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不同地域的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到全球各地最新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这种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加之突破时空界限的优势,使得网络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协作式、互动式、个性化、开放式的教育与学习方式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限定学制”、“班级授课”的固定时空教育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但却能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求知动机,锻炼他们学会学习的能力,运用知识的智慧,同时也使更多的人享有近乎平等的教育机会,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以人为本,造就了终生学习的体系。
4、延伸性
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材料已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形,多媒体电子教科书的问世,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应用,网上视频教学节目,卫星电视节目都可以用超文本非线性的方式进入到每个学生的计算机终端,突破了原有的校园围墙,克服了时空界限,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规模。远程教育把教育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给四面八方的学习者,借助各种媒体技术把教育信息向外传输,实际上是把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扩散。远程教育通过这种扩散,将自己的教育功能向整个社会延伸。这种延伸恰好符合现代教育的终生学习理念。
5、灵活性
目前从各个国家的情况看,远程教育一般面向的是成人、在职人员,承担了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工作,它们的管理比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具灵活性。远程教育的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在学习时间、地点上,而且在课程设置、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同样体现了灵活性。
6、角色的替换性
网络教育中学习者几乎不能被动地学习,要学到系统完整的知识他们必需有所反应,教育者从传统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引导、调节、控制的导航者,学习者根据其需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在学习中自身内在的反思与体验,达到心智的扩充。此时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界限将变得模糊,教育主体的权威地位也将被淡化。网络教育克服了面对面交流的障碍,交流与探讨变得更为密切、平等。自主、自导、协作交流的方式使得教育客体具有了主动探索知识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远程教育必将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传统面授教育必将难以承受巨大的社会需求。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的迈向学习社会的报告中提出,学习社会的构想中就包括建立远程教育和开放大学等手段。在学习型社会中,远程教育将与传统教育一起担负起重任。远程教育将不再是教育的一种补充,将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这就要求现代远程教育必需突破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束缚,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应该定位在致力于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学习需求。要努力建立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以学科为门类、以网络课程为基础、以阶梯序列的课程板块为层次、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融合”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模式。我国早已清楚地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全民教育的有效途径。我国政府明确地将远程教育工程列入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中,并着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是我们对它充满信心。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我国一定要借鉴他国的经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现代教程教育,让现代远程教育为所有求学者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探索出一种可行的教育方式。
浅谈现代远程教育之我见(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