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MCAI课件教学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三)
过程中去发现代码的布局,及简单的调试。由于本章节在必修的模块中只占了一小部分的内容,本身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讲就比较陌生,故其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太高的,只作简单的了解, 重点是教学生对程序代码有个初识,初步了解程序执行的主要过程,去感受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独特魅力。 所以应采用集成开发环境的方式,以老师制作好的动画技术为主,设计一个可现场调试和运行的示例程序, 并采用交互技术设计出学生可以交互参与的思考题,采用游戏设计提高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用文字或者表格的方式描述作业和上机内容等。针对《5.2.3视频、动画信息的简单加工》中FLASH动画制作的内容, 重点是教学生理解FLASH动画的概念, 其相关知识为帧、时间轴的概念,以及用FLASH制作形状补间动态和动作补间动画。 在设计中可以用文字描述其相关知识, 用图形表示其帧示意图, 并采用交互技术设计出一定的思考题或讨论区, 对易混的概念提供交互参与的方式。重点是教学生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 可以用FLASH软件制作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能清楚的体现两种基本动画的区别,利用好助教型课件,会使学生学的轻松,将难题简易化,课堂效益最大化。
2)助学型MCAI 课件的设计
助学型MCAI 课件的要素是运用超媒体、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使教育形式不再受时域和地域的限制, 从而使教育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化, 学生可以“量体裁衣”来满足其个性需求。其课件的特点主要是交互性强, 如可以设定试题库、网络答疑室、虚拟教室、在线测试等进行学习、练习、测试以及交互答疑。其体现的形式一般以网络课件或课程网站为主, 在此笔者以高中选修《VB》的普通需求为例进行课件的设计。《VB》作为学习计算机语言,它简单易学,基本能反映当今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但高中生对其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适合学生助学的《VB》网络课件是一个很合适学生共享的学习平台。在《VB》网络课件的设计中, 可以集成教学录像、电子课件、演示课件等, 如对基本知识用文字、动画、视频等形式来体现, 对问题求解、常见问题公告、示例分析可以用超链接多媒体表现, 对实践环节可采用集成开发环境的方式使用户直接编程体验,对能力测试和在线考试则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大量的题目和答案, 设计出合适的出题或出卷的策略, 实现C/ S 或B/ S 模式的测试方式, 对于实践练习则以作业布置、作业提交、作业批改、作业查询等多项师生交互的方式表现。高中选修课程《VB》主要研究计算机语言能做什么,是如何工作的,知道软件背后的设计过程,正确地设计算法以及对算法的分析和评价, 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语言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算法。适合学生助学的《VB》MCAI 课件应以知识点为中心组织教学子系统, 以编程环境的链接实现算法实例的运行, 以试题库为基础建立交互式的测试,利用动画技术进行算法演示, 设定答疑教室建立教学交流的桥梁, 这种助学型MCAI 课件体现为各类教学资源、各种辅助教学手段与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的综合,完成了与学生的交互,提高了课堂效益。
几年来,笔者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上作了一些的探索与尝试,加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敢于实践、突破,优化教学过程,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一些进展, 笔者还认为教师可以运用助教型MCAI 课件主动掌控教学, 也可以动态地了解教学动态、跟踪教学效果; 学生可以运用助学型MCAI 课件按照各自的学习特点和兴趣, 决定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教、学双方将学习内容由单一知识变为内容不受限的扩展, 也将宝贵的教学资源得了无穷的放大发挥, 从而实现了学习不受时空所限, 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利, 必然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无论是采用何种类型的课件, 学习的能动性终究是掌握在学生的手中, 无论多媒体课件的素材、资源是如何的丰富, 教学形式是如何的多样、生动, 只是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合理地设计、使用MCAI 课件才真正有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实施MCAI课件教学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