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长跑业余训练新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从高校业余训练的现状出发,根据中长跑项目的特点,对高校中长跑业余训练的周期安排、训练方法、运动员的身心素质以及负荷制定的运动机能指标和疲劳指标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从而制定出了适合高校业余国长畅销训练的新模式。
关键词:中长跑 运动员 训练 素质
1 前言
高校中长跑运动队是一支业余训练队伍,为了备战某次比赛,要进行短期集训,但队员训练水平低,技术差。其中大部分队员没有接受过训练,连最基本的跑的专门性练习都不知道。如果要系统训练至少需要五年时间,但这与高校短期业余训练是不相符合的。特别是中长跑项目,它需要运动员有长时间保持较高速度的能力以及对负荷具有较高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一般这一素质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实际训练中不能照搬系统训练的成功经验,要适合业余训练的周期计划,遵循业余训练的负荷安排原则。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运动员达到一定的训练水平,是本文所要阐述的。
2中长跑项目的特点:
省级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中长跑项目设有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中长跑项目,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协调、灵敏、柔韧性和放松能力等要求极高,特别是中跑项目还要求运动员长时间保持较高速度跑进。因此需要运动员对负荷具有较高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心肺机能好,耐力素质突出,支撑能力强,跑的自然技术理想,具有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
由此可见,中长跑的优异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速度训练水平,但它的另一特点是不管距离短的项目还是距离长的项目都能跑出很好的成绩。因此,中长跑项目的素质不但要有速度耐力素质,还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它在跑的过程中有合理的摆腿、着地技术还要有自己鲜明的步频和步幅特色,并且很好地控制住呼吸的节奏。
3业余训练周期安排
3.1业余训练的大周期安排可以分为五个周期:一、选择阶段。第一年新生进来后,在10月份的运动会上选拔出较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基础训练。二、冬季力量和速度耐力的提高训练阶段,为期1个半月。然后因为队员考试和放假进入1个月的休整期,并淘汰部分体能差、意志力薄弱的队员。三、第二学期开学后为期1个月的体能恢复训练阶段。四、到3 月中旬开始进入专项赛前训练阶段。五、5月份参加比赛。
3.2 小周期训练以一周为单元,但前三个阶段训练每周只能保证三次,第四阶段开始每周才保证5次训练。其中2次为早锻炼,时间为1小时,3次为下午课后训练,时间为2小时。
4中长跑训练方法
4.1匀速跑:对于中长跑项目来讲,大量的跑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只有通过大量的长时间的跑才能提高成绩,一般采用匀速跑。
4.2节奏跑:为了保持运动员跑的兴趣,必须采用各种各样跑的方法和手段,如进行匀速越野跑中加入节奏跑(即以稳定的较快速度跑1--3公里)
高校中长跑业余训练新模式探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