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以刺激消费的增长
消费者的信心与股票市场的泡沫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股票持有者。当股市处于牛市中,人们对于自己的财富有一个较好的预期,消费信心自然上升,相反,如果股市处于熊市当中,股票市值大幅缩水,消费信心自然下降。
3、股市泡沫应该是可持续的
当股价持续上扬,但公司的经理阶层不愿进行投资,或者公司经理阶层的投资行为失败时,那么股市的泡沫就将成为不可持续的,因为这时不会有公司业绩的增长来支持公司股价的上扬。脱离基本面的股价上扬必定会形成不可持续的泡沫而使股票市场陷入危机。
仍以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为例,进入2000年以后,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出现持续走低,甚至连续暴跌的现象,根本的原因在于基本面恶化,进而导致泡沫不可持续。
面对不可持续的股市泡沫,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它才是理智的﹖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泡沫是不可以捅破的,因为这会引起市场预期的根本性逆转,进而引起信心崩溃和经济衰退。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1929年大危机发生前,美国的股票市场出现了不可持续的泡沫,由于货币当局没有采取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解决投资者所遭受的现金流冲击,致使泡沫破灭,最终酿成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危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出现了增长率的下降,基本面的持续恶化造成了股票市场的泡沫剧增,但是,日本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改善经济基本面的政策措施,而是在1988年采取了让泡沫自行破灭的做法,结果日本经济从此以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中国今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让这一机遇变成现实,我们就应当容忍一定程度的泡沫,保持人们的投资与消费信心。当泡沫变得不可持续时,我们决不能重犯许多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已经犯过的错误,轻易地将泡沫不负责任地予以捅破。我们所需要的是控制泡沫的膨胀,并对其进行和风细雨般的治理。
(二)股市泡沫的负面影响
股市需要泡沫,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1、由于虚拟经济的繁荣导致在实业经济中投资相对不足
2000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中就包括允许"三类"企业入市,这给国有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直接参与一级市场申购和二级市场交易开辟了方便之门。与股票市场的实际融资量相比,其市场申购或交易占用的资金量却十分庞大。以2000年11月份的新股发行为例,民生银行中签率产生时,共冻结资金达4014亿元,而此前宝钢股份、昆明制药、洪都航空、巢东水泥4 只新股发行,共冻结申购资金近5200亿元。这说明在股市泡沫过多的情况下,企业纷纷通过新股申购来获取几乎无风险的收益。事实上,2000年新股申购的年收益率在20%左右,大大超过实业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说明股市泡沫非但不能有效地刺激内需,反而减少了实业投资规模。这一点,我们从企业存款--投资的关系中可以得到印证。到2000年11月末,企业存款同比增长 18.8%,企业存款累计增加544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085亿元。企业存款大幅度增加表明企业的资金充裕,投资支付能力提高,企业固定资产自筹资金本应有较大增加,但是,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2000年1-11月份,在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自筹对全部投资资金来源的贡献率只有15%,企业自筹的贡献率下降到了3年以来的最低点,这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仍然存在较明显的资金约束。而这并非因为企业缺乏资金,而是企业有钱不用在实业投资上,富余资金宁肯大量停留在活期账户上,以寻求更为快捷的金融投机机会。
2、搅乱金融秩序,继而引发金融危机
为了追逐利差,银行资金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市,一旦股市发生系统性风险,就有可能危及银行,导致债务链中断,继而引发金融危机。1995年国债期货3.27事件所形成的债务问题,至今仍未了结。还有中科系股票大幅下跌事件,有人就戏称金融危机和我们擦肩而过。
(三)中国股市泡沫产生的特殊原因
中国股市也有中国特色,其泡沫的产生70%以上是新股发行方案造成的,是制度设计缺陷所致。我国规定股票不能折价发行,只能平价和溢价发行,所以一级虚拟只能是正虚拟。而二级虚拟是市场化虚拟,一般为正,但有时为负。例如:股票市价可能会跌破发行价,甚至跌破净资产价,这就是负虚拟。这是真正的市场规律作用所致。正因为一级市场上发起人资本是极高的正虚拟(最高达到1:36),才有企业(上市公司发起人)对上市趋之若鹜,舍得花高成本挤上市的独木桥,“制度泡沫”应运而生。
(四)如何消除我国股市的“制度泡沫”
1、改革新股发行方式
必须改变新股发行方案,控制好一级市场的资本虚拟度(包括发行上市、配股、增发、债转股)。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发行新股上市,改变我国股市实践与经济法规严重脱节甚至违法的作法。发起人股权比重是以往被我们忽略了的因素,但这是股市泡沫的最主要成因。 市盈率与股市泡沫(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