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地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层次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以教师讲授或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较高层次的任务目标后,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如在《文字及其处理技术》一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地方的教学方法,值得一提:
1、在机房上课,利用教师机上的双向广播系统软件,可分别选择各层次同学的电脑广播教学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相比较于其他学科,这是信息技术课堂能够在教学方法上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先天优势。
2、在教学活动中解决“汉字的编码”这一教学难点时,笔者设计为将这个难点分解为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为什么要编码”和“怎么样编码”,基于教学广播软件的优势,将“为什么要编码”的问题发送给基础组的同学们去解决,而“怎么样编码”的问题则发给提高组和优秀组的同学们去探究,最终让他们的代表在全班将各自总结出的想法和答案在全班公布,这个安排使得一个本来让人望而生畏的难题演变成为课堂上一个闪亮的话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智慧的火花在这里得到了碰撞,显而易见,课堂效果是空前的好。
五、课堂练习分层
课堂操作练习是信息技术学科一个重要内容,每节课都有,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在练习的设计上分出不同的层次,使学生的操作练习更具有弹性,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了”、“吃的好”和“吃的饱”。特别是在习题的难度上要设计出难易程度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分层次练习,分为基础练习、巩固练习、提高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仍以《文字及其处理技术》一课为例,在布置“请同学们利用truetype造字程序制造出“囧”字或其他文字,并在word文档中输出”的习题时,笔者作了如下安排:
1、将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都有全部层面内的学生,可让他们开展互帮互助型的合作学习。由于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知识操作经验,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协作。
2、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大家时,每个层面的同学得到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基础组和提高组获得的课堂练习是“模仿教师的操作,利用truetype造字程序制造出“囧”字或其他文字,并在word文档中输出”;而优秀组得到的是“请同学们利用truetype造字程序制造出“囧”字或其他文字,并在word文档中输出”这样的一个任务。教师选择基础差的学生以教师讲授或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教师将任务直接发送给他们,稍作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总结和归纳,这两个层面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同步进行的,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学习评价分层
学习评价分层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分层教学模式最易实现的一个环节。在对学生主题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重要内容:
1、学习评价应该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评价,包括批评和表扬。而不是所有的表扬与赞美都落在优秀学生的层面,所有的评比指正都落在基础较差的学生层面上。
结合实践经验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