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研员公开展示课后的一些心得(一)
2010年5月18日,苏州园区信息技术教研员肖老师在苏大附中借班进行了一堂“动态HTML 让网页更生动”的公开展示课。我通过听课、课后参加教师座谈会等方式,再静下心来做了以下一些总结。
一:课堂回顾
① 通过两张网页演示,让学生直观加以区别,从而引出课题,提出2个问题:What(什么是动态)、How(怎样来实现),学生通过博客平台来实现简单的动态效果,初步感知动态Html。
② 通过第三张网页介绍java script技术,并让学生了解和尝试通过任务代码嵌入实现动态效果的基本方法。
③ 通过代码重用,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深度体验并提交体验作业。
④ 通过五道选择题,组织随堂测试。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讲评。
⑤ 总结、形成动态Html概念。
本堂课总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是:利用MOODLE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操作体验,在体验中形成概念、培养能力,在交流互动中加深理解,培养高中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课堂亮点
① 园区正在进行的“Moodle平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初步应用” ,在资源准备、课堂测评、学生提交作业这三方面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现在很多公开课,多媒体手段使用非常普遍,但是否真需要?作用有多大?是应该值得我们大家注意的一个问题。
但园区Moodle平台的使用,是很符合信息技术学科课堂实际教学需要的,对其他学科也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在课后教师座谈会上,市区、新区好几所学校的老师对这平台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② 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对小学、初中、高中要求不一致。小学强调兴趣的培养;初中强调技能的训练;高中教学则强调分析、归纳能力的养成。
肖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可以看出非常在意这点上的考虑和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非常注意这方面的启发和引导。
我想在今后自己的教学备课设计上要体现出这方面的要素,实际上这也是苏州教育现在非常强调的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的重点也应回归到教学的设计上,它也是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关键之一。让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又学会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终生学习有益。
现在电脑使用非常普及,而电脑硬件、技术的更新也非常快。特别是软件的学习,书本知识一般有滞后性,但软件应该具有共性的地方,所以应该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科学的分析问题、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听教研员公开展示课后的一些心得(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