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教育初探(二)
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 人格和谐完整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 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7、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 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个人智力低下的话,也不能算心理健康。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 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如何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呢?有以下建议:
心理辅导教育必须与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上火源泉中,才能涌现教育力量。”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课是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所以每位老师必须认清每位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教育应创造一切机会,因材施教,点燃学生的求知欲,道德信念
心理辅导与行为规范相结合。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进可能 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这样当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后,将独立地向前迈进。”可以通过对全体学生心理辅导和个体学生的心理咨询等,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以严格的规范教育和训练活动想配置,从而保证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学校更为重要,往往父母的观念、态度、修养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的心理辅导是对孩子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致于期望过高而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压力而造成严重后果。而有的家长则以物质鼓励为刺激手段,以致于让孩子误入歧途;也有的家长从小就不懂得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了不良的榜样;对家长的心理辅导,不仅要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更应注重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对家长的心理辅导学校可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交流会等形式。
总知,心理辅导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全社会都应该发挥起作用,培养时代要求的精鹰。
心理辅导教育初探(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