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畅交流以合作,多元评价以竞争”-----合作学习实施中不容忽视的平衡(三)
教师对每个同学做评价,会占用很长时间,但是不评价也不行,时间该如何把握?教师可以点评小组合作的成果,把小组合作中每个队员的表现的评价权力放给组内,成员的表现的确只有其所在小组是最了解不过的了。在合作中的交流,在合作中的帮助,对待工作的态度等等只有成员最有发言权。教师可以设计评价表:也来一个最佳努力奖、最佳活跃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协调奖等等。这样也能体现合作中的竞争,更能体现公正性。所以现在也存在一种说法,把合作学习说成“合竞”。
三、个案与评价
高中案例:我看安阳真假曹操墓事件
本案例是针对高一学生设计的。取自高一《信息技术基础 》---“甄别信息的方法”。曹操墓受质疑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曹操热”。
“河南安阳真假曹操墓事件”的案例发生在为2009年12月27日,而直到2010年8月,在苏州举办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一些与会代表再次对曹操墓的真假发表了看法,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曹操墓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利用此事件,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这样专业性不太强的社会问题很能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在当时,此事件真相还尚未水落石出,更可以给学习留有余地。在这节内容之前,多数学生已经有了比较长时间的上网经验,对于网络的体验也比较丰富。能够熟练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整理信息。
(一)、教学环节简述
环节一:我协助下的分组情况
明确小组任务:通过探究得出一个组内观点“安阳曹操墓真相”。教师根据备课时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公布小组名单。4人一组,确保组内技术性好一点的学生一名,将平时学习态度积极与懈怠的学生同组。
环节二:我是怎样确保小组成员 “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告知学生,深入了解安阳曹操墓真相缘由及事态进展可以从几个方面去了解:国家文物局、社会科学院文字专家、复旦大学“曹氏DNA调查”小组、安徽亳州曹操学术研讨会。这正好可以由小组的4个成员担任不通角色,通过不同的社会成员角色,全面了解。
这样就确保个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1、国家文物局:从国家文物局认可考古规程分析安阳曹操墓的可能性。
2、文字专家:从古文字角度分析墓穴的真假。
3、复旦大学“曹氏DNA调查”小组:课题组将结合全国的曹氏及夏侯姓志愿者与目标地区曹姓男子的DNA分析判断。
4、亳州曹操学术研讨会:就“曹操和曹魏文化”进行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学术”二字下设定了严谨的基调。
环节三:小组成员的交流情况
教师提出在所有活动前,学生必须对自己代表的立场十分清楚。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根据指定的角色,集中精力从不同的方面获得并加工信息。利用netmeeting(对于这个工具教师已经利用以前的课程让学生会使用),进行交流,提问,解答等等,甚至文件的共享,这就解决了小组成员的信息交流在空间上不便利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课堂秩序的管理。
在学生收集资料时,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搜索方法进行收集信息,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网站,以减少学生查阅的时间,同时也鼓励学生能够发现更具有说服力观点的网站。
下一步就是小组成员共享获得的知识。再次借助netmeeting这样的交流平台,组内成员将各自立场的观点共享,其中一位成员将各成员观点(经过讨论后的)整理,并且成员商量确定最后的结论,形成:“我看安阳真假曹操墓事件”电子作品。
环节四:交流环节的实施
“通畅交流以合作,多元评价以竞争”-----合作学习实施中不容忽视的平衡(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