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家庭
二 25米*2往返跑 体前屈 25米*2往返跑 体前屈
三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四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五 跑步 立定跳远 跳绳1000次 往返跑
六 跑步 跳绳1000次 往返跑 立定跳远
备注:(1)每位同学在活动中注意安全,最好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2)每位同学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活动要求,下雨天除外。
3.小学生家庭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1)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家庭体育活动由于练习场地小,练习的器材有限,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活动内容。教师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活动内容供学生参考,定期组织学生交流,以供相互借鉴。
2)做到经常,注意安全
身体锻炼不仅要求学生经常参与和态度认真,还要使学生懂得如何科学锻炼。教师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健身锻炼小常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提高锻炼效果。
3)个别对待,善于诱导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技术特长不同,身体素质也不相同。因此,体育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不足的方面来帮助学生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要求,鼓励锻炼,尽量争取全面发展。同时对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努力目标,使学生对体育有更大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一定的基础。
4)趣味生动,形式多样
家庭体育活动有别于学校体育活动。因家庭条件不同,加上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又容易产生惰性心理,时间一久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兴趣。为保护“童心”和“天真”,我们选择有趣味的活动形式,同时保证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这样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了新鲜感,有利于个性发展和调动积极性,另一方面把观看体育比赛、开展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入家庭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5)家长参与,辅导监护
家庭体育活动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家长的支持,共同参与或辅导,一方面营造了其乐融融的家庭体育锻炼气氛,另一方面在活动中的辅导与监护,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运动伤害,提高了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致和效果。
4.小学生家庭体育活动的操控与激励
1)打破校园界限,开放课堂
一直以来,在理论层面上,学校体育是学校内部的活动。但是,从发展内涵上来讲,学校体育不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部,也需要寻求与家庭体育的接轨,逐渐与家庭体育加强联系,并在联系中相互借鉴与发展。我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开放课堂,让学生家长来听课和参与,家长既了解孩子的表现,又学到指导孩子锻炼的方法与知识。我校还改革活动课模式,邀请家长参与,了解学校体育活动课的情况,以便回家对子女进行体育教育。
2)建立学校“家庭网”
我校利用节假日定期举办以“家庭网”为参加单位的团体项目比赛活动,进而开展评选体育模范家庭的活动,刺激更多家庭参加体育活动。拓展不同形式的家庭体育训练点、运动会,引导各类家庭成员在阳光下、在体育场上、在大自然中感受家庭的温暖,感受体育的快乐,感受幸福的生活。
3)学校运动会设立家庭体育运动项目
学校人力、物力资源丰富,我们以学校为纽带来带动家庭体育的发展。一方面,学校定期组织活动,邀请家长、社区居民、学生参加,学校体育设施有组织地向家庭开放;另一方面,学校在召开运动会时,设立一些家庭对抗赛等项目,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调动起学生参加运动会的积极性。这样以来,增加了父母与子女的交流空间,增进了亲情,激活了家庭体育的开展。另外,学校还举办家庭体育节(见附件1)、家庭体育周、家庭体育日等活动。
4)布置家庭作业,学校体育向家庭体育的渗透
家庭体育作业是学校体育的延伸,是督促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还没有形成时,外在的强制条件可以形成约束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回到家中练习所学的技术动作,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学生的节假日时间却很多,为了引导学生利用好这段时间,开展好家庭体育活动,学校减少学生文化作业,适当布置一定的体育作业,学生将体育活动“带”回家,在家长的监督和配合下完成。学生放学回家不再忙着赶写作业,而是去参加打篮球、乒乓球、踢毽子、跳绳等体育活动,如:在家长的监督和配合下了解体育知识,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运动处方、体育家庭作业卡片,定期上交自我小结报告等,使得学校体育向家庭渗透,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家庭体育氛围。
例举:家庭体育作业:
我校家庭体育有效干预的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