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学生学号可对应的查找到该生的成绩单,由学生管理处人员审阅并维护,最后保存。普通用户可查询。
(3).根据学生学号对应查找,该生在校的情况(如健康状况、活动情况、奖惩情况等)和该生报名时登记的本人基本情况,由学生管理处人员审阅并维护,最后保存。普通用户可查询。
2.8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不涉及硬、软件,数据结果与文件组织,用图形描述及相关的注释表示系统的逻辑功能。图中没有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述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在对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调研阶段的业务流程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科学性、管理的合理性、实际运用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将信息处理功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从逻辑上精确地描述新系统应具有的数据加工功能、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及数据来源和去向。
为了使整个系统的概况一目了然,把细节用下一层的数据流图来表示,本系统采用了,逐层细画的原则。
图2-3学生学籍信息管理数据流图
1.学生学籍管理员通过学生信息单,学生成绩单,学生档案单分别录入,生成信息数据表,成绩数据表,档案数据表从而成立一个总的数据库。
图2-4学生信息管理数据流图
2.学籍信息管理员通过信息单录入学生的信息,建立信息数据表。用户可根据,学号,姓名,班级来查询自己所需的信息,方便而简单。
图2-5学生成绩管理数据流图
3.学籍成绩管理人员通过成绩单录入学生的成绩,建立成绩数据表。则用户可根据,学号,姓名,班级查看自己所需的信息。
图2-6学籍档案管理数据流图
4.学籍档案管理员通过档案单录入学生的档案,建立档案数据表。用户可根据,学号,姓名,班级查询学生的基本档案。
图2-7系统管理数据流图
5.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需要设置用户及权限,建立系统数据表。使整个系统的维护更具有安全性,保密性。
第三章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管理系统开发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将根据系统调查与分析阶段的结果,进行新系统的设计工作。系统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即把系统的功能分解成许多基本的功能模块,取得它们之间的联系,规定它们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其次是系统的详细设计。系统的各项功能,选择具体的设计手段和处理方式。因此,如果说系统研制人员在系统调查与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在逻辑上弄清楚系统“做什么”的话,在系统设计阶段的认为则是在物理上确定系统“如何去做”。所以系统设计阶段也称为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包括如下工作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
(2).确定系统的计算机处理流程。
1.系统详细的设计
(1).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2).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3.1系统的总体设计
系统的总体设计是指在系统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在结构上的划分,硬软件环境的配置和确定子系统与模块的处理流程。
3.1.1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
总体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系统总体功能结构的确定和子系统与模块的划分,结构化。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图3-1)
图3-1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3.1.2确定计算机的处理流程
目的是让开发人员明确子系统或功能模块中信息的流动、转换、存储和处理等情况,以便进一步明确模块物理设计及日后模块实现的任务和工作要点,从而把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落实到每一个子系统和功能模块之中。
子系统或模块的计算机处理流程,可以用一种基于计算机处理的业务流程图来描述。本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处理流程图如下:
图3-2计算机处理流程图
本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有一下几点:
(1).尽量采用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的目的。
(2).系统应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的规定,满足学校日常学籍管理工作的需求,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3).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Client(客户端)负责提供表达逻辑、显示用户界面信息、访问数据库服务器;Server(服务器)则用于提供数据服务。系统分析等前期工作应尽量详细完善,以便学校以后体系结构的改变,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可以方便地采用Brower/server的方式进行访问。
(4).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即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设计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5).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添加、删除、修改、统计等操作。
3.2系统的详细设计
3.2.1关系型数据模型
学生信息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备注)
学生成绩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备注)
学生档案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奖惩,是否留级,表现情况,备注)
学生注册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备注)
用户管理表(用户名,密码,备注)
3.2.2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是希望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与描述工具,设计出规模恰当,能正确反映实际信息关系,重复数据少,存取效率高并能满足用户数据要求的数据模型。
1.系统逻辑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将E—R图转换成一张张的二维表,以及各表的属性。E-R图是系统的概念设计,对系统前期分析相当重要,它可以正确直观的反映出一个业务系统过程。本系统的E-R图如下:
图3-3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E-R图
E-R图 转换成二维表
学生信息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出生年月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3-1学生信息表
3-2学生成绩表
学生成绩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
3-3学生档案表
学生档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政治面貌 奖惩 是否留级
3-4注册表
注册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出生年月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3-5用户管理表
用户 用户名 密码
2.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后获得的主要成果。数据字典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nbs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8/8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资料文档(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