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息录入
学生信息查询
学生信息修改删除
2.学生成绩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四个子模块。
学生成绩录入
学生成绩查询
学生成绩修改/删除
学生成绩统计
3.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模块主要对学校在校生的档案进行管理。
学生、奖惩情况的查询
学生报名注册登记表录入
在校生档案的查询
4.用户管理主要对用户权限设置进行管理。
用户名:密码设置(管理人员和普通用户)
行功能调整。
2.2系统分析的概况
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就是按照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
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也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因此,这个阶段又称逻辑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2.3系统初步调查
本系统初步调查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与本校的教师,尤其是与学籍管理处的教职工进行交流,经过调查研究。本校基本情况为:学校现有教职工200余名,在校在册学生达5000余人。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务科、财务科、党团支部、学生科、总务科、宿管、人事科、生产实习科、鉴定科、招生就业科、保卫科十二大部门。各部门分别针对各自管辖范围进行具体管理,并向校长负责。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籍管理和培养方向是至关重要的。从学校的行政管理和职能分工角度,得出了组织结构图。(如图2-1)
本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1.学校现行的学籍管理方式仍为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传统手工处理方式。学籍信息管理没有完全科学化、规范化、处理速度较慢,因此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
2.学校领导对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在很多时候不能得到全面而又及时的反馈,因此不能适时指导教学方向,以至有所影响教育质量。
3.部门之间信息交流较少,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协调工作,容易出错。因此,通过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使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使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正确性,使学校的信息流程和流向清晰化、合理化。第一时间把握学生信息,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图2-1 组织结构图
2.4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
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新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Windows98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Access,该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选用VisualBasic6.0,这是目前数据库应用软件的主流开发平台。
2.经济可行性
采用新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提高学生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3.营运可行性
(1).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培训,上手较快,学校学籍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2).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
标准性:系统编写与运行必须符合标准,既可以保证系统运行又可以在此标准上每一项功能运行。
可靠性:由于学籍信息的重要性,系统必须稳定可靠,从而避免或减少数据损失。
安全性:通过系统权限控制使用者,从而确保使用者无法操作与其无关的数据。
高效性:由于学校学生信息每次处理信息量较大,系统对信息处理能力响应能力都应是快捷有效的。
可维护性:采用结构化模块设计,便于开发与维护,也有利于情况随时进行
2.5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经过调查学校的学籍管理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建立学生基本信息、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学籍档案。
1.建立学生基本信息:学生符合入学条件的,学校批准后由专人向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对新生注册,并建立相关的学生个人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和班级、家庭住址等),由本班班主任配合学校学生管理处负责人(学生科)统一审核并保存。根据用户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查询、录入、修改、删除)。
1.学生成绩信息:将学生的学期成绩,由学生管理处工作人员将每期成绩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根据用户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查询、录入、修改、删除)。
1.学生学籍档案:学生情况与奖惩情况。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健康状况,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记录和奖惩记录进行综合分析与汇总,学生学期评语等有关的在校期间表现进行的记录。由学籍管理处工作人员将评估结果存入学生档案并保存。根据用户权限对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查询、录入、修改、删除)。
2.6新系统逻辑方案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从本质上说,是规定系统应该做什么,即系统的逻辑描述。它主要包括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以及对数据和功能的详细分析与描述。
2.7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图
这是一种表明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的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图,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迂回等。学籍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的重点是对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描述,通过采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图形来对学生信息质量的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化说明。
图2-2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流程图
从上图的业务流程图中,可以了解到整个学校学生学籍处理的基本业务以及业务动态去向:
(1).从新生的入学录取,新生的注册(安排学号,登记学生个人基本信息),由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8/8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资料文档(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