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叫“真”的课(二)
为遵循映秀的真实状态,还原映秀的青山绿水,我又再次修改了这张规划图。先把“烧汤河”、“岷江”和“群山”插入幻灯片,然后设置好幻灯片的背景颜色,接着放映幻灯片并截屏,再次利用Photoshop处理并保存成一张图片,最后在空白幻灯中当作背景插入此图。经过这反复修改,才完善了整个预设,保证了任务的真实性。
[第二次磨课 笔者按] 真实的情境必须用恰当的方式来表现。对于那些与本课无关,并可能影响到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的非主要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我们必须对它进行修改,甚至抛弃。正是经过“插入背景”的设置,使映秀镇河流与山脉固定在幻灯片中,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集中精力,科学规划,保证了规划的真实性,也保证了课堂的时效性。
镜头四:付真践 锤炼课堂教学
在初设情景导入的时候,我引用了较多表现大地震时的文字与图片,结果在第一次磨课时,整个导入显得有些冗长,虽然图文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却也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后来,我听取了教研员的修改意见,通过五句话和五张图直接导入到了教学第二部分(分析规划 提练要素),并为其充分展开赢得了时间。
在让学生动手设置自动播放时,明确要求他们不必设置绿化部分。这是因为在第一次磨课时,我发现学生复制了很多树木,而且在设置这些部分的动作时,部分学生是一个个进行设置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展示时又比较乱,这些对教学进度及效果展现影响较大。而除去这部分动作设置,通过对建筑的设置已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次磨课 笔者按] “磨课”锤炼了教师语言,简练了课堂教学。正是在前几次的磨课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打造出一堂精炼高效的城市规划课,更重要的是“磨课”的过程让教师剪除教学上的枯枝,返璞归真。通过对建筑的动作设置,也能达到让学生学会设置动作并展现作品的操作目标,而且教学更高效。课堂上,很多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到了“规划”上,不但考虑到了生活是否便利,甚至考虑到风向、水流对建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这不正是我们所提倡的“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教学要求吗?
镜头五:透真爱 一抒心中愿景
在学生规划好映秀新城后,我请学生上来展示自已的新城规划,要求必须紧紧围绕规划的四要素,对自己的规划作品边播放边讲解。
这其中有一位男生(由于是借班上课,所以不知其姓名)是这样道出心里话的:“因为钢铁厂的污染很严重,所以我把它放在了山那边,并且种了很多树。把学校和医院放到了这里(他边说边用绘图笔勾画) ,这样学生上学就方便多了。我还在浇汤河下游建了一座桥,这样人们可以从这里经过去超市购物了。地震后,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一定会有许多孤儿和老人,因此我在这里建了一个敬老院和孤儿院。新城将来一定会有许多人口,所在我在这里还建了一个菜场。我建了三幢映秀宾馆,我想将来到这里旅游的人都可以住到宾馆里……”
他足足讲了3分钟,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也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师生。师生长时间的掌声不仅是对他作品的肯定,更是大家对灾区重建的信心!对于他的讲解,我更愿意说是一种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之情,是对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景。
[课堂实录 笔者按] 当真实呈现在你面前,当情感渗透于事物间,在场的教师又怎能不被感动。由于是第一次在那个班级授课,这个学生的所想所说均是其课堂即性发挥,所以他的语言并不华丽,然而他的建设映秀新城的想法不可谓不周到,这不是教师所能“教”出来的,只有当真象呈现课堂,真情关爱灾区时才能设身处地为灾区人民规划出这样的新城!
真实的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课堂,真实的情感才是课堂教学中所必须和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用生活设计教学任务,把真情渗透教学过程。
一堂叫“真”的课(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