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为依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分行在结算服务方面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强调必须以人为本、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地强化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结算服务内控制度建设。
……
【关键词】:内部控制、结算架构、监管体系、网络资源。。。。。。
【正文】:
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对国内金融机构提出了通过加强内控,稳健经营的要求,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的指导性原则,它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评价银行内控制度的五个相关因素在原则上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央行对国内商业银行已经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由于受传统计划管理的模式的影响,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表现出来的机构人员冗余、效率低、服务意识落后、人员综合素质低等问题依然很严重,尤其是处于大中城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与城市其他中小商业银行比较,这些问题表现比较突出,原因在哪里?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改进?商业银行的内控应该走向何方?关键问题是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没有跟上银行商业化的步伐,在这里,通过对商业银行城市分行结算服务的剖析,浅谈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策略。
一、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分行在结算服务内控制度建设现状
(一)结算内控组织和架构基本建立
1、结算架构
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分行结算服务架构一般由分行、支行、网点三部分组成,具有管理集中、分工细、技术含量高、网点分布广泛等特点。其主要分工:
分行和支行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结算管理工作,最高管理机构设置在分行,但分工较细,人民币结算、外币结算、储蓄业务结算、卡业务结算、中间业务结算分别有不同的主管部门,以管理和监督为主;
支行也比照上级行的机构设置设立对应的下级主管部门,但部门较少,一般设立人民币结算、外币结算和其他结算的三个主管部门,以贯彻落实为主;
网点是结算政策的执行落实部门。
2、监管体系
日常工作中,三个层次逐级监管,都配备有专职的监管人员。
在三个层次之外有分行设立专职的审计部门,对各级部门的内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价或专项审计。
(二)结算内控资源配置得到重视
国有商业银行在结算内控上的资源配置,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产品服务和网络资源三个方面: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方面比较重视分行和支行审计、监管部门的人员配置,配置基本到位,人员的个人素质相对较高,学历基本在大专层次。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对人力资源的在岗培训工作都比较重视,而且,在管理层次上引进了管理学、人力资源学、营销学等先进的企业管理学科,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培养。
2、产品服务
随着竞争机制的不断加大,传统的结算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产品服务注重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完善传统结算产品和提供理财服务。如:市场上中间业务产品有保理业务、代发工资等;结算产品推陈出新的一卡多币、外汇信用卡;理财服务有金葵花理财、金钥匙理财等等。
3、网络资源
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络资源建设主要体现在网点资源和技术资源方面。网点资源建设方面梳理网点布局,以充分发挥网点资源的优势;技术资源方面主要是升级网络速度,提高结算系统的运行的速度和稳定性,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实现了系统内全国联网,甚至延伸至海外。
(三)结算内控制度逐步完善
第一、修订各项结算制度。
第二、重新整合劳动组合,精简结算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在经营理念上,重内控,以管理促发展。近年来,集约经营概念的出现,部分国有商业银行成立专门的部门,对部分业务直接上收分行管理,如成立资金清算中心,收管全行的资金往来、资金运营、同城票据交换、联行等业务,通过集中一方面缩小风险控制面,另一方面达到节约成本、精简环节、提高效率的目的;部分银行还导入了ISO9000国际通用管理标准,梳理和整合结算组织和结算服务体系,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 如何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分行结算服务内控制度建设(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