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技术课程进高考(一)
刍议信息技术课程进高考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地高考改革的力度在逐渐加大,信息技术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也在与“年”俱增。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高考的原因及其必要性,指出了进入高考的形式和两种具体考试方式的利与弊,介绍了不同情况省份进行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思路,并对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应对信息技术高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还强调了考试命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高考 评价体系 学科发展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2004年陆续进入课改的几个实验省份来看,在各自出台的新高考方案中都或多或少地关涉到了信息技术课程,有的是对原有高中等级考试的延续和深化,有的是借着课改东风将其开始正式纳入考核范畴,但不管是以何种形式进入高考,对于这门新兴的还需要支持的年轻学科来说,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需要。
一、信息技术课程应不应该进入高考?
纵观一门学科的发展,如果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作为支撑和保障,也就会逐渐失去其生命力,信息技术学科也同样如此。这门学科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到后来的选修课,再到现在的必修课程,在学科发展的同时,其评价机制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队伍也在茁壮成长,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尤其是高中新课程实施后,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一方面高中新课标对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内容及要求和以往比较变化较大,人们期待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考试评价的改革又会反过来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凡考试,都是有利有弊的,高考改革,其实是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其中更重要的是考试制度的改革。一旦考了,自然会使这门学科日益受到重视,但也会使这门学科逐渐走向应试的怪圈,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幸运的是,在各省制定的新课程高考方案中,虽然大多数省份或多会少地纳入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信息技术课程都没有成为和语数外一样的高利害考试课程,其实这也是这门学科当前地位的正常体现,我们不用奢求和高考的关联程度,我们更应关注这门学科自身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何种形式进高考?
是否要列入高考,我想毋庸置疑地说是肯定需要的,因为它是一门课程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必然。但是,在高考方案中如何体现?是折合分数体现还是等级过关?具体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来实现?却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新课标要求体现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希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设计了必修+选修的课程结构,同样评价也要能体现出这一要求,各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均能体现高中新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考试内容覆盖必修和至少一个选修模块的内容。
信息技术纳入高考,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怎样,都是时代的进步。就新课程改革而言,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教学、深化教学的主渠道,也是目前中小学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它一直以来就被视作素质教育的纽带,关系到国家一代人才的培养,也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可以说对个人、社会、国家都会有深刻影响,是教育工作的大事。信息技术课程是这次高中新课改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学科地位的日益突出,也彰显了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和对课改工作的深入,从这一点来看,和高考的结合,是素质教育的一次有力推进。但就单独这门课程而言,其考试性质的突出也并非是好事,因为考试是把双刃剑,处理的好能促进教学,但处理不好,也会禁锢教学,使其走入应试的怪圈,这显然是和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的。那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清醒地对待学科地位的提高,慎重地选择考试的方式,努力提高命题的质量,并在全省统一进行总结性评价的同时,加强平时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渗透,加强学分管理,最终研制出一套有助于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体系来,从而将信息技术学科推向正确的轨道。
三、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采用何种考试方式?
一门学科一旦决定了要考试之后,其考试方式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考中的其他几门学科的考试方式已日趋成熟,却还在不断完善,比如英语学科在笔试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口测,理化生学科也有单独的实验操作考查,信息技术学科的总结性评价到底是采用上机考试还是纸笔考试的方式,一直是困扰这门学科评价的具有学术争议的问题。
刍议信息技术课程进高考(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