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渗透(一)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渗透
现象1:上课铃已经打过好几分钟,学生还没有到齐。有的同学早已经来到机房,开了机静静等候,而有的同学则三三两两陆陆续续,其中有的手上还拿着饮料,像散步似的悠闲的走进机房,有的甚至没有喊一声报告。
现象2::上课了,同学们开机。我正准备开始授课,一同学报告:“老师,我的鼠标有问题。”他旁边的一个同学也报告:“老师,我的也有问题。”我赶去一看,真的都不能动了。上节课明明还好好的啊。疑惑中的我再定睛一看,不知道是什么同学恶作剧,把相邻两个位置上的鼠标位置互换了,操作鼠标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操作旁边一台电脑上的鼠标。上课的过程中,又有同学举手了:“老师,我的键盘打出来的字不对。”我过去一检查,原来不知道是哪位同学,把键盘上的一些键拔下来调换了位置。
现象3:下课了,各班的两个值日生时常会在机房的各个角落找到一些零食的包装袋、用过的餐巾纸、吃完随口吐掉的粘糊糊的口香糖……
现象4:《搜索引擎》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时,我请同学们谈谈平时使用搜索引擎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有位同学说:“老师,搜索引擎真是个好东西,比如百度知道吧,我做作业的时候碰到不会的题目就经常去里面搜索答案的,经常都能找到,都省的我自己思考或者问同学了。如果找不到我还能提问,现在网络上高手很多的。”
现象5:曾经有个同学问我:“老师,你能不能教我怎么做黑客啊?我觉得黑客很酷。我很好奇怎样侵入别人的电脑。”
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从事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这几年来,我遇到过像以上现象那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深刻的认识到,德育并不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其他各科的老师,在教书的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重担。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学科岗位上,都能利用本科目的内容和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品德素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第一关键词——机房
机房是开战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阵地。我校有3个主要机房,全校学生共用。另外社团活动以及校本选修也使用到机房。如果机房的设备被损坏,既会损失学校贵重资产,又会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战。现象1、2和3是学生使用机房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问题。所以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强调机房使用规范:
1、按时上机,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向教师请假;
2、上机必须按学号对号入座,服从教师的调配;未经允许不准乱动室内任何设备;
3、遵守纪律,保持机房安静、整洁,严禁吃零食或乱扔杂物,机房内不得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走动,集中精力按教师所要求的规程操作,走出机房要向教师请假;
4、不得玩游戏,不得设置密码以及删除硬盘中的文件;
5、严禁自带移动存储设备上机和操作与课程无关的软件,遇计算机和其它设备发生故障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向教师报告,听候教师安排;
6、上机结束后按操作顺序关机,并将桌椅、键盘等复位;做好机位周围的清洁工作;
7、爱护计算机及其他设备,不得拆卸计算机及调换计算机硬件设备。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渗透(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