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国内高中信息技术的必修和选修部分全部考虑在内,绝大部分知识模块和A-Level两门课交叉重合(其中人工智能部分A-Level课程中除专家系统外没有涉及)。
但从知识点的广度考察,A-Level课程知识面极广,例证比比皆是。例如,在ICT中的基本设备部分,列举了诸如蜂鸣器、智能卡、温度(压力、光)传感器、监视器、触摸屏等电子器件;在ICT系统部分,介绍了仿真系统、反馈系统、实时系统、自控系统、机器人等诸多类型;在Computing的计算机原理部分,讲到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的相关知识,涉及中断、文件系统、汇编语言和机器码、词法句法等较为深奥的概念。
虽然很多内容都是简单介绍,但为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更为重要的理念在于:学生如果对某个方面感兴趣,可以去自己查资料学习,而教师在这时真正仅起到一个“领进门”的作用,所以尽量面面俱到,但无须过分深入。同样的道理,Computing课程也不主张花费课时讲解某一种具体的应用软件。当然,这些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对信息技术这样庞杂且不断发展创新的学科而言,能够不断吸收利用新的技术成果是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其巨大的优势。
此外,就知识深度而言,则国内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对原理的讲解更加透彻,对具体应用力求精通。例如编写计算机程序,国内的教育除了培训学生的计算机语言编写和阅读能力,还讲解了不少算法技巧。总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是多讲一点,还是讲深一点,针对具体章节,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3.3联系实际
Computing和ICT的目标都最终落实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作为这一理念的贯彻,在课程内容中讲解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例如ICT课程中,信息通讯技术如何应用于一些组织机构 (How organisations use ICT)及其对社会的影响(impact of ICT on society)都是主要的篇章。ICT应用于薪资系统、人力资源、库存控制、教学、出版、广告、监控、家庭娱乐、拍卖等非常具体的问题,在课程中都是以独立的知识点出现的。
同样,在考核体系中,Computing专门有20%的比重就是做一个自己选题的实际项目,而ICT有60%比重的笔试题是结合实际的题目,且与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考试分开。例如2008年ICT第四部分考题给学生的任务是:将南印度汽车公司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创建菜单系统与客户通信,并完成系统的用户说明书。
国内的课程大纲中对信息技术结合社会实际也是非常重视,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如A-Level这样贯彻在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当中。在作为“指挥棒”的高中会考和信息技术竞赛中,这方面的考题相对偏少,教师的授课也多注重理论讲解和程序编写。不过现今已有不少的国内教师开始不断在这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和理论创新[4][5],那么如果借鉴和学习A-Level在这方面的经验将是非常有益的。
3.4技术特性
和国内将信息技术学科分类为技术课程一样,Computing和ICT在A-Level中也属于技术(Technology)课程,在大学中也将属于工科范畴,这就是信息技术学科区别于数理化的重要特点:立足应用,为工程项目服务。体现在教学中,既包括学习内容本身,也包括研究方法和工作规范。
例如,在ICT的系统生命周期(systems life cycle)课程中,详细讲解了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测试(development and testing)→实施(implementation)→工程文档(docu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的系统开发全过程。再如,Computing软件开发的教学内容,从项目可行性分析,到软件开发模型,直至软件维护和淘汰。这些内容其实就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工作规范。Computing最后一门考核的评分标准也基本是按照上述步骤分步给分,程序的编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占比30%)。遵循这些规范,才是在做事而不是在做题。但在国内的课堂上,这些内容虽有提及,但涉入较浅。
事实上,上述问题同样涉及到我们希望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应该说,国内在高中阶段,理科占主导地位。所以对于属于技术学科的信息技术,往往会采用理科的教学方法。如果能够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体现学科特点,其意义将不仅在于把握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还在于建立学生区别于理科的工程思维、项目观念。
四、结论和后续研究方向
基于上文对A-Level信息技术课程的初步探索,我们看到,在学科体系、知识面、技术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
但限于国内高中课程体系的整体安排,未必能在现阶段完全照搬,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完全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概念和理念。所以如何在现阶段,把国外好地教学经验融合进国内的信息技术课堂,将是值得继续研究实践的课题。
另外,对具体知识点的处理,中外教材也各有特色。例如,有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有的是以学生实践为主;有的是理论先行,有的是案例现行,等等。总之,为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很有必要多方参考,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宋倩;英国A-level创新高 上大学竞争激烈;基础教育参考[J];2009,(10)
[2]袁勇,李志坚,罗莹;英国CIE高中物理A-level考试简介[J];物理教学;2008,(06)
[3]马艳芝;英国A Level体系中化学实验设置及内容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08)
[4]许雪康;信息技术:设计“好”的任务来驱动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14)
[5]魏宁;超越肤浅的信息素养培养—重塑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7,(04)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与A-Level相关课程比较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