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网络流量分析
(一)网上数据流特点
大学校园网具有网络互联的广泛性和使用多样性等特点,广播包将对数据流产生较大的影响,校园网的数据并发性,一般是呈现波峰波谷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存在高并发性访问的因素,除了周末或者夜间学生晚自修之后的时间,某些特殊的应用也有可能对负荷有突发要求,如使用空间数据,大范围数据搜索,视频方面的应用等,这些突发的负荷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应用设备上。这些流量的转移对于网络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求核心(汇聚)设备均支持万兆技术。
(二)网络流量情况
根据的业务,每位学生主要需求占用的带宽为:视频流,数据,语音(包括桌面会议),图形、空间数据,管理支撑等。考虑应用上某些并发的排斥特点,以及网络应用环境对通畅性的要求,一般每位学生占用的平均实际网络带宽约为1M左右即可以完全满足以上需求,在满足网络在有收敛比的情况下的带宽要求;这就要求汇聚、核心设备均具备万兆智能能力。
(三)校园网主干需要的数据流量
网络主干流量的是基于业务工作在网上展开的情况分析,实际上对网络流量的需求是逐步提升的,特别是要协同体系出现后,干道的流量会大量的增加。考虑到信息点同时在线的收敛比,本网络已经具备极高的伸缩能力,以满足其很强的扩展性要求。
3.3 网络层次分析
3.3.1 核心层需求分析
在校园网中骨干设备担负着连接各个汇聚设备的工作,同时通过设备的互联,将分布在各物理位置的区域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由于骨干层设备担负着整个网络的流量。骨干设备和链路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可靠运行。
由于骨干设备在网络中核心的位置需要高性能,所有的功能部件(电源、系统总线、处理器模块、网络接口模块等)均可以支持热插拔和冗余热备份等特性。完成网络骨干层高速数据交换、转发以及稳定性的要求。骨干网络性能是整个网络良好运行的基础,设计中必须保障网络及设备的高吞吐能力,保证各种业务的高质量传输,才能使网络不成为业务开展的瓶颈。
大学网络也是学生的业务专网,实现内部高速互连。要具有构建校园各部门的虚拟业务专网的能力,可以实现部门内部及部门间的协同工作。
3.3.2 区域汇聚层需求分析
1、高速运送区域流量,主要工作是交换区域数据包。
2、高可靠性及冗余性
3、提供故障隔离
4、较少的时延和好的可管理性
5、良好的路由交换能力
6、良好的区域汇聚能力
7、良好的万兆能力
要求汇聚设备必须是纯千兆的高性能交换机;
在校园网中汇聚设备担负着网络接入层和骨干设备的连接,网络汇聚层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
汇聚设备不但要完成接入层的链路汇聚和流量汇聚还要完成本地数据的交换以及接入和骨干之间的数据转发。
作为骨干层的入口和接入层的出口,汇聚层的身份如同关卡。为保证整个网络良好运行在汇聚层同样需要高性能、关键部件冗余等特性,另外要求汇聚设备的有高端口密度可以直接连接大量的二层设备,提供更好的络品质。
3.3.3 楼宇汇聚层需求分析
支持智能识别,包括用户识别和数据业务类型识别。用户识别是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业务类型识别是保证业务数据的分类,帮助网络对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良好的汇聚上行能力。
3.3.4 接入层需求分析
接入层在整个网络的边缘,学生通过接入设备接入网络。为保证整个网络安全高效的运行,作为网络的入口接入设备的智能识别是一项重要的功能。
解决方案
4.1 网络总体设计
根据网络需求分析网络应包括网络接入层、区域汇聚、楼宇汇聚、核心层三个层次,其中核心层交换机由万兆智能交换路由交换机BigHammer6813组成,区域汇聚由机架式万兆交换机BigHammer 6805组成,楼宇汇聚层由纯千兆交换机FlexHammer 5210-24组成,接入层由Uhammer2824交换机组成,具体拓扑描述如下:
图 4.1 网络总体拓扑图
4.2 网络结构设计
4.2.1 接入层设计特点
图 4.2 接入层网络拓扑图
楼栋交换机使用FlexHammer5210,楼层交换机使用uHammer 2824。楼栋交换机双链路上连到临近的2台汇聚交换机上。
4.2.2 汇聚层设计特点
图 4.3 汇聚层网络拓扑图
汇聚层设备推荐使用万兆交换机BigHammer 6805。此次汇聚组网模式按照要求建议采用星形双归模式。
4.2.2.1 楼宇汇聚层业务支持能力设计
万兆交换机BigHammer 6805例如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的组播服务。支持IP;RIPV1/V2;OSPF,BGP4; IGMP;PIM-DM;PIM-SM;等协议,可以提供良好的端到端的组播特性的支持能力,方便后续开展诸如视频点播等服务能力;
4.2.2.2 楼宇汇聚层扩展性设计
万兆交换机BigHammer 6805整机最大支持16个万兆接口。后续即使随着大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也是具备保护前期投资的绝对优势,因此特别适应网络拓扑结构任意改动的情况。
4.2.2.3 楼宇汇聚层性能设计
万兆交换机BigHammer 6805具备强大的骨干汇聚功能,采用纯万兆平台架构进行设计,采用无阻塞设计技术进行板间通讯,高背板带宽,高交换能力,为构造一个高速交换的平台提供了稳定和高速的交换汇聚平台。
4.2.3 核心层设计特点
4.2.3.1 核心层交换设计
图 4.4核心层网络拓扑图
核心层采用BigHammer6813万兆骨干智能路由交换机。
核心链路使用以太方式,可以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运行802.1W(RSTP)协议解决以太环路问题、链路的保护和快速收敛问题。核心层使用万兆单模光纤端口与楼宇汇聚层设备互连。
4.2.3.2 核心层性能设计
第三代智能万兆架构设计,板间通讯带宽达到80G(板间可支持线速4×10G接口)。
BigHammer6813万兆骨干智能路由交换机支持10G以太网和10G广域网接口,大于2.4T容量的背板,当使用6800系列的第三代主控板时,BigHammer6813目前交换容量可达到1.92T,并可持续扩展到更高的容量,加上CrossBar交换网架构,实现了核心设备的无阻塞交换特性,完全分布式交换处理能力有效降低核心设备的转发引擎处理压力,支持1.43GMppsL3高速包转发,充分满足核心业务应用对高端骨干交换机性能的要求。针对此次学校的要求,完全可以实现端口捆绑,例如GE整机支持32组,捆绑支持8端口/组;百兆端口支持6组/模块,每组最大8个端口;千兆电口和千兆光口可以混合捆绑。
分布式L2/3/4层接口板处理应用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8/8
校园网组网方案设计(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