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工艺品(玩具)设计专业,立足“中国木制玩具城”的县情,建立了玩具生产实习基地。先组织学生到县内外及省内外玩具市场和行业进行调研,然后开展讨论分析,把握玩具流行趋势及各消费群体的审美差异性,运用美术专业知识和玩具设计理念,尝试新产品开发,最后将优秀设计打样制作成样品并推向市场。一方面因地制宜,面向生产为本地培养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给欠发达地区众多的贫困生创建工学结合的模式,通过学生勤工俭学,降低辍学率,从而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涵盖面。2003年我校工艺美术专业兴趣活动小组参加省市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比赛,选送了古朴雄浑的故宫、灵巧秀气的艾菲尔铁塔、充满力感的大吊车等6件学生自制的木制玩具作品,获得了市一等奖,省三等奖的好成绩,体验到了实践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了家乡工艺品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增强实践创新的兴趣。
(5)修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体现,根据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的要求,必须对课程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排。因此地方特色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必须遵循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要认真执行国家、省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定,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专业的不同特点,灵活制订,达到发挥特长、形成特色的目的。同时还要体现整体及结构的优化,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处理好素质、能力、知识的关系。确定不同模块公共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例。对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配置,做到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对模块二还要注重创业、就业教育。
总之,新建构的中职课程模式应该逐渐改变过于学历化的办学倾向,培养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适应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培养为根本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三项基础工程”,即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打下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就业打下技能基础,为学生做一个好公民打下品德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惠娟.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结构改革的构想.职业技术教育通讯,2006,( 6).
2、陶秋良,张建华. 关于专业归类与分流的探索. 职业技术教育,2005( 25).
职业学校如何构建地方特色专业课程结构模式(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