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发展,将技术的发展(如GUI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既体现了信息文化的厚重性,又不脱离技术,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新,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促使教师不断学习,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同时也是在督促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这一节采用讲授法,举现实中的实例效果比较好,举的例子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胃口,新颖,科技感强列的为佳。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层意义,无论是电视、计算机还是网络,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这节内容要讲好非常困难,往往容易落入说教的俗套,流于形式和表面,如何通过现实生活中和学生紧密联系的具体事例联系起来讲,讲到点子上,让学生会心一笑,这样才达到了教学的较高境界。这也是笔者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良莠并存,垃圾邮件、网络病毒、电脑黑客、网络诈骗等给网络应用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要客观认识,既不要过度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应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是基础,是为以后的各章做准备的。正像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讲到的,注重考查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的定位只是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在给出课堂任务后,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学,等到他们碰了钉子,再通过各种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就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笔者对《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节总的理解,在思考的基础上做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加以改进,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同时也有一些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相信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能够找到更加可行的办法,做个称职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1信息技术课程网 “实施新课程标准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2《信息技术基础》参考用书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