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社会心理学还是社会学对人际关系的定义,都强调了人际交往的直接性和社会因素的局限性。社会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与心理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同,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不同。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现有的身心特征(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外貌、身体健康、情绪等)和社会认同(如人的各种角色、教育、职业、职位、能力和非自然的社会地位、社会背景等)将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具有社会和文化背景,人们往往因为人的外部特征、社会角色、现有的社会地位和心理亲密关系而与人交流。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在社交网络中的意义已经突破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传统含义。一般来说,它不会发生直接的面对面接触,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网络更容易突破年龄,性别,健康特征,或社会地位,社会地位,社会背景,和其他原始因素,影响人际沟通。
(五)平等性
网络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群体和人际交往的结构。因为互联网没有中心,没有领导主体管理,所以没有人比别人享有更多的特权,网民可以以人为本,联系人,交流趋于平等,感觉平等和权利意识得到了更多的加强,没有在传统社会等级的控制之下,增加了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开放、自由和互动反映了一种固有的平等。信息有限,还允许网络所有成员平等共享信息。人们可以使用独特的互联网交互功能进行相互交流,产生和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在行人之间进行交流。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Nesbitt)认为,"电脑正在摧毁政治金字塔;
三、网络时代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互联网以及相应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确实把人们的距离给拉近了。电子邮件可以使天各一方的人们快速地互通信息,而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更是可以使人们自由地、无时间、无地域限制地交流。我们现在坐在电脑前,轻轻地敲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对方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收到你的信息,就像面对面的交流一样。如果硬件设备达到条件,还可以看见对方的表情,听见对方的声音。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足不出户就可以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网络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神奇,它的确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网络上,我们可以同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同我们聊天的人只是一个个具有身份特征的符号而已。我们对他们基本上什么也不了解,不知道他们的国籍、姓名、长相,不知道他们的年龄,甚至不知道他们的性别。正是因为这许多的不知道,所以在网络上与别人交流起来才少了很多的顾忌,多了几分真诚,多了几分肆无忌惮,也多了几分欺骗。我们不用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谁,因为网络上的一切都是假的,纵然是真的,也很难有人会相信。所以,有人说,网络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才能表露自己真正的思想。由于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人们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很多人就把自己放到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中去缓解精神的紧张,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类患有网络综合症的人们。他们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他们拒绝接受阳光,拒绝接受外面的世界,更不愿意和外面世界的人们去交往。于是他们变得孤独、寂寞、狂躁、焦虑,精神开始变得萎靡不振,觉得世界在抛弃他们。其实不是世界在抛弃他们,而是他们在抛弃世界。
总 结
现在的交往方式已经很多,也很方便。以前大家熟知的笔友已被现在的网友所代替,手机短信成为现在年青人的另外一种时尚的交流方式„„而网络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无论以后的通讯事业怎样发展,社会总在前进,一切都是服务于人类。 在未来的网络时代里,我们依然是社会的人,我们依然需要亲情、友情、爱情,让我们坦然地面对变化,真诚地面对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幼松:《漫谈数字化浪潮和信息革命》2015。
[2]陈志霞:《电脑网络对网民心理健康的影响》2015。
[3] 蒋爱华陈芳:《“网络社会”道德建设初探2016。
[4]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罗海滢、蒋学刚:《论网络对社会的正负效应》2014。
[6](美)富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7]孙伟平、贾旭东:《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2014。
浅谈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