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力素质提高看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二)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研究制定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各地要把技能人才培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制定具体措施。计划、财政、教育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领导。同时,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向社会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鼓励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宣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观。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推动职业培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职业培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职能部门要沟通协作、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重视、支持职业培训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职业培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各级部门对行业组织和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教育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撒手不管。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展职业培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行政指挥和具体的培训过程中超脱出来,出思路、出政、抓协调、抓规范,扎扎实实为培训机构服务。培训机构要深化内部改革,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同时,开发和培育精品培训项目,不断提高培训基地在地区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促使培训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全面提高培训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规范水平。其次,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培训基地担任兼职教师,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力量。探索建立优秀骨干教师师资库,实行教师联聘、动态管理、优化师资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三、进一步巩固发展职业教育,发挥职业学校的作用,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初级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资格教育。职业学校以坚持紧贴企业、服务就业为办学宗旨,成为技术技能劳动者的“摇篮”。根据优化组合结构、合理配置的原则,对职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组,形成兼备培训、就业、技能鉴定功能的综合型职业培训基地,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力开展适合劳动者就业和素质提高的职业培训项目,进一步发挥职业学校培养技术技能劳动者的优势。
四、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企业在职业培训教育中的作用
职业培训教育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行业组织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特点,了解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本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着深刻的认识。因而,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行业职业培训教育规划、制定职业技术标准、编写职业教育和培训教材、沟通职业培训教育信息等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调控和指导下,充分利用和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将对职业培训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各企业要采用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个人努力与企业相结合等措施,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培训,尽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
五、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按照社会化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进一步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实施体系,按照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统一鉴定机构条件、统一考评人员、统一证书管理。完善职业技能的质量督导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一视同仁。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技能要求高而且量大面广的职业进行重点整治,检查上岗情况,规范用工行为,保证资格证书的质量和权威性。
六、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政府要从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高度,认识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意义。在技术技能含量高、通用性强的职业中,大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及通过在技术技能性强的职业工种中建立起素质门槛,推动劳动者参加必要的职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之后再从业和上岗,逐步做到要就业就必须先培训,要上岗必须先持证。职业介绍、企业招工和个体工商登记等环节要严格把关,把对技术职业工种从业人员的就业准入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在企事业单位中推广根据职工职业资格和技术技能等级确定就业岗位极相应工资、福利待遇的作法,推动企业职业培训与加强劳动力管理和提高竞争力更紧密结合。
新机遇、新挑战、新科技、新发展,都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把职业培训教育作为事关经济和发展的大事来抓,进行总体规划,提出目标要求,制定配套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增加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投入。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共同做好工作。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培训,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风气和有利于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共同来关心和支持职业培训教育事业,开创我州职业培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从劳动力素质提高看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