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预算奖惩机制
进行预算奖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对此,在根据其业绩对责任人进行奖惩时,应当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导向性原则;(2)团体奖惩与个人奖惩相结合的原则;(3)奖惩多元性原则;(4)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5)严肃性原则。
奖惩机制设计中最主要的是计算方法和分配方法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奖惩制度是否有生命力。首先,要确定奖惩的依据,即基准的成果指标。其次,要确定奖惩分配额的计算基准。最后,要确定奖惩分配比率和奖惩支付方式。
五、公路经营企业实行预算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预算过繁过细
有些企业认为,预算作为一种管理控制的手段,应对企业未来经营的每一个细节都作出细致的规定。其实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由于预算对极细微的支出也作了琐碎的规定,致使各职能部门缺乏应有的自由,这无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企业运营的效率。所以,预算并不是越细越好。究竟预算应细微到什么程度,必须联系到授权的程度进行认真酌定。
(二)避免让预算目标取代企业目标
这是预算管理中的另外一种危险倾向,即常说的目标置换。在这种情况下,各职能部门主管只是热衷于使本部门的活动严格按预算的规定进行,但却忘记了首要的职责是要千方百计地去实现企业的目标。目标的置换通常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1)没有恰当地掌握预算控制的。(2)为职能部门设立的预算标准没有很好地体现企业目标的要求,与企业的总目标方法更直接的、更明确的联系,或者是企业环境变化产生了预算目标与企业总目标的脱离。为了防止预算控制中出现目标置换的倾向,一方面应当使预算更好地体现计划的要求;另一方面应当适当掌握预算控制的度,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避免因循守旧
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另一种危险倾向是因循守旧,以历史的情况作为评判现在和未来的依据。比如职能部门以前年度的日常支出预算的标准,因此职能部门有可能会故意扩大日常的支出,以在以后年度获得较大的支出预算标准。所以,必须有一些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来扭转这种倾向,否则预算很有可能变成掩盖懒散、效率低下的主管人员的“保护伞”。
(四)避免一成不变
预算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要对预算进行定期检查,如果情况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就应当调整预算或重新制定预算,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五)高精度的预算难于编制,预算目标不是定得过高,就是定得过低,起不到控制的作用。
(六)部门和个人的本位主义难于解决
因企业各部门、个人的职责不同,预算过程中要明确地规定各部门、个人的责权利,并要相应地计量和比较业绩。这就使部门、个人只从自己的目标出发,可能会忽略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
(七)决策管理和决策控制之间的矛盾
在企业的内部如果过分强调预算的控制作用,有时会牺牲主观能动性。
预算管理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课题,关键是要提高预算编制精度,使预算偏差尽量小,合理整合企业资源。本文介绍了公路经营企业的具体预算编制方法,但是公路经营企业经营的路段具有特殊性,运营期间的成本费用非常复杂,如何提高预算的编制效率、提高预算的适用范围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著作)李韶玲:《破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9大难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
2、(著作)运转:《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附光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
3、(著作)侯立新:《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务与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年3月
4、周国光、刘家祥、颜飞、肖继五:《福建省高速公路行业财务管理与成本费用定额管理问题研究》,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2000年6月
公路经营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