
[正文]:
一、 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指电子计算机代替传统的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信息分析、预测与决策的过程,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基础性工作,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强化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会计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会计电算化为实现这一任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对深化会计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会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使财会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为更多地参与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也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国外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国际上一些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在1946年研制成功第一台计算机,并在1954年前后开始用于会计工作,40多年来,飞速发展,不断创新,在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果。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的商品化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以及ERP的发展阶段。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及管理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国产会计软件市场,普及了会计电算化知识,造就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熟悉会计的维护和开发人才,大部分企业告别了手工账,提高了经营和管理的效率。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直接对原有的商务模式发起猛烈的冲击,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有些单位的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单位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也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许多优点。例如:会计电算化具有计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检索查询快捷等特点。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还有的观点则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一次投入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了解,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工作不够重视,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产生怀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